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04篇“ 共生真菌“的相关文章
一种牛樟共生真菌YAFEF009及其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牛樟共生真菌YAFEF009及其分离方法,牛樟共生真菌YAFEF009的ITS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郑元王毅杨宇明
齿瓣石斛不同月龄幼苗根内共生真菌多样性动态变化分析
2024年
【背景】兰科植物整个生命周期都与真菌形成密切的共生关系,种子萌发、幼苗形成等关键发育阶段都需要共生真菌为其提供营养。【目的】探究齿瓣石斛(Dendrobium devonianum)不同月龄幼苗共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变化规律。【方法】基于种子-真菌野外直播技术获得齿瓣石斛不同月龄幼苗并采集根样品,采用扩增子测序技术研究共生真菌群落组成、相对丰度及多样性。【结果】齿瓣石斛2-6月龄幼苗中共有944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ASV),隶属5门24纲71目144科218属。2-4月龄幼苗的优势真菌为无孢蜡壳属(Serendipita)、篮状菌属(Talaromyces)和弯孢属(Curvularia),6月龄幼苗的优势真菌为篮状菌属和蜡壳耳属(Sebacina)。优势共生真菌类群在幼苗期发生了2次转变,即2月龄前由胶膜菌属(Tulasnella)转变成无孢蜡壳属;6月龄期由无孢蜡壳属转变成蜡壳耳属。【结论】齿瓣石斛幼苗发育过程中对于共生真菌的选择是一个动态过程,可能是主动选择环境中的最适真菌,亦或是被动选择了环境中相对丰度较高的真菌。这一结果为了解齿瓣石斛不同发育阶段共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动态变化提供了新的证据,并为分离获得促进幼苗生长、提高幼苗成活率的关键真菌类群提供了科学依据。
梁玉琼王梦雪高世南张文杰席会鹏邵士成
关键词:共生真菌成苗率
共生真菌ET39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天然产物农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共生真菌<I>Efibula </I>sp.ET39的次生代谢产物作为植物免疫诱抗剂的应用。本发明的真菌ET39于2023年6月1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
叶永浩何波严威胡延浩张天一
兰科植物共生真菌研究进展
2024年
兰科植物种子体积微小且无胚乳,数量巨大,通常一颗蒴果内有上万粒种子。自然状态下兰科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只有依赖共生真菌菌丝侵入才能获得,因此高度依赖于共生真菌。兰科共生真菌促进兰花原球茎、幼苗生长发育、帮助根系吸收水分和营养物质。从国内外兰科植物共生真菌的分离鉴定、种类、多样性和专一性、共生萌发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综述,进一步为研究兰科植物种子萌发、野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选育新品种、兰花种植产业化以及次生代谢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杨文宏黄杏娥王玲郭承刚汤王外和寿星
关键词:兰科植物共生真菌种子萌发
一种促进毛慈菇萌发的共生真菌及其应用和栽培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促进毛慈菇萌发的共生真菌及其应用和栽培方法,所述共生真菌为白小鬼伞ZL1,其分类命名为Coprinellus disseminatus(Per.:Fr.)Kuhner ZL1,保藏号为CCTCC NO:M ...
李占领 李铭杰 李铭基 李明可 陈新
六盘山区幼龄蒙古栎根系共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
2024年
为阐明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动态变化,该文从不同年龄的幼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根系分离可培养共生真菌,并通过菌落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其物种进行鉴定,结果表明:(1)从幼龄蒙古栎根系中分离获得249株真菌,经鉴定隶属于2门5纲7目8科15属18种,其中2种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s),16种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种水平上,以灰粉无柄盘孢菌(Pezicula pruinosa)分离频率最高,占分离菌株总数的81.93%;托雷斯氏丛赤壳菌(Dactylonectria torresensis)、强壮土赤壳菌(Ilyonectria robusta)、北美黑盘菌(Atrocalyx nordicus)次之,分别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02%、2.01%和2.01%。(2)共生真菌种类和数量在不同树龄的蒙古栎中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4~5年生植株分离频率最高(44.98%),依次为3年生植株(29.32%)、2年生植株(19.68%)和1年生植株(6.02%)。综上认为,宁夏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种类丰富,随树龄增长其种类和数量增加;灰粉无柄盘孢菌是六盘山幼龄蒙古栎根系可培养共生真菌的绝对优势物种。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挖掘植物共生微生物资源,探索蒙古栎与共生微生物互作在本地逆境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参考。
邓晓娟李敏奇刘建利刘建利任玉锋周立彪
关键词:蒙古栎共生真菌
球毛壳菌发酵滤液对松树蜂共生真菌的抑菌活性
2024年
探究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内生真菌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发酵滤液对重大入侵害虫松树蜂(Sirex noctilio)共生真菌网隙裂粉韧革菌(Amylostereum areolatum)的抑制作用,筛选抑菌能力较强的差异代谢产物,有效防治松树蜂。首先对球毛壳菌发酵滤液抑菌活性进行测定,然后从代谢组学角度对球毛壳菌中潜在的抑菌物质进行筛选。结果表明,球毛壳菌发酵滤液可以完全抑制松树蜂共生真菌A.areolatum的菌丝生长,且抑菌活性稳定,不受储存时间、紫外线和温度的影响。共筛选出球毛壳菌发酵滤液差异代谢产物213种,其中潜在的抑菌物质15种,包括异阿魏酸、香草酸、大麻二酚、甘氨酸、大黄素、丹皮酚、4-胍基丁酸、隐绿原酸、苯并呋喃、4-羟基苯甲酸、绿原酸、琥珀酸、4-甲氧基肉桂酸、龙葵素和二甲喹唑啉C。差异代谢产物的KEGG富集分析中ABC转运蛋白、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酪氨酸代谢、苯丙氨酸代谢、氨基苯甲酸盐降解丁酸代谢和C_(5)支链二元酸代谢显著富集。研究表明,球毛壳菌发酵滤液能够抑制松树蜂共生真菌网隙裂粉韧革菌的菌丝生长,且抑菌活性稳定,并筛选得到球毛壳菌发酵滤液的潜在抑菌物质。
王萱崔树鹏王改进杨宗基尚素琴骆有庆范龙飞王立祥
关键词:球毛壳菌共生真菌代谢组学
有机物料对玉米根系和共生真菌及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韩硕
金钗石斛种子直播幼苗不同月龄共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变化
2024年
本研究采用ITS扩增子测序技术对金钗石斛(Dendrobiumnobile)种子直播幼苗根系真菌群落组成进行比较分析,通过QIIME2和DADA2方法探究真菌处理组和空白对照组的菌群组成和丰度差异以及不同月龄(4月龄、5月龄和6月龄)的真菌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从各金钗石斛幼苗根样本中共获得1029977条有效序列,聚类为876个扩增子序列变体(amplicon sequence variants,ASVs)。真菌处理组的ASVs数量多于对照组,但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显著差异。不同龄期幼苗根系的ASVs数量和菌群的丰富度及多样性逐渐增加,且6月龄的Chao1指数显著高于其他龄期。主坐标分析表明真菌处理组和对照组幼苗根系的真菌群落组成不同,但无统计学差异;而不同龄期幼苗根系之间的真菌群落的构成差异显著。真菌ASVs的鉴定结果表明,真菌处理组和对照组的优势真菌属是蜡壳耳目(Sebacinales)的无孢蜡壳属(Serendipita)和蜡壳耳属(Sebacina),胶膜菌科(Tulasnellaceae)的胶膜菌属(Tulasnella)为对照组特有;不同龄期幼苗的优势菌属的相对丰度随发育阶段的增长而下降,而非兰科菌根真菌的比例逐渐增加。本研究揭示了金钗石斛野外直播幼苗根系真菌的群落变化特征,对金钗石斛种群野外回归和生态恢复具有理论意义。
高世南张文杰王梦雪梁玉琼邵士成
关键词:金钗石斛幼苗
牛樟芝共生真菌AcEF007及其分离方法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牛樟芝共生真菌AcEF007及其分离方法,所述的牛樟芝共生真菌AcEF007的ITS基因序列包括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具体的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
王毅郑元杨宇明

相关作者

唐明
作品数:175被引量:1,429H指数:2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丛枝菌根真菌 丛枝菌根 AM真菌 外生菌根真菌 VA菌根真菌
高江云
作品数:69被引量:334H指数:10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
研究主题:种子萌发 菌株 胶膜 共生萌发 幼苗
陈辉
作品数:64被引量:421H指数:14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研究主题:华山松大小蠹 华山松 小蠹虫 共生真菌 GC/MS
邹坤
作品数:412被引量:1,170H指数:18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
研究主题:化学成分 开口箭 化学成分研究 内生真菌 排风藤
陈辉
作品数:47被引量:204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真菌孢子 共生真菌 华山松大小蠹 孢子 丛枝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