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52篇“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相关文章
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检查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能
2025年
目的:观察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联合检查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2023年江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MENBI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三种方法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结果,分析其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比较三种方法单项及联合检查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86例疑似早期食管癌患者中,阳性26例,阴性60例;内镜碘染色检查诊断阳性26例,阴性6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差(Kappa=0.338);颜色定量分析检查诊断阳性27例,阴性59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27);ME-NBI检查诊断阳性25例,阴性61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一般(Kappa=0.526);联合检查阳性31例,阴性55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高(Kappa=0.764);联合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的准确度均高于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检查,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ME-NB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ME-NBI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早期食管癌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碘染色、颜色定量分析及ME-NBI联合检查在早期食管癌诊断中的效能高于三者单项检查诊断。
李腾飞
关键词:食管癌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分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对早期胃癌(EGC)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80例疑似EGC及癌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内镜内镜NBI检查。比较常规内镜内镜NBI检查的图像清晰度。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将常规内镜内镜NBI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二者对EGC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内镜NBI检查的各图像清晰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内镜NBI诊断EGC、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特异度及灵敏度均高于常规内镜检查;常规内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内镜NBI与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结论内镜NBI对EGC及癌前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可为疾病诊治提供可靠依据,以改善患者的预后。
曾圆李霞曾芳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下的表现
2024年
目的研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在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效能,以及相关病变的ME-NBI下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病例的临床资料。分析病变的ME-NBI下表现,比较ME-NBI和白光内镜(WLI)+活检两种方法在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中的诊断效能。研究不同程度病变的ME-NBI下表现。结果ME-NBI诊断早期胃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和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7.96%、77.96%和77.96%;WLI+活检诊断以上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60.53%、58.47%和69.7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LGIN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早期胃癌和HGIN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GIN中,脑回样腺管出现率最高,为60.46%。乳头状腺管和绒毛状腺管在LGIN和早期胃癌中出现率较高,分别为57.14%和52.00%。结论ME-NBI诊断早期胃癌准确率较WLI+活检高。边界线在分化型早期胃癌和上皮内瘤变中有较高的敏感性。绒毛状和乳头状微腺管结构在早期胃癌中出现率更高。脑回状微腺管在LGIN中出现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组。
朱亚男王军王娟马欣吴克俭
关键词:早期胃癌上皮内瘤变
放大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应用研究方案
2024年
分析放大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价值。方法:收集 2021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0 月,48 例疑似患者进行研究,均实施常规胃镜以及放大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诊断情况。结果:联合诊断方式的检出率高于常规胃镜(P < 0.05);联合技术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常规胃镜检查。结论:放大内镜联合内镜窄带成像技术为临床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诊断提供一种高分辨率、高对比度的图像,可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
沈贤
关键词:放大内镜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及RVS分型系统对早期胃癌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胃癌是世界第五大高发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五大原因。胃癌的早期诊治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内镜检查是胃癌筛查的首选方式,其中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
南毓婷
关键词: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早期胃癌
胃镜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探究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中,NBI(胃镜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截选2021年04月一2023年04月60例胃镜检查胃黏膜表现异常患者,均予以NBI检查和常规内镜检查,立足于金标准诊断(病理组织学)下,比较不同检查模式诊断结果。结果 常规内镜检查与BNI检查在病变轮廓、黏膜腺管开口形态、浅表毛细血管结果形态清晰度评分方面,差异有意义(P〈0.05)。早期胃癌、癌前病变诊断中,常规内镜与NBI检查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上差异有意义,NBI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更高(P〈0.05)。结论 应用胃镜下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诊断和筛查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有显著效果,对促进患者疾病早期治疗有积极意义。
高继刚
关键词: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CA724、TPS对胃癌与癌前病变的筛查价值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究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ME-NBI)联合糖类抗原724(CA724)、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检测应用于胃癌与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以提高临床筛查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疑似胃癌患者,按内镜及病理确诊分为癌前病变组(74例)、胃癌组(32例),均进行ME-NBI检查,另以1∶2比例选取21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对比各组血清CA724、TPS水平,对比ME-NBI检查中癌前病变与胃癌的征象,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与胃癌组血清CA724、TPS水平的关系,对比不同检查方式对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诊断结果及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有边界线、腺间距增大、不规则表层腺管、不规则黏膜微血管的比例高于癌前病变组(P<0.05);血清CA724、TPS水平比较:胃癌组>癌前病变组>对照组(P<0.05);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清CA724、TPS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NBI检查及血清CA724、TPS检测联合诊断出胃癌34例,癌前病变73例,ME-NBI检查及血清CA724、TPS检测联合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高于两种检查方式单一诊断,漏诊率低于两种检查方式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NBI联合CA724、TPS检测筛查胃癌与癌前病变的准确度、灵敏度较高,二者联合应用可结合影像学征象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血清学变化,进一步提高胃癌与癌前病变筛查的诊断效能。
董士海张刚陈关领
关键词: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胃癌
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在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医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传统白光内镜检查、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传统白光内镜、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诊断结果、临床诊断价值、图像清晰度。结果传统白光内镜检查检出阳性34例,阴性66例;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检出阳性41例,阴性59例。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检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8.19%,准确度为94.00%,阳性预测值为97.56%,阴性预测值为91.53%,均高于传统白光内镜检查。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的图像清晰度优于传统白光内镜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醋酸-靛胭脂染色检出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准确性较高,且图像清晰度较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赖力康哲于芳
关键词:放大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早期胃癌癌前病变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癌的诊断价值
2024年
目的:探究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1月收治的96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普通白光内镜内镜窄带成像及靛胭脂染色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上述检查方式对Hp相关性胃癌患者诊断价值及影像质量评分差异。结果:病理结果显示,96例Hp相关性胃病患者中,确诊胃癌者37例,非胃癌者59例。内镜窄带成像内镜窄带成像联合靛胭脂染色对Hp相关性胃癌患者的诊断准确度高于普通白光内镜,三者的诊断Kappa值分别为0.675、0.869、0.934,内镜窄带成像窄带成像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与病理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5);内镜窄带成像窄带成像联合靛胭脂染色的病变轮廓、微血管形态、胃小凹形态评分均高于普通白光内镜,且窄带成像联合靛胭脂染色上述评分高于内镜窄带成像。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对Hp相关性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能获取清晰的影像。
孙燕滨刘晓红李春雷李芳芳张立一
关键词:内镜窄带成像胃癌幽门螺杆菌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内镜窄带成像(NBI)技术对鼻咽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3年1月于广东省梅州市中医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行鼻咽部普通白光模式及NBI模式检查,并均行病理活检明确诊断。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图像清晰度评分及诊断效能。结果:对鼻咽部行NBI模式检查的血管形态及病变边界评分均明显优于普通白光模式检查(P均<0.05)。对鼻咽癌行NBI模式检查诊断符合率97.00%明显高于白光模式检查的83.00%(P<0.05)。对鼻咽癌行NBI模式检查的敏感度98.46(64/65)、特异度94.29(33/35)、阳性预测值96.97(64/66)及阴性预测值97.06(33/34)均分别明显高于白光模式检查98.46(64/65)、94.29(33/35)、96.97(64/66)、97.06(33/34)(P均<0.05)。结论:对鼻咽癌应用内镜NBI模式进行检查的图像质量较优,且诊断符合率、敏感度及特异度等诊断效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模式,有助于对良恶性鼻咽癌的早期诊断。
程景炜肖新妹巫丹
关键词:鼻咽癌内镜窄带成像技术敏感度特异度

相关作者

刘奉
作品数:92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超连续谱 多模光纤 窄带成像技术 光镊
褚衍六
作品数:38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
研究主题:胃癌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RNA干扰 窄带成像技术 胃小凹
乔秀丽
作品数:58被引量:185H指数:7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胃镜检查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肠内营养 磁共振成像 窄带成像技术
梁秀兰
作品数:31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甲基化 FHIT基因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高孝忠
作品数:65被引量:205H指数:7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镜检查 幽门螺杆菌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 内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