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2 篇“ 再住院 “的相关文章
重症肺炎患儿出院1年后再 住院 率影响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了解重症肺炎患儿出院1年后再 住院 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治疗的200例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于患儿出院后2、4、6、8、10、12个月时分别随访1次。根据出院1年后患儿是否再 次住院 分为再 住院 组(n=40)与未再 住院 组(n=160)。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是否母乳喂养、家中是否饲养宠物、近1年家中是否装修、患儿发病季节、病变是否累及多个肺叶、入院时血清白蛋白水平、入院时血糖水平、是否早产、是否花粉过敏、体重指数、身高、体重,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出院1年后再 住院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身高、体重、母乳喂养比例、家中饲养宠物比例、近1年家中有装修史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 住院 组患儿秋冬季节发病、病变累及多个肺叶、入院时血清白蛋白<30g/L、入院时血糖≥7.8mmol/L、早产儿及花粉过敏比例均高于未再 住院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秋冬季节发病、病变累及多个肺叶、入院时血清白蛋白<30 g/L、入院时血糖≥7.8 mmol/L、早产、花粉过敏是重症肺炎患儿出院1年后再 住院 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发病季节、病变累及肺叶情况、血清白蛋白水平、血糖水平、早产以及花粉过敏均与重症肺炎患儿出院1年后再 住院 密切相关。 任小忱 王悦 王文慧关键词:儿童肺炎 正念认知治疗对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再 住院 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 探索正念认知治疗(Mindfulness 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对抑郁障碍患者的疗效、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再 住院 率的影响。方法 纳入我院住院 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68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至对照组(口服阿戈美拉汀片)及联合组(在口服阿戈美拉汀片基础上,合并团体MBCT),观察2组患者8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的减分情况,以及干预后的6月、12月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再 住院 率。结果 联合组HAMD的减分情况更明显(z=-2.309,P<0.05);干预后6月2组服药依从性、复发率、再 住院 率无差异,12月时联合组的服药依从性更高、复发率更低、再 住院 率更低。结论 MBCT能够显著缓解首发抑郁障碍患者的抑郁症状;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及再 住院 率,远期效果更佳。 段登艾 张勇辉 王维 廖欣菊 韦海龙关键词:抑郁障碍 服药依从性 复发率 再住院率 基于延续护理方案治疗剖宫产术后患者的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和再 住院 率的影响探讨 2025年 观察延续护理干预前后产妇母乳哺育率、产后抑郁发生率、盆底功能恢复及再 次入院率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以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住院 的82名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各41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方法。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发生率,盆底功能恢复及再 次入院率。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为85.37%,高于对照组的6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抑郁发生率分别为4.88%和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再 住院 率分别为2.44%和14.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此基础上,提出持续护理可明显改善产妇的哺乳情况,减少产妇的产后抑郁症,加快产妇的产后康复,减少产妇再 次入院的危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自红关键词:剖宫产术 延续护理 母乳喂养 产后抑郁 再住院 维立西呱治疗老年HF患者的效果及对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及再 住院 率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讨维立西呱在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信号通路及再 住院 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4年1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106例老年H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常规抗心衰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维利西胍),每组53例。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及治疗6个月后的6 min步行试验(6MWT)、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心室结构重塑指标[左心室质量分数(LVMI)、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期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d)]、生化指标[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尿素氮(BUN)、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GFR)]、TGF-β1/Smad3信号通路相关指标[TGF-β1总信使核糖核酸(mRNA)、Smad3 mRNA]表达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随访6个月,比较2组再 住院 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34%)高于参照组(77.36%)(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LVDD、EDV低于参照组,LVEF及6MWT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NT-proBNP高于参照组,GFR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LVPWT、LVMI、IVSTd低于较参照组(P<0.05);治疗3、6个月后,观察组Smad3 mRNA、TGF-β1 mRNA低于较参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再 发HF率4.00%(2/50)、再 住院 率8.00%(4/50)低于参照组再 发HF率17.31%(9/52)及再 住院 率26.92%(14/52)(P<0.05)。结论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维立西呱可有效抑制TGF-β1 mRNA、Smad3 mRNA表达,减轻老年HF患者心肌纤维反应,减少心室重塑,改善心功能、肾功能,提升疗效,降低再 发HF率、再 住院 率,且安全性可靠。 孙贵佳 仝森 李辉 张晓敏 程红娟 孔海波 冯强关键词:心力衰竭 老年 疗效 心室重塑 炎症性肠病患者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的相关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调查研究。选取2023年6月至2024年2月就诊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科的207例IB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自出院日开始每月随访并记录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根据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分为<2次组(141例)和≥2次组(66例)。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及炎症性肠病内镜肠道评分。采用炎症性肠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IBDQ)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评估患者的服药依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IBD患者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1年内非计划性住院 <2次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生物制剂治疗比例、IBDQ评分总分及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维度得分均高于≥2次组患者,MMAS评分1~4分比例低于≥2次组,7~8分比例高于≥2次组,红细胞沉降率低于≥2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生物制剂治疗、红细胞沉降率、MMAS评分、IBDQ评分是IBD患者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次数的影响因素(P<0.05)。BMI低、红细胞沉降率高、MMAS评分低、IBDQ评分低提示IBD患者1年内非计划再 住院 风险增加,生物制剂治疗是IBD患者1年内再 住院 的保护因素。结论医务人员应关注IBD患者的IBDQ评分、服药依从性及炎性指标,制定早期干预措施,适当应用生物制剂治疗,以减少非计划再 住院 ,帮助患者获得最佳临床结局。 孟臻 王惠惠 孙敏慧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服药依从性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异度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再 住院 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异度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再 住院 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AECOPD患者180例。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近3个月内稳定期及住院 首次实验室检查结果。出院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因AECOPD再 次住院 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探究影响再 住院 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家庭氧疗、口服糖皮质激素、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淋巴细胞百分数、急性加重期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NLR变异度(Δ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是6个月内AECOPD再 住院 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 <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OPD病程、家庭氧疗、口服糖皮质激素、白细胞计数、急性加重期NLR及ΔNLR是6个月内AECOPD再 住院 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 <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ΔNLR曲线下面积为0.868,大于白细胞计数及急性加重期NLR。高ΔNLR组住院 天数多于低ΔNLR组,6个月内急性加重再 住院 ,静脉糖皮质激素、无创呼吸机应用及联合两种以上抗生素占比均高于低ΔNLR组(均P<0.05)。结论 ΔNLR能有效反映COPD患者病情程度,对于6个月内急性加重再 住院 的预测价值优于常用临床炎症指标。 杨欢欢 葛金林 蒋龙翔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再住院 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表达水平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再 住院 风险的关联及临床价值 2025年 目的评估巨噬细胞相关凝集素-1(MDL-1)mRNA表达水平与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再 住院 风险之间的关系,探索MDL-1作为SAP患者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潜在生物标志物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109例初发SAP患者(SAP组),并选择10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对照组)。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的MDL-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并根据MDL-1 mRNA表达的中位数将患者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随访两年,记录患者的再 住院 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Cox回归及ROC曲线分析MDL-1 mRNA表达水平对再 住院 风险的预测效能,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MDL-1表达与再 住院 风险的独立相关性。结果MDL-1 mRNA高表达与SAP患者再 住院 风险显著相关。高表达组的再 住院 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两组再 住院 自由率差异显著(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MDL-1高表达是再 住院 的独立预测因子(HR=3.002,95%CI 1.781~5.059)。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证实,MDL-1高表达患者的再 住院 风险显著增加(OR=4.349,95%CI 2.056~9.2013,P<0.011)。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高血压是SAP患者再 住院 的另一显著预测因素(OR=2.9647,95%CI 1.069~8.217,P=0.037)。结论MDL-1 mRNA高表达显著增加了SAP患者的再 住院 风险,且其表达水平在早期筛查和风险评估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MDL-1有望成为SAP患者预后评估的重要生物标志物,为高风险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施林 卡德艳木·阿布力米提 张宇林 徐应明 严飞关键词:慢性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 生物标志物 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高危因素及再 住院 率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随访资料和心功能情况,探讨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其1年内的再 住院 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9月咸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7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肾功能情况,将其分为单纯心力衰竭组(182例)和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组(96例),两组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的性别、吸烟、饮酒、尿酸、血清肌酐、B型钠尿肽、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径、再 住院 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β=0.005,OR=0.995,95%CI=0.993~0.997)、低射血分数(β=0.972,OR=0.651,95%CI=0.982~1.609)和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差(β=0.625,OR=0.535,95%CI=0.290~0.987)是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内再 住院 率较高,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低射血分数和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差是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王翔 李宾 熊小雪 甘受益关键词:心力衰竭 心功能分级 肾功能不全 再住院率 维利西呱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 住院 率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估 2024年 探讨维利西呱在降低心力衰竭患者再 住院 率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在我院心内科治疗的 66 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 经系列心脏超声检查及心脏磁共振成像(CMR)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相关指标变化,可见观察组在维利西呱协同常规治疗下展现出更优的心脏重塑改善趋势(P <0.001)。在选取部分患者进行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后,分析不同时间节点数据,观察组在调节心脏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效果显著,降低了因血流动力学波动引发的心衰急性发作风险(P < 0.001)。通过严谨监测不良反应,统计两组发生率并分级评估,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存在差异,维利西呱总体安全性可控,未出现严重影响治疗进程不良事件(P > 0.05)。结论 维利西呱可有效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再 住院 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管楠仪 胡晓军关键词:心力衰竭 再住院率 安全性 干扰素早期干预与BPD患儿2年内因肺炎再 住院 率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干扰素喷雾剂早期干预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hasia,BPD)患儿自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出院后2年内因患肺炎再 住院 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8年7月至2023年6月胎龄<32周、出院诊断中度BPD的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将采取干扰素喷雾剂早期干预的22例为观察组,早期干预时机为:(1)密接者出现明显呼吸道症状时;和/或(2)患儿出现咳嗽、鼻塞、咽部充血、发热任意一项时。未予早期干预的24例为对照组。统计2组自NICU出院后2年内因患肺炎再 次住院 的次数、单次住院 时长、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结果:对照组自NICU出院后2年内再 次住院 次数、单次住院 时长、AUD均数分别为(6.13±1.54)次、(7.31±1.52)d、14.26±0.38,观察组再 住院 次数、单次住院 时长、AUD均数分别为(4.00±1.38)次、(6.89±1.30)d、11.61±3.63。2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29及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中度BPD患儿,早期予干扰素喷雾剂干预,能降低因肺炎再 次住院 次数,缩短单次住院 时长,降低AUD,值得临床借鉴。 陈文婵 林惠玲 王小冰 林少芳 王绵绵 许鸣 温悦关键词:干扰素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再住院率
相关作者
李广平 作品数:704 被引量:2,317 H指数:19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心房颤动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叶岚 作品数:43 被引量:91 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中心动脉压 再住院 超声心动图 急性心肌梗死 黄青 作品数:27 被引量:174 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 司法精神病学 复发 再住院 张福春 作品数:151 被引量:701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心力衰竭 冠心病 王瑛 作品数:12 被引量:61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 复发 疾病复发 再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