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8篇“ 内镜下套扎治疗“的相关文章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套扎治疗及临床预后情况分析
2025年
旨在评析内镜套扎治疗方案的应用价值,对其作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患治疗手段的总体收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开展数据采集的相关工作,具体日期为2021.05至2024.11。开展样本相关的详尽统计操作,所纳入的样本均有明确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并且同纳入排除标准相匹配。为进一步判断临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不同的组别,每组样本量均为50份。分配到参照组的病患以药物进行干预,而以试验组命名的小组接受内镜套扎治疗方案。收集临床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严谨、科学分析。结果 经过对两个组别关于症状评分指标、临床相关指标等统计、处理,并综合评估病患在临床疗效、肝功能维度的所得结果,可以清晰地看到,试验组各项结果的理想程度更为突出(P<0.05)。结论 执行内镜套扎治疗计划,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尤其是将其应用在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病患中,对改善患者预后价值确切,可减轻临床症状、调节肝功能等,有助于缩短止血时间。
陈儒兴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套扎治疗效果
2025年
期望基于本次试验达到优化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治疗方案、合理化该技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及提高止血与预防再出血有效率及加速组织修复、降低门静脉压力等宏观与微观目的,并期望推动该技术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方法 项目于2023年1月执行,双盲试验原则是试验开展与分组的核心依据,排除非肝硬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食管狭窄/食管梗阻/严重胃食管反流病/肝功能极度衰竭/终末期肾病等患者后明确受试样本例数阈值为80,结果 为其他治疗序列(n=40,实施改良三明治法干预)与内镜套扎治疗序列(n=40,实施内镜套扎治疗干预),观察各组主要疗效、次要疗效与安全性评估结果。结果 内镜套扎治疗序列的止血成功率高于其他治疗序列(90.00% vs 80.00),提示前者利于迅速控制出血,但数据无显著性特征(P>0.05);内镜套扎治疗序列再出血率低于其他治疗序列(7.50% vs 12.50%),证实前者能更有效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可保障患者预后,但数据无显著性特征(P>0.05);同时内镜套扎治疗序列静脉曲张消失率低于其他治疗序列(82.50% vs 55.00%),表明前者治疗效果更为彻底,组间数据比较存在显著性特征(P<0.05)。肝功能指标的比较性统计方面,两序列ALT、AST和TBiL等肝功能指标上有显著性特征(P<0.05),且内镜套扎治疗序列表现出更轻微的肝功能损伤,表明该术式利于肝功能稳定;胃肠激素水平的比较性统计中,两序列血清胃泌素17、胃动素、生长抑素有显著性特征(P<0.05),且内镜套扎治疗序列表现出更明显的促进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能力。预后恢复效果的比较性统计中,两组住院时长及输血量存在显著性特征(P<0.05),内镜套扎治疗序列的预后水平更接近理想预期。安全性的比较性统计方面,内镜套扎治疗序列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检出的
崔静张可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手术套扎治疗
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内镜套扎治疗术后早期再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肝硬化引起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接受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策略。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共纳入175例于2017年1...
曾志麟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早期再出血
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套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疗效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配合内镜套扎(EVL)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9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EVB患者被分成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分别采取EVL治疗或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随访6个月。使用超声检测门静脉压(PVP)、门静脉内径(PVD)、门静脉血流速度(PVV)和门静脉血流量(PV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泌素(GAS)、胰高血糖素(GLC)和胃动素(MTL)水平。结果急性期观察组和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16.3%和18.4%(P>0.05),观察组止血显效率为6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PVP、PVV和PVF分别为(21.4±2.7)mmHg、(17.9±2.4)cm/s和(552.1±138.4)mL/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4.5±2.8)mmHg、(21.9±2.2)cm/s和(735.2±159.7)mL/min,P<0.05】;观察组血清GLC和MTL水平分别为(45.6±7.6)ng/L和(214.6±19.7)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6.3±8.4)ng/L和(248.2±22.3)ng/L,P<0.05】;观察组胸骨后疼痛发生率为2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而再出血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和蛇毒血凝酶注射联合EVL治疗LC并发EVB患者可显著提高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进一步研究。
李瑞妮王莎莎贾泽博韦晓洁王腾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聚桂醇蛇毒血凝酶
中药熏洗联合内镜套扎治疗Ⅱ~Ⅲ度内痔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中长期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分析中药熏洗联合内镜套扎治疗II~II度内痔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中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一2022年9月收治的120例II~II度内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单纯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与B组(40例,采用温水熏洗联合内镜套扎治疗)C组(40例,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内镜套扎治疗)。对比三组治疗后肛门疼痛、坠胀、脱垂程度、出血量、感染情况,同时在治疗1年后加予复查肠镜,及统计复发率及再住院次数,并进行组间对比。结果三组感染率比较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肛门疼痛、坠胀、脱垂程度评分显示,各症状评分C组内镜套扎治疗I~II度内痔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彭志华凌宏曾利娟陈展浩程瑞辉
关键词:中药熏洗内镜下套扎
内痔内镜套扎治疗临床分析
2024年
目的评估内镜套扎治疗内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1年8月至2023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行内镜套扎治疗的138例内痔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138例内痔患者中,Ⅰ度12例(8.7%)、Ⅱ度74例(53.6%)、Ⅲ度52例(37.7%)。内痔内镜套扎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有效率为95.7%,其中治愈92例(66.7%),好转40例(29.0%)。术后并发症最常见为疼痛45例(32.6%),其次为肛门坠胀19例(13.8%)和排尿困难5例(3.6%)。术后疼痛患者大多数可自行缓解,其中重度疼痛者7例(5.1%)用药后缓解。结论内镜套扎治疗内痔是一种安全可靠及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
汤姗王风玉陶玉荣李娜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内痔有效性安全性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内镜套扎治疗效果
2024年
目的探究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采用内镜套扎治疗,对患者胃肠激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麻城市人民医院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14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实施改良三明治法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开展内镜套扎术,两组患者术后均定期随访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治疗效果,临床指标,术前和术后1周胃肠激素水平和肝功能指标水平,以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反酸消失时间、止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胃泌素17(GAS-17)、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术前比,术后1周两组患者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实施内镜套扎术,患者的肝功能明显改善,且可减少并发症,调整胃肠激素水平,改善相关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曹红李波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胃肠激素肝功能
内痔的内镜套扎治疗内镜硬化剂治疗疗效及安全性对比评价
目的:通过比较内痔的内镜套扎治疗内镜硬化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等相关指标,对两种主要的内痔的内镜治疗方式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所有符合纳排标准的于2019年1月1日—2021年12月30日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
蔡姗姗
关键词:内痔内镜下套扎治疗内镜下硬化剂治疗疗效
内镜套扎治疗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GAS-17、MTL及SS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探究内镜套扎治疗对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胃泌素⁃17(GAS⁃17)、胃动素(MTL)及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2年4月间北京市石景山医院收治的84例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改良三明治法治疗,n=41)、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内镜套扎,n=43)。对比两组胃肠激素水平(包括GAS⁃17、MTL、SS)、疗效、临床指标(包括输血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及近期再出血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GAS⁃17、MTL水平低于对照组,S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血量、近期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其止血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率仅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套扎治疗能改善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胃肠状态,快速阻断血流,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陆玓高杨张莉
关键词:内镜下套扎治疗MTLSS
内镜套扎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年内再出血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采用内镜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后1年内乙型肝炎肝硬化(LC)并发食管胃静脉曲张(EV)破裂出血(EVB)患者再出血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LC并发EVB患者122例,均行EVL治疗。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示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该模型预测再出血的效能。结果在随访的1年里,治疗后122例患者发生再出血33例(27.0%);再出血组腹水、肝性脑病、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和重度EV发生率分别为36.4%、12.1%、15.2%和75.8%,均显著大于未再出血组(分别为16.9%、2.2%、4.5%和48.3%,P<0.05),门静脉内径为(1.5±0.2)cm,显著宽于未再出血组【(1.1±0.2)cm,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发生腹水【OR(95%CI)=1.818(1.193~2.772)】、门静脉内径宽【OR(95%CI)=2.085(1.207~3.603)】、肝性脑病【OR(95%CI)=2.264(1.252~4.092)】、重度EV【OR(95%CI)=1.863(1.294~2.682)】和发生SBP【OR(95%CI)=1.784(1.173~2.714)】是影响EVL治疗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再出血风险预测模型,P=1/【1+e^((0.538X腹水+0.735X门静脉内径+0.817X肝性脑病+0.622XEV程度+0.579XSBP-1.053))】,经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预测模型与观测值拟合度较好(x^(2)=8.361,P=0.399);经ROC曲线分析显示,该预测模型预测LC并发EVB患者再出血的AUC为0.899,95%CI:0.832~0.967,其敏感度为87.9%,特异度为86.5%。结论有并发症和重度EV患者在EVL治疗LC并发EVB患者后存在再出血的风险很大,需要给予积极的预防和治疗
吴冲张小丽邢益门周婷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再出血

相关作者

张春清
作品数:156被引量:713H指数:14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
研究主题:肝硬化 肝静脉压力梯度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TH胶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刘胜利
作品数:18被引量:97H指数:5
供职机构:天津市天和医院
研究主题:胃底静脉曲张 内镜下套扎治疗 术式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上消化道大出血
贾方
作品数:17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内镜 光动力学 内镜下套扎治疗 激光治疗 化疗药物治疗
董蕾
作品数:341被引量:1,620H指数:18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主题:胃动素 肠易激综合征 酪酪肽 胃癌 胃肠激素
杨玉秀
作品数:228被引量:673H指数:12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大肠癌 肝癌 内镜 肝细胞癌 ER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