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7篇“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文章
- 产教融合视角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2025年
-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已成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传统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基于产教融合的视角,深入探讨产教融合在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育人模式中的创新与实践,以期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
- 杨倩姝谢方平
- 关键词:育人模式
- 数智赋能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针对数智赋能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环节、师资力量优化、跨学科融合、教育评价体系仍需完善等问题,分析数智赋能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提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建设高质量实践平台、强化师资队伍,建立高素质教学团队、推动跨学科融合教育,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健全教育评价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等方法,对数智赋能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新探索,并对西华大学推进数智赋能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进行阐述,以期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适应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行业内竞争力。
- 陈泓睿韩志航王霜梁剑王福林李青涛刘环宇
- 关键词:农业工程农业机械化农业自动化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数字化探索
- 2024年
- 新时代工科建设的背景下推动教育数字化成为高校教育的新趋势,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为中国高校教育现代化孕育了新机遇。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教育数字化在此专业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方式具有重大意义。为建设教育强国,同时为实现乡村振兴,通过从打造专业数字化师资团队、建设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数字化课程、改革教学模式和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旨在完成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转型。
- 周文琪关睿王金武孙小博唐汉王奇王金峰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育数字化网络平台
- 农业工程类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探索——以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
- 2024年
- 实践创新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及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沈阳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明晰培养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切实可行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提出“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范式,具体包括“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产出为目标”的课内外实践教学新体系;融入学分要求的“两创三应用”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师生新关系。通过多年的实施效果良好,为实现农业工程类人才高质量培养奠定基础,为地方农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提供了有效路径。
- 崔红光赵萍宁晓峰白雪卫王铁军田素博
- 关键词:农业工程实践创新能力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被引量:3
- 2024年
- 在新农科、新工科教育教学的背景下,高效合理的培养模式是增强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实践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已成为新形势下教学改革的紧迫任务。该文结合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培养要求对实践教学模式体系建设进行研究,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分析讨论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实践教学的经验基础上,提出针对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该文重视“基础教学、创新实训、专业训练”三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从“三阶四层”实践教学方式、“线上线下”金课、第二课堂、学科竞赛等角度提出改革实施措施。通过对实践教学的改革,给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去实践与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专业素质,极大地提高农机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 刘洋洋王韦韦王荣炎伍德林
- 关键词:农林高校实践教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劳动教育融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1
- 2024年
-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是推进高校劳动教育顺利开展的途径。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通过在课程体系中设置耕读劳动教育课程、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3个方面开展劳动教育融入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对劳动教育价值的认同普遍较高、耕读劳动教育课程能够迎合学生需求、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劳动教育能够很好地融入实践教学。因此,通过深化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知、完善耕读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挖掘课程中的劳动教育资源,推进劳动教育更好地融入课程体系。
- 颜玄洲王玲娟李琴
-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农机专业
- 基于OBE理念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探索——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实践教学是工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该文剖析当前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施举措,形成以行业对实践能力需求为引导、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2+4+1”农机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各环节构建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完善考核机制,通过虚拟仿真实践训练与实体实训的融合,促进农机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 付晓明尚家杰张欣悦张欣悦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虚拟仿真平台综合能力培养
- 基于新农科新工科融合的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被引量:2
- 2024年
- 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对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要求不断加强,而现有的农机化课程体系设置不能适应新经济和新业态的需求。在新农科建设需求和新工科发展背景下,从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建设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设计了课程体系改革方案,构建了跨学科多元交叉融合特色鲜明的课程新体系,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现代农业领军人才。
- 朱树国陈红翟红廖宜涛张国忠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教学改革
- 高校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创新探索——以“农产品加工”课程为例
- 2024年
- 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是高校主动适应立德树人建设教育强国形势,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农产品加工”为例,分析了专业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深化教育理念、遴选精致教材、改革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思政、完善实践体系、提升教师团队等方面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以培养符合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 周江任丽丽张强张强
-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教学改革农业机械化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的嵌入式技术创新探讨
- 2024年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其教学过程中所呈现的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手段滞后等问题,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鉴于此,将现代嵌入式技术融入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中,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难题,推动农业全面自动化的进程。通过引入嵌入式系统的教学与实验环节,不仅有利于教学操作和管理,更在深层次上增强了学生对嵌入式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这一教学改革的初衷在于构建一个高效且现代化的教学体系,以期更好地培养出具备广阔视野、扎实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新一代农业工程技术人才,以适应和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引入嵌入式系统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他们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 朱晨辉丁力李冬冬金娥杨自尚
-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教学创新嵌入式技术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