搜索到137篇“ 农业生态区“的相关文章
基于农业生态区划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域差异及收敛性研究被引量:13
2023年
为探究农业生态区划条件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空间差异及收敛特性,基于2005—2019年中国31省、、市(除香港、澳门及台湾地外)数据,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赋权法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借助Dagum基尼系数揭示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各农业生态区划中的差异大小和来源,并深入探究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性特征。结果表明:整体上,在考察期内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提升,但地之间存在递减梯度差异;农业生态区划的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域差异,整体差异呈现“U”型走势,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农业高质量发展不存在明显的σ收敛和绝对β收敛特征,存在较为显著的条件β收敛。因此,有必要持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的域协调性。
杨传喜刘文博张俊飚
关键词:收敛性
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山东农业生态区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农业生产用工劳动成本的增加及土地集约化与规模化的快速形成,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在数量和作业规模方面发展迅速,尤其在平原连片及大型农田集中地占比逐年增加。本文通过深度调研和走访山东的鲁东、鲁中、鲁西北和鲁南4个典型作物生态区具有较大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大型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其运作方式、整体规模、作业模式、管理方式等运行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研究和分析,对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关键环节控制、后续可持续发展路径和实施策略等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能够为未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指明方向,为我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并提供决策依据。
杨发展李维华王黎阳牟家宏荐世春史嵩
关键词:农机专业合作社耕整地可持续发展
坦桑尼亚四个农业生态区杂交水稻高产试验报告被引量:1
2018年
为了验证杂交水稻品种在坦桑尼亚不同农业生态区的综合表现,为Q优系列中国杂交水稻和SARO系列耐热抗旱水稻品种交换试验示范提供参考,2017年12月开始,在坦桑尼亚四个不同农业生态区,中坦两国水稻专家利用中国杂交水稻品种QU6和QU28联合开展域性生产试验,以当地主推品种SARO系列TXD306、TXD88和Komboka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不同来源背景,两个杂交品种株高居中,QU6分蘖最佳,稳产性好,适宜平原肥沃土壤,QU28穗长、产量最高,适应条件和栽培方式广泛,杂种优势强,两个品种均适宜在坦桑尼亚种植。
王骞Barnaas J.SittaCharles J.ChuwaSalum J.MbeguDidas R.KimaroSophia Killenga邹彪李贤辉崔玉
关键词:杂交水稻品种
北方典型农业生态区陆面过程研究简述被引量:4
2017年
介绍了关于北方地的陆面过程观测、模式发展以及陆气相互作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分别从陆面过程观测、陆面过程数值模拟和陆面过程模式中土壤湿度数据同化3个方面,概述了国内开展陆面过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了陆面过程观测、陆面模式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及陆面过程数据同化发展的新途径。分别介绍了在西北干旱和锦州农田开展的陆面过程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最后总结了陆面过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邹旭东刘海龙贾庆宇王笑影杨洪斌张云海汪宏宇孙凤华
关键词:陆面过程陆气相互作用西北干旱区
农业生态区昆虫群落特点与害虫生态控制策略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系统阐述了农业生态区昆虫群落特点与影响因素,探讨了农田害虫生态控制策略。旨在优化农业害虫生态控制策略,实现农业害虫的自控或半自控防治,促进新型生态农业的发展。
刘宗勇李家慧卢庭启文静
关键词:农业生态区昆虫群落害虫生态控制
基于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农业生态区
本文利用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研究域内相关地球化学指标在土壤和水中的含量和分布,建立基础数据库,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等值线图和评价图的编制,提取空间属性信息作为农业生态地球化学研究的基础数据资料,研究域土壤、水的...
徐云霞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生态模式
文献传递
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地2030规划大纲与2050愿景:强调六大农业生态区被引量:1
2015年
湄公河三角洲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通过越南和法国的垦殖,形成复杂的水管理系统并持续至今,形成一个相对年轻的文化景观。动态变化的三角洲、令人惊叹的生产性景观、散落而密集分布的聚落,都在经历急剧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见证了气候变化的影响。海平面上升,海水入侵,大规模的洪水及周期性的干旱、气温上升等,显露出对生产性景观、乡村聚落以及城市地产生的不可避免的后果。目前湄公河三角洲地规划(2009年批准),采用常规的、孤立的土地利用规划概念,从根本上漠视地的自然条件和鲜明的聚落文化。该地的修改规划(2030至2050规划愿景)由国际咨询公司(RUA:城市与建筑研究所)与SISP(胡志明市战略规划南方研究所)合作,以解决三角洲的当代挑战,并将其未来转型根植于其地理特殊性中。换言之,基于地环境质量和经济活力。
Bruno De MeulderKelly ShannonClaudia Rojas Bernal庞晓媚鲍梓婷
黑龙江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大豆平衡施肥效果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明确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土壤养分限制因子和农民施肥信息的基础上,根据李比希最小养分率原理设计施肥最佳处理(optimal treatment,OPT),在OPT基础上设计减素处理,进行多年、多点田间小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平衡施肥经济效益显著。与OPT相比,不施氮肥、磷肥和钾肥,大豆分别减产14.9%、14.7%和18.2%;不施硫肥、硼肥和锌肥分别减产6.7%、8.2%和6.5%。OPT处理大豆氮肥、磷肥和钾肥养分回收率分别平均为39.6%、24.6%和41.8%;农学效率分别平均为8.86,5.48和6.82 kg·kg-1;氮、磷、钾的表观平衡系数分别平均为0.26,1.26,0.90。黑龙江省大豆养分高效管理运筹策略是东部三江平原农业生态区重点补充磷肥和硼肥,北部高寒农业生态区重点补充钾肥,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农业生态区重点补充硫肥、锌肥和硼肥。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佟玉欣郑雨刘颖
关键词:大豆
新常态下的农业生态区规划设计--以江阴市新桥镇农业规划为例
发展农业生态区旅游,是符合新常态理念,发展新型城镇化,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乡村的需要。本文以新桥农业生态规划为例,来探索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农业生态区规划设计,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业消费场所和城镇休闲旅游场所有机...
刘飞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生态园规划
论农牧户生计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基于青藏高原3个农业生态区的实证
近20年来,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and Use/Cover Change,LUCC)已经成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在IGBP和IHDP等国际机构的联合推动下,GLP(Global Land Project)研究计...
花晓波
关键词:土地利用青藏高原农业生态区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吕荣华
作品数:61被引量:255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农业生态区 种质资源 高温热害 早稻
陈雷
作品数:76被引量:227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水稻 耐热性 高温热害 水稻品种 种质资源
谢春斌
作品数:7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生态区 财务管理 甘蔗种植 蔗糖业 香蕉
刘淑仪
作品数:35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果实品质 农业生态区 土壤 V1 人工智能
曾媛
作品数:41被引量:92H指数:5
供职机构:广西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甘蔗 农业科技 农业生态区 甘蔗种植 花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