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18篇“ 内陆地震“的相关文章
内陆地震》第38卷(2024)总目次
2024年
内陆地震》第36卷(2022)总目次
2022年
内陆地震》第35卷(2021)总目次
2021年
内陆地震》第34卷(2020)总目次
2020年
内陆地震》(2019)总目次
2019年
关键词:地震台形变特征
从汶川地震灾害分布设想内陆地震预警可能遇到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假设2008年前龙门山及其周围已经建设了地震预警台网系统,从汶川8.0级地震的灾害分布设想内陆地震的预警可能遇到的问题:预警盲区;极震区和重灾区的很多城镇可能得到预警信息,但预警震级及预警强度可能偏低等,并讨论了对策建议。
韩渭宾郑松林
关键词:汶川地震内陆地震烈度
内陆地震》第26卷(2012年)总目次
2012年
关键词:内陆地震地震烈度地震基本参数目次
内陆地震》第25卷(2011年)总目次
2011年
关键词:内陆地震目次地震活动图像
由近源强震记录得到的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破裂过程
2011年
推出了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MJMA7.2)的破裂过程。此次地震期间在震源正上方KiK-net台网的上盘台站WITH25记录到至今最大的地面加速度,即4022cm/s2。对K-NET和KiK-net台网14个强震台站,包括IWTH25台站井下记录的速度波形数据(0.1~1Hz),使用多时间窗线性波形反演方法进行了反演。为了计算格林函数,我们假设了一个每个台站都为低速地下层的水平分层结构的速度模型。波形反演表明存在两个主要的滑动片区。一个片区从震源延展到断层较浅的南部。这个片区中最大滑动区的中心在震源以南约8km的地方,最大滑距约6.2m,该区的地表破裂发生在初始破裂后的4~9s。另一滑动相对较小的片区位于北部,它的破裂发生在南部滑动片区破裂之后。最初4s的破裂发生在IWTH25台站的下方,在该台站产生了速度脉冲向上独特的合成波。通过检查滑动对合成速度波形的贡献和对比滑动等时线的分布发现,在IWTH25台站观测到的超过4000cm/s的峰值加速度产生于南部特别大滑动区最靠近震源的区域。
W. SuzukiS. AoiH. Sekiguchi袁志祥吕春来
关键词:地震破裂过程强震记录内陆地震峰值加速度台站观测
内陆地震》第24卷(2010年)总目次
2010年
关键词:内陆地震目次

相关作者

卢振恒
作品数:59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研究主题:地震 防灾对策 地震调查 日本地震 地震预报
袁志祥
作品数:69被引量:463H指数:12
供职机构:陕西省地震局
研究主题:地震 地震灾害 渭河断陷 汶川8.0级地震 防震减灾
罗岚
作品数:5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预报 日本地震 地壳运动 地震前兆 地震观测
江娃利
作品数:69被引量:52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震 探槽 全新世 古地震 地表破裂带
岳汉
作品数:22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地震 反演 地震活动性 地震成核 层析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