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4篇“ 内蒙古河段“的相关文章
-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道整治方案研究
- 2024年
- 黄河内蒙古河段干流三盛公以下游荡性河段较长,河势摆动剧烈,塌滩塌岸现象普遍,严重危及堤防安全。系统分析了已实施的河道整治工程对河势控制作用,分析了不同河道整治方案的作用、利弊,结合内蒙古河段河道特性及已实施工程效果,提出黄河内蒙古段宜采取微弯型整治与就岸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治理,采用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工程建设措施效果进行了验证分析。
- 暴入超朱亚姬陈擎桢
-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河段
- 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及生态效应初探被引量:2
- 2024年
- 选择月均流量、日均流量变幅、极端流量和脉冲延时4个水文情势指标,采用IHA-RVA(水文情势变化指标-变化范围法)分析黄河干流内蒙古河段水文情势的时空变化特征,辨析黄河鱼类生态习性与径流组分的响应关系,探讨内蒙古河段流量过程、极端流量变化的生态效应。黄河干流上游河段水利工程运行后,内蒙古河段的水文情势明显改变,进而改变该河段的生态水文联系过程。黄河内蒙古河段枯水期月均流量增加(1、2月份月均流量增幅超过70%)、最小日均流量增加(石嘴山断面最小日流量增幅超过50%),保障了河道流水栖息生境,有利于鱼类越冬。该河段日均流量变幅降低,有利于粘性卵孵化。但是内蒙古河段汛期月均流量减小(7-10月份月均流量降幅接近50%),大、小洪水持续时间缩短,不利于扩展横向栖息地;最大流量出现时间在上游河段延迟超过2个月、在中下游河段提前约1个月,洪水脉冲刺激时间紊乱可能影响鱼类繁殖行为。研究可为黄河内蒙古河段鱼类栖息地保护以及上游水库生态调度提供技术支持。
- 米玮洁张舜胡俊高少波胡菊香
- 关键词:水文情势鱼类生态效应黄河内蒙古河段
- 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首封影响参数辨识和预报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黄河上游河道首封时间和地点准确预报是制定科学防凌预案的关键。本研究在总结黄河内蒙古河段首次封冻地点基础上,总结了首封河段同河道弯曲、束窄、桥梁及河心滩等河道特征的关系,定量总结了易发生首封河道的地形特征为:河段处弯曲系数大于1.5、束窄系数在0.25~0.60范围内,为首封地点分析预测提供依据。在总结首封日期影响因子特征基础上,分别基于随机森林和BP-DEMATEL模型构建首封日期分析模型,得到影响首封日期的主要因子权重,并应用到首封日期预报中。通过因子选择和模型比较两方面对比,随机森林模型选取出的关键因子得到的预报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率100%,其在首封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最优。
- 孙亚翡王涛周中元
- 关键词:参数辨识
- 流凌封河预报指标法及其在黄河内蒙古河段的应用
- 2024年
- 把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作为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关键指标,明确累积负气温与封河流量、降温强度、河槽形态等的关系,确定现有河槽形态以及海勃湾水库运用影响下不同流量和降温强度封河所需的累积负气温,并建立了流凌封河累积负气温预估公式。指标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河内蒙古河段封河预报的预见期与精度。
- 陈冬伶霍建伟刘吉峰
-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河段
- 桥墩对内蒙古河段冰塞、冰坝的影响
- 文章介绍了黄河内蒙古河段概况,概述了冰塞、冰坝的形成条件、特点及危害,针对近年来黄河跨河桥梁等工程建设对该河段凌汛期冰塞、冰坝的影响,分析了桥墩的存在对加大冰塞、冰坝形成可能性和危害性增大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 郭西军张猛
-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河段冰塞冰坝
- 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川径流量分析及思考
- 文章对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川径流量做了分析,对黄河内蒙古河段用水量统一管理提出了建议。旨在让各级领导、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了解黄河内蒙古河段径流量情势,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内蒙古河段高...
- 易其海曹大成
- 关键词:黄河内蒙古河段河川径流量
- 基于MWP检验的黄河内蒙古河段水沙过程时变点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运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水沙过程发生变异的原因及标志性节点,是理解河势演变制约机制与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近年提出的MWP非参数检验法对时序数据总体分布的假定要求较宽,具有避免严重分析误差、适用性强的特点。采用这一方法对黄河内蒙古河段3个水文站1973-2004年实测径流泥沙资料进行时间序列分析,获得了以含沙量、流量为指标的多级水沙时变点信息。研究表明,河流特殊水文事件会引起水沙时间序列时变点的响应,Ut曲线的波峰与波谷(KT)体现了时间序列中对水沙过程影响最大的节点即非参数检验统计突变点。一级时变点是长时段水沙过程出现趋势性变化的标志性节点,上游龙羊峡水库运用就在一级时变点中得到映射。二级时变点多为短期偶发事件引起水沙过程局部调整的标志性节点。借助MWP检验法确定河流水沙时间序列的多级时变点,可确定影响河流水沙过程长期变化趋势与局部时段调整的关键因子,追溯水文情势变化诱因,有助于认识近年黄河水沙变异的态势。
- 张羽丁梦霞董明家刘明潇
- 关键词:水沙过程黄河内蒙古河段
- 浅谈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
- 黄河内蒙段是黄河凌汛重要之一,河道状况和特殊的气候条件,容易形成冰塞、冰坝,造成凌洪危害。人民治黄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黄河的治理,防洪、防凌工程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
- 谢涛王美智
- 关键词:黄河
- 黄河内蒙古河段水环境质量状况调查及评价研究
- 本文使用单因子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黄河内蒙古包头河段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单因子评价法是对单个因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个分类等级进行评价;模糊综合评判法使用模糊数学理论,针对黄河复杂水...
- 何晓乔
- 关键词:水环境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法
- 黄河内蒙古河段1959—2020年凌汛期冷空气特征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气象站1959—2020年凌汛期逐日平均气温、日最低气温观测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研究1959—2020年黄河内蒙古河段凌汛期气温变化及拉尼娜事件影响该区域的不同强度冷空气特征变化。结果表明:1959—2020年,影响内蒙古河段的冷空气多年平均频次为36.5次,弱冷空气频次占冷空气总频次的59.4%,且弱冷空气频次与包头气象站凌汛期气温呈显著正相关,通过α=0.05显著性检验,强冷空气频次与包头气象站凌汛期气温呈负相关关系。受拉尼娜事件影响的年份,凌汛期气温整体以偏低为主。其中拉尼娜事件发展年,11—12月冷空气频次较常年同期整体偏少,强冷空气分别偏少44%和29%,1—2月强冷空气及寒潮的频次较常年同期整体偏多,尤其2月强冷空气及寒潮的频次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16%和13%;拉尼娜事件持续年,1月强冷空气及寒潮频次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多19%和82%;拉尼娜事件衰减年,11月中等强度及弱冷空气频次较常年偏多,强冷空气及寒潮频次较常年同期分别偏少33%和52%。
- 谢莉韩作强
- 关键词:凌汛期冷空气拉尼娜
相关作者
- 侯素珍

- 作品数:118被引量:559H指数:15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潼关高程 黄河 三门峡水库 黄河内蒙古河段 万家寨水库
- 王平

- 作品数:101被引量:41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黄河 潼关高程 三门峡水库 黄河上游 高含沙
- 常温花

- 作品数:38被引量:198H指数:7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黄河 潼关高程 黄河内蒙古河段 黄河下游 河道萎缩
- 刘吉峰

- 作品数:70被引量:679H指数:16
- 供职机构:黄河水利委员会水文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黄河流域 黄河 黄河宁蒙河段 水资源
- 吴保生

- 作品数:190被引量:1,191H指数:2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 研究主题:黄河下游 平滩流量 河床演变 潼关高程 三门峡水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