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472篇“ 内窥镜下手术“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用于阑尾炎治疗的内窥镜下手术器械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阑尾炎治疗的内窥镜下手术器械,包括探查端、操作端以及控制端。本发明通过控制端根据实时参照区域个数对结肠镜附件的导向弯曲角度进行调整,以保障图像视野范围适宜,通过控制端选取能够预...
- 吴明方张娇艳杨娟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分析鼻鼻内窥镜下治疗鼻窦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120例鼻腔鼻窦肿瘤病人的病历资料,选择2020年2月-2023年2月期间样本,以观察组和对照组病人进行划分,各组60例,以鼻内窥镜下手术和传统鼻侧切开术分别实施治疗。结果 比较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Ⅰ型和Ⅱ型病人的出血量进行比较,观察组Ⅰ型和Ⅱ型病人明显减少,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中Ⅰ型复发率分别为5%和20%,两组之间的资料相比有显著的差异。观察组 II期复发率为1.67%,对照组为3.33%;Ⅰ类并发症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为6.67%,在对照组中为21.67%,II类并发症在观察组中的发生率为1.67%,在对照组中的发生率为11.67%。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 鼻腔鼻窦肿瘤病人治疗时选择鼻内窥镜下手术可将损伤减小,并发症和复发率明显下降,安全性良好。
- 王菲
- 关键词:鼻内窥镜下手术鼻腔鼻窦肿瘤临床疗效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
- 2024年
-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鼻息肉切除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25,药物治疗)和研究组(n=25,鼻内窥镜下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统计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症状改善情况、鼻腔功能及术后3年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鼻腔恢复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为32.00%,研究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鼻腔功能比较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症状评分、NAR值及嗅觉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NMCA、NCV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可缩短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如)的发生,促进症状及鼻腔功能的改善。
- 聂华蒙慧菊陆秋凤
- 关键词:鼻内窥镜下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症状改善并发症
- 程序化护理对耳鼻喉科鼻内窥镜下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恢复影响
- 2024年
- 研究程序化护理在耳鼻喉科鼻内窥镜下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优势与推广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100例耳鼻喉科鼻内窥镜下手术患者,均在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完成内窥镜下手术,根据护理方法的差异性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对象有50例,观察组:程序化护理,研究对象有50例,综合分析护理指标。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疼痛评分更小、护理满意率更高、并发症合计发生率更少、护理质量评分更高,同时黏膜上皮化平均时间、住院时间更小,统计学分析后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护理在耳鼻喉科鼻内窥镜下手术患者应用期间有诸多方面的优势,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保证护理质量,实际护理价值较高,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贾静如
-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耳鼻喉科鼻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护理体会
- 2024年
- 探究治疗鼻窦炎鼻息肉使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后护理的意义。 方法 收集我们医院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的70名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试验组使用综合的护理方法,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疗效的对比和嗅觉功能相关因子水平的对比。结果 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试验组患者的发生率,对照组的治疗疗效低于试验组的治疗疗效,对照组治疗后嗅觉和相关因子数值水平高于研究组。结论 在发生鼻窦炎鼻息肉的时候,采用鼻内窥镜进行治疗,使用综合护理模式进行一些相应的干预,能更好的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也十分的突出,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嗅觉功能和相关的因子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对于患者的是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值得去临床应用。
- 崔鑫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护理手术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探析
- 2023年
- 探究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用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在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300名患者,随机将参与研究的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的150名患者接受传统的鼻窦及鼻息肉切除术,观察组的150名患者在鼻内窥镜下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更少(P<0.05);手术治疗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和鼻阻力,观察组患者在这三个方面的治疗成效比对照组更理想(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相差不大(P>0.05)。结论 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时使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同时治疗的效果也非常显著。
- 王凤芹
-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镜手术疗效
- 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分析
- 2023年
- 通过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采取比内窥镜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随机选择9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做本次研究对象,均选取自2020年1月-2022年12月,均等分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以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以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为主。对比疗效、嗅觉功能、相关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在疗效方面来看,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疗效更加显著(P<0.05);在VAS评分、ECP水平方面来看,治疗前两组差距偏小,可忽略不计(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VAS评分、ECP水平更加显著(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来看,治疗前两组差距偏小,可忽略不计(P>0.05),治疗后,两组鼻涕/咳嗽程度、鼻塞、头晕/耳痛与面部压迫、睡眠质量各项评分均呈下降趋势,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来看,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更加显著(P<0.05)。 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实施鼻内窥镜下手术,可提高临床治疗率,改善患者嗅觉功能以及相关因子水平,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 邓永光
- 关键词:鼻内窥镜下手术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疗效嗅觉功能
- 一种用于内窥镜下手术器械的操控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窥镜下手术器械的操控装置,包括手柄及滑动套设在手柄上的滑环,手柄上安装有用于将两者相对固定的止退机构,止退机构包括与滑环连接的固定座以及安装在固定座上的止退件,止退件上设...
- 贺健苏剑云柳全乐
- 一种内窥镜下手术器械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窥镜下手术器械,包括手柄组件以及与手柄组件连接的功能组件,其中手柄组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一端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转动的旋转帽以及活动连接于壳体内部的牵引轴,功能组件位于壳体另一端并与牵引轴驱动连接;所述功...
- 张洪良邵柯刘丹蒋春刚袁浩尹升乾张进
- 经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气性囊泡压迫所致腰椎神经根病1例报告被引量:1
- 2023年
- 腰椎神经根病病因较多,常见的有腰椎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脱等。近年来,随着MRI检查的普及,一些少见病因如黄韧带囊肿、关节突囊肿、黄韧带下血肿、海绵状血管瘤等相继以个案的形式被报道^([1-5])。而由气性囊泡压迫引起的腰椎神经根病并采用手术治疗的病例较少见。泰州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12月17日收治1例因气性囊泡压迫引起腰椎神经根病的病例,现将诊疗过程报告如下。
- 李兴彬周志勇魏嘉绪牛小平黄爱兵
- 关键词:腰椎神经压迫综合征微创性
相关作者
- 周跃

- 作品数:857被引量:6,111H指数:3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窥镜 腰椎 微创 椎间孔
- 初同伟

- 作品数:417被引量:2,722H指数:2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RX
- 张正丰

- 作品数:259被引量:2,242H指数:26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腰椎 椎间孔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王卫东

- 作品数:340被引量:1,504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内窥镜 颈椎 颈椎间盘突出症 椎动脉损伤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王建

- 作品数:171被引量:91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 研究主题:显微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脊柱外科 椎间孔 微创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