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农业家庭经营“的相关文章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家庭经营融合发展研究
2024年
推动农业信息化与家庭经营融合发展是我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所在。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与家庭经营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面临问题,认为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信息化和农业家庭经营提供了巨大发展契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数字乡村背景下农业信息化与家庭经营融合发展的实现途径。
徐晓盼
关键词:数字乡村农业信息化农业家庭经营
超小规模农业家庭经营模式也存在继承效应吗——基于鲁皖两省农户家庭父子两代匹配调查数据的实证
2024年
本文利用山东省和安徽省的农村家庭父子两代匹配调查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和半非参数模型估计方法检验中国超小规模农业家庭经营模式的继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代际继承对家庭土地规模扩张呈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农机具购置的影响不显著;平原地区农户无论在土地规模扩张还是农机具购置上都没有呈现出显著的继承效应,而丘陵山区农户在两个方面都有显著的继承效应;继承效应具有一定的经营规模门槛,无论是经营规模还是农机具购置,只有那些经营规模超过0.8公顷的农户呈现出显著的继承效应,而经营规模小于或等于0.8公顷的农户在两个方面的继承效应均不显著;父代进入中期老龄化阶段和有青年人务农的家庭会呈现出更加显著的继承效应。小规模农户的继承人对经营规模和农业机械购入效应不显著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农户会继续保持兼职的特征,农外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本文能够为优化农业生产者支持政策和优化农业经营体系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王士海曹硕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规模经营
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冲突及其化解被引量:4
2022年
在我国,家庭经营是主要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实现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平稳传递是保障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但由于农业社会的转型升级、城乡收入差距的客观存在、农业价值观的代际差异、交际策略的代际差异和生命周期的阶段性矛盾等原因,当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中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意愿冲突、理念冲突和关系冲突。这些冲突的化解需要提高农业农村发展水平、增强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完善青壮年劳动力返乡务农优惠政策和种地补贴机制,积极培育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和职业经理人,选择合适的代际沟通方式、减少代际沟通冲突,倡导农村文化反哺、改善代际沟通效果。
王颜齐王慧月
关键词:代际冲突代际传递农业家庭经营家庭生命周期
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继任方式:内部继承还是外部转移?——基于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被引量:4
2022年
利用黑龙江、河南两省1112份农户调查数据,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方法,从农户流动性约束、家庭禀赋以及经营规模3个维度论证农业家庭经营继任方式选择问题。结果表明:农户流动性约束、家庭资源禀赋以及经营规模均显著影响继任方式的选择,这一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进一步分析发现,农户收入不稳定是制约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继任方式选择的深层次因素,提高家庭禀赋尤其是提升优质人力资本存量,对继任方式选择外部转移具有显著影响;从农户主观态度感知发现,因农户家庭形态的脆弱性、周期性及外围因素的综合作用,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性,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与口粮的绝对安全。基于此,建议政府关注提升农户收入的稳定性,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建立农业后继者人才储备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推动农业家庭经营高效、可持续发展。
王颜齐班立国孙瑞遥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可持续发展
女性参与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阻断及其化解被引量:5
2021年
当前,妇女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力。然而,女性在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等并未得到有效保障和充分体现。土地分配制度及其具体执行过程中对两性农业从业者的非均衡处置阻碍着女性家庭成员参与农业代际传递,“父权思想”“家长文化”的介入和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的干预导致父辈对子女继承的期望存在性别差异,家庭教育资源分配和家庭分工的性别差异使得女性继任者处于弱势地位,村规民约中的隐性不合理规制给女性继任者设置了无形障碍。应当积极围绕稳定农地承包关系,落实土地合理分配制度,强化女性农业从业者的技能培训,改善农村传统思想观念,破除不合理的村规民约,落实农业家庭资源的公平配置,建立和优化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中女性的话语权表达途径和影响力实施机制。
王颜齐班立国
关键词:家庭经营村规民约
农业家庭经营:建党百年来的政策逻辑与新阶段的实践取向被引量:9
2021年
农业家庭经营生命力的问题一直是组织经济学的热点和前沿问题,针对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和承前启后历史研究的相对滞后,本文从理论上阐释了农业家庭经营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与困境,梳理了建党百年来农业家庭经营政策演变的六个阶段,得到以下主要结论与启示,第一,农业家庭经营是一种富有弹性并且可以有效获取农业内部规模经济的经营形式。第二,为了弥补农业家庭经营的功能不足,从"生产社会化"转向"服务社会化"实践,是农业家庭经营政策演变的基本逻辑。第三,农业家庭经营政策的阶段性演变,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以不变应万变"实事求是的思想。最后,遵循政策逻辑和国情农情,新阶段坚定以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坚持"经营规模化"和"服务多元化"双措并举的实践取向,是在第二个百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演进路径。
于福波张应良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农业农村现代化经营规模化
规模经济抑或分工经济--来自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证据被引量:41
2021年
农地规模经营农业分工深化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两类相互关联的路径选择。本文探讨了农地经营规模、农业分工与农业家庭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利用江汉平原地区的1701个样本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农地流转及其规模经营内生的交易费用与组织管理成本问题,导致农地规模对农业家庭经营绩效的改进效应存在适度规模水平;(2)交易费用决定了分工的边界,农业横向专业化、纵向服务卷入均与经营绩效呈倒"U"型关系;(3)农地规模经营与分工深化是两种相互关联的农业规模经营策略,农地经营规模对农户横向专业化、纵向服卷入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然而一旦越过规模门槛,农户更倾向于减少纵向服务卷入;(4)农业分工与市场容量相互关联且相互决定,横向专业化所表达的市场容量是纵向分工深化的前提,而纵向分工深化亦反过来强化农户横向专业化生产水平。由此,本文认为改善农业家庭经营绩效应当是农地要素优化配置与分工深化的内在统一与有机结合。
张露罗必良
新中国70年党的农业家庭经营思想的历史演进及改革启示被引量:1
2021年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亿万农民群众探索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进程中,将党的领导与农民群众首创精神相结合,发挥党和政府、农民与市场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形成了指导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农业家庭经营思想。党的农业家庭经营思想总体经历了艰辛探索、改革激励、市场衔接、促农增收与强基振兴的历史演进过程。梳理总结中国共产党农业家庭经营思想历史演进及改革启示,对新时代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徐田付东东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
试论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对策
2020年
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实践证明,家庭经营农业现代化健康有序发展的基础所在。但是由于家庭经营普遍存在经营粗放、实力弱小等问题,从而极大地制约了家庭经营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顺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积极探索实践新形势背景下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对策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正是基于此,试图以农业家庭经营为研究对象,并提出具体的发展对策,以供参考。
陈修竹
关键词:家庭经营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基本逻辑与现实研判被引量:20
2020年
农业家庭经营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促进农业家庭经营平稳而有效的代际传递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学者对该现象和问题关注较早并已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比较而言,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在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和土地要素市场化进程大幅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家庭经营形态逐步稳定,代际传递问题成为一种客观实践的需要并被国内学者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框架提出农业家庭周期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是家庭生命周期规律的逻辑必然。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包括正式制度下的有形资源传递与非正式制度下的无形资源传递,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现实因素众多,其中大多数通过农业家庭经营的在任者数量和质量、继任者数量和质量以及代际传递环境三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客观性日益凸显,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紧迫性不断增强。最后,对未来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形态演变和代际传递趋势进行展望。
王颜齐史修艺
关键词:农业家庭经营家庭生命周期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作者

杨名远
作品数:24被引量:270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家庭经营 农户经营 农业 市场交易成本 中介组织
王颜齐
作品数:68被引量:578H指数:14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雇佣
李莉
作品数:30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政治学院
研究主题:家庭经营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农业家庭经营 网络 国家形象塑造
何坪华
作品数:58被引量:503H指数:13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消费者 市场交易成本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信息 农户经营
刘文斌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农业家庭经营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农业合作社 农民专业合作社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