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54篇“ 内皮素A受体“的相关文章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减轻兔单肺通气时肺损伤的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缺氧诱导因子1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serine threonine protein kinase-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对减轻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预处理的兔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时肺损伤的作用。方法 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对照组、OLV组、OLV+BQ-123组和OLV+BQ-123+LY294002组,每组5只。对照组兔持续双肺通气2.5 h,OLV组、OLV+BQ-123组及OLV+BQ-123+LY294002组先行右侧OLV 2 h,再恢复双肺通气0.5 h。OLV+BQ-123组和OLV+BQ-123+LY294002组兔在OLV前10 min经股静脉注射BQ-123 50μg/kg,OLV+BQ-123+LY294002组在给予BQ-123前静脉输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 0.3 mg/kg,输注时间为5 min。实验结束后留取左侧肺组织,称重计算湿/干比(wet-to-dry,W/D),行病理学切片并评估肺损伤程度;采用Western blot测定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关键因子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serine-threonine protein kinase,p-Akt)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 alpha,HIF-1α)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OLV组兔肺水肿状态、W/D、肺损伤病理评分增加,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下调(P均<0.05);BQ-123预处理干预后,OLV+BQ-123组兔肺损伤程度、W/D下降、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均<0.05),且较OLV+BQ-123+LY294002组兔肺损伤程度、W/D降低、p-Akt和HIF-1α蛋白相对表达量上调(P均<0.05)。结论 内皮素1受体拮抗剂BQ-123通过调控PI3K-Akt-HIF-1α信号通路可减轻兔OLV时非通气侧的肺损伤。
张亚楠王正杨罡陈冠宇谭焱郗二平殷桂林朱水波
关键词:单肺通气肺损伤
化合物、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及医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具有ETA受体拮抗作用的化合物等,前述课题可以利用下述式(1)[式中,可变部如说明书中记载的那样]表示的化合物或其医药上可容许的盐来解决。<Image file="DDA0004525205920000...
田中圭悟二宫智尚远又庆英
通过使用内皮素B受体拮抗剂治疗尿路上皮癌和肾癌
本文公开了氘化的化合物、其药物组合物以及用于治疗ETBR相关癌症诸如尿路上皮癌、膀胱癌和肾癌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用于至少一种氘化的ETBR拮抗剂(任选地与另外的抗肿瘤剂联合)的受控的全身释放的递送系统。
S·贾马尔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的影响
2020年
目的观察内皮素受体A受体阻断剂BQ123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的肺损伤和炎症水平的影响和机制。方法SD大鼠以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建立脓毒症模型,随机分为4组,A组:假手术+溶媒组,B组:假手术+BQ123组,C组:CLP+溶媒组,D组:CLP+BQ123组。其中,BQ123组于手术后给予BQ123腹腔注射(7μg/kg),溶媒组于术后给予同等容量的溶媒腹腔注射。24h后取肺组织,观察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6/10(IL-6/10)、过氧化物活性、干湿重比(W/D)、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结果C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重于A组(P<0.05),D组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轻于C组(P<0.05):C组和D组肺组织TNF-α、IL-6、MDA、SOD、MPO、W/D水平、NF-κBp65表达明显高于A组[分别为(57.28±18.2)pg/mg,(131.24±46.33)pg/mg,(6.25±1.51)μmol/mg,(35.34±7.22)U/mg,(7.35±2.21)U/g,(4.59±0.64)](P均<0.05),IL-10水平明显低于A组[(13.62±3.15)pg/mg](P<0.05);而D组TNF-α、IL-6、MDA、SOD、MPO、W/D水平、NF-κBp65表达明显低于C组[分别为(66.81±26.11)vs.(73.57±28.24),(151.46±54.99)vs.(365.27±68.46),(6.82±1.73)nmol/mg vs.(12.31±2.11)nmol/mg,(36.47±9.21)U/mg vs.(44.12±11.66)U/mg,(9.44±4.57)U/g vs.(17.75±6.85)U/g,(5.14±0.72)vs.(5.62±0.57)](P均<0.05),IL-10水平明显高于C组[(13.76±6.11)vs.(11.39±4.21)](P<0.05)。结论BQ123可改善大鼠脓毒症引起的ALI,这可能和抑制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关。
魏然贾金广朱婉琳王敏吕志峰
关键词:脓毒症肺损伤内皮素
内皮素B受体激动剂对成牙骨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1、成牙骨质细胞的培养目的:建立成牙骨质细胞系,观察细胞生长,测试细胞体外矿化能力,检测细胞内ETBR的存在。方法:培养小鼠源性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观察其生长状态,绘制生长曲线,茜红染色检测其体外矿化能力,免...
王六一
关键词:内皮素B受体成牙骨质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文献传递
内皮素B受体激动剂对小鼠成牙骨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2019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B受体(ETBR)激动剂对成牙骨质细胞系OCCM-30生物学行为的影响,为牙源性牙根修复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对数生长期的小鼠成牙骨质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10-6 mol·L-1 ETBR激动剂处理成牙骨质细胞,以未处理的细胞为对照组。采用MTT方法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2组成牙骨质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不同时间点(24、48和72h)2组细胞凋亡率,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红染色检测细胞体外分化及矿化情况,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Runx2、BSP、OCN、Col1和Osterix等分化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培养24、48和72h后,实验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升高(P<0.05),培养48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最高。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成牙骨质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变化。碱性磷酸酶和茜红染色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显色较浅,产生矿化结节较少。实时定量PCR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在培养24h时实验组细胞中Runx2、BSP、Osterix、OCN和Col1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在培养48h时上述基因表达水平开始降低,在培养72h时细胞中Runx2、BSP、Osterix和Col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ETBR激动剂可抑制成牙骨质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
王六一刘楠冯旭李梦红李梦红包幸福
关键词:成牙骨质细胞内皮素B受体细胞增殖细胞分化
内皮素及其受体与缺血性心脏病被引量:5
2019年
内皮素(endothelin,ET)是内皮细胞中分离出的一种活性多肽,是迄今所知最强的缩血管物质之一。它不仅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中,也广泛存在于心脏、大脑、肺和胃肠道系统中,是调节心血管功能的重要因子,并对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ET及其相关受体的产生及水平,在心脏缺血性病变如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心肌无复流、室性心率失常等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陈娟何东胡佳韦星
关键词:内皮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无复流室性心律失常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预处理对犬体外循环后肾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观察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预处理对犬体外循环(CPB)后肾功能影响。方法选择18只雄性比格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CPB组、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组(ETA组)。ETA组中,CPB前1h持续泵入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西他生坦0.7mg/kg,30min输注完毕。采集各组体温、平均动脉压及动脉血气,检测血肌酐、尿氮浓度,评估肾小管坏死评分,并测定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p-eNOS)蛋白表达浓度。结果 CPB后2h,CPB组和ETA组血肌酐和尿氮明显高于术前(P<0.05),ETA组明显低于CPB组(P<0.05);ETA组肾小管坏死评分明显低于CPB组(P<0.05);ETA组p-Akt,p-eNOS表达明显高于CPB组(P<0.05)。结论 CPB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预处理可减轻CPB后急性肾损伤。
白毅平冯建国刘力龙翔张亚兵刘斌
关键词:体外循环肾功能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
高压氧对脑缺血模型兔脑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素-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及内皮素A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 HBO)对脑缺血兔模型脑前后循环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及内皮素A受体(endothelin A receptor,ETA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新西兰家兔4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手术组30只和假手术组10只,其中手术组30只按治疗方法再分为高压氧脑缺血组15只和脑缺血组15只。手术组通过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脑缺血模型,高压氧脑缺血组暴露于0.22 MPa(2.2 ATA)高压氧下60 min,1次/d,连续3 d;假手术组仅分离颈部血管后缝合颈部切口,假手术组和脑缺血组家兔不予高压氧暴露,饲养3 d。所有家兔3 d后处死,使用ET-1抗体、eNOS抗体、ETAR抗体行免疫组化切片染色,观察脑前后循环血管ET-1、eNOS、ETAR在3组家兔中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表达情况。结果脑前后循环血管ET-1、eNOS、ETAR在3组家兔中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均有表达。与假手术组、脑缺血组相比,高压氧脑缺血组ET-1、ETAR受体在颈内动脉表达(51.6±2.1、53.4±1.5)较基底动脉(20.3±2.6、24.3±1.7)明显增多,eNOS在基底动脉(52.1±2.3)表达较颈内动脉(22.3±1.2)明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暴露可以使脑缺血家兔颈内动脉缩血管因子ET-1、ETAR表达增强,基底动脉舒血管因子eNOS表达增强,引起前循环收缩、后循环扩张。
杨玉蔡宏斌范祯祯王浩玥李自超马宗艳翟晓斌葛朝明
关键词:高压氧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内皮素A受体拮抗剂BQ-123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AH组和BQ-123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SAH模型,BQ-123组经侧脑室注射BQ-123溶液给药剂量为18μg;穿梭箱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HE染色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SAH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下降(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SAH组相比,BQ-123组学习记忆能力得改明显改善(P<0.05),海马区神经细胞丢失数量明显较少(P<0.05),Beclin-1和LC3-Ⅱ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BQ-123干预可减轻SAH损伤造成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其机制与可能与调控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有关。
刘俊杰王婧瑶梁文吉王一超张婧曦孙竹梅赵旭赵雅宁李建民
关键词:BQ-123蛛网膜下腔出血学习记忆自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