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70篇“ 内治“的相关文章
中医内治外治法在膝骨关节炎合并积液中研究进展
2024年
作为临床常见慢性骨关节疾病,膝骨关节炎因致残率高、预后差,成为影响中老年患者身心健康的重要骨科疾病之一。本文认为中医在治疗膝骨关节炎合并积液领域中经验丰富,因此从中医角度出发,分别探究中医内治法和中医外治法的应用疗效。旨在推动中医特色疗法在膝骨关节炎合并积液领域中的应用,满足患者群体个性化的治疗需求。
王晗周中
关键词:中医内治法中医外治法膝骨关节炎
熏洗止痒方外用联合内治治疗老年急性肛门瘙痒症1例
2024年
肛门瘙痒症是肛肠科门诊上常见的皮肤病,肛门周围皮肤无原发性皮肤损害而仅有瘙痒症状的一种皮肤病,但往往发病时间较长,往往继发各种皮肤变化,如抓痕、渗出、糜烂、血痂、皮肤肥厚以及苔藓样改变,并可蔓延至会阴、阴囊或阴唇,但急性肛门瘙痒症症状较重,如果老年人伴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往往病情发展较快,范围较大,恢复时间长。该文分析熏洗止痒方外用治疗急性肛门瘙痒症1例的临床资料。通过给予熏洗止痒方外用联合内治控制血糖,1周后治愈出院,随访半年,临床症状消失,恢复良好,未见复发。该病例提示,肛门瘙痒症虽然是常见病多发病,但有一些基础疾病人群,容易失治误治,延误病情,该病例在运用熏洗止痒方联合内治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的指导临床,避免严重并发症,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减轻患者精神和经济负担。
张杰刘月红黄兴锐
关键词:肛门瘙痒症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外痈阳证内治方剂的配伍特点研究
程新雅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芩内治湿疹的作用机制
2024年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黄芩治疗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TCMSP数据库检索黄芩的活性成分及相应靶点,在Gene 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及TTD数据库中检索并筛选出湿疹对应靶点,利用Jvenn生成黄芩和湿疹的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黄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再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将筛选出的化合物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结合能力的验证。结果:通过筛选,得到黄芩的主要活性成分36种,潜在靶点507个,通过3个疾病数据库检索获得湿疹的相关靶点687个,共生成33个交集靶点。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黄芩治疗湿疹主要涉及突触传递的负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负调节、精氨酸分解代谢过程、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T细胞凋亡过程等生物进程;可能涉及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的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蛋白聚酶、钙信号通路等信号通路。通过分子对接技术得到验证,黄芩中活性成分黄芩素、莫索黄酮、β-谷甾醇均具有与VEGFA、MMP9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证实黄芩治疗湿疹具有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
邓冰冰刘彬
关键词:湿疹黄芩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失眠中医内治、外治法临床进展被引量:8
2023年
失眠属中医“不寐”范畴,其基本病机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治疗主要以调和阴阳平衡为主。近年来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失眠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长期的临床实践也证实中医药在治疗失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笔者查阅大量文献,收集整理各家经验,对中医药治疗失眠的临床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该文首先从古代医家对不寐病的认识入手,阐明古时历代医家对不寐病的认识与理解,然后介绍现代医家对失眠病的认识,阐述历代医家的不同认识和各自发展的不同理论,然后从内治、外治两大方面介绍当代中医对失眠病的临床治疗进展,探究了各种疗法在治疗中的疗效优势,旨在阐明近年来中医针对失眠治疗的临床进展,为失眠的临床研究提供新思路,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参考方法。
鞠文雪姚娓
关键词:失眠中医临床
斑秃的中医内治辨证分型研究进展
2023年
斑秃(alopecia areata,AA)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以毛囊自身免疫反应为特征的非瘢痕性脱发,与遗传、神经和精神因素、氧化应激及病毒感染等多种因素相关[1]。研究显示国外AA终生患病率约为2%[2],患病后往往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继而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
吕书影曲保全林文君杨顶权
关键词:自身免疫反应终生患病率斑秃中医内治辨证分型研究
基于《中华医典》的泄泻中药内治组方规律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华医典》中治疗泄泻的用药规律,为挖掘中医药治疗泄泻临床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收集《中华医典》中历代治疗泄泻的内服方剂,构建治疗泄泻的古代文献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用药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治疗泄泻的方剂427首,涉及中药358味。频次≥43次的中药有13味,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位药物为:甘草、黄连、干姜、当归、人参,补虚药使用最多,药性主要为温性药,其次为寒性药、平性药,药味主要为苦味,其次为甘味、辛味,主要归脾、胃二经。最常用的药对为干姜-甘草。核心药物组合以黄连、黄柏、阿胶为主的类似处方最多。结论:古代医家治疗泄泻的药味选择上以“寒温并用”为特点,治法以“清补兼施”为主。
叶青艳王见义瞿惠燕杨涛屠燕捷郭永洁周华凌琪华
关键词: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关联规则
内治外灸法治疗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观察内治外灸法治疗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阳虚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中医内治外灸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平均腹水消退时间以及治疗前后的腹围、体质量、24 h尿量、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变化,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腹水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75.0%)(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腹水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腹围、体质量较治疗前下降(P<0.05),24 h尿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均下降(P<0.05),胆碱酯酶、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均上升(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腹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内治外灸法治疗阳虚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可加速患者腹水消退,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病痛,可有效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曹雪艳李强何瑾瑜薛敬东李粉萍
关键词:灸法臌胀
基于国家专利的中医内治美容养颜用药规律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究中医内治美容养颜组方规律,为相关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公布公告平台2001年12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录的中医内治美容养颜专利数据。采用Excel2016统计药物功效,结合R语言对组方药物信息进行用药频次、关联规则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经筛选,共纳入中医内治美容养颜专利906项涉及药物327味,主题包括调理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等,涉及现代药效学调节免疫、淡斑祛斑、抗衰老等方面。药物功效分类多为补益类,使用频次最高的药物是枸杞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显示,以当归为中心进行配伍组合;高频药物有枸杞子、当归、茯苓、甘草、大枣、人参、黄芪等,与“四君子汤”“当归补血汤”化裁方类似。结论中医内治美容养颜从调节免疫、补益气血等角度组方,多用补益类药物,随证配伍活血化瘀类、清热类药物等,以气血双补为基本思路。
李瑶李文林杨丽丽
关键词:美容养颜中医中药数据挖掘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中药内治白癜风的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方法,对白癜风内治方药的组方用药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意在继承和发展中药内服治疗白癜风的用药经验,以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通过多种方式搜集有关中医药内服治疗白癜风的文献,从中国知网(...
孙畅
关键词:白癜风中医药治疗用药规律临床处方

相关作者

胡献国
作品数:1,077被引量:909H指数:15
供职机构:远安县中医院
研究主题:蜜膏 膏方 中成药 中成药治疗 生物油
于秀辰
作品数:109被引量:8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 糖尿病肾病 感染性
张朝晖
作品数:280被引量:909H指数:18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足 疮疡 中医外科 疮面 生肌象皮膏
王明明
作品数:134被引量:745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
研究主题:小儿 治疗小儿 中药 幼龄 儿童
唐汉钧
作品数:267被引量:1,600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中医药疗法 乳腺癌 复黄生肌愈创油膏 名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