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00篇“ 公共组织“的相关文章
公众如何感知公共组织绩效?——基于两项大样本复制实验的证据
2024年
公共组织的绩效是公共管理研究长期关注的主题。本文复制了Hvidman的实验,在中国情境下分别进行了两项调查实验。实验一以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风险基金作为实验情境,探讨了组织属性(公共/私立)如何影响公众对组织整体绩效的评估以及公共组织信念的调节效应,获得有效样本2103份;实验二以居家护理服务为实验情境,探讨了与私人组织相比,公众如何在多个绩效维度(效果、繁文缛节、成本控制、用户导向、用工公平、服务平等)上评价公共组织,获取有效样本2131份。结果发现:组织的公私属性、个人的公共组织信念均不会影响公众的感知绩效;公私两类组织在多维绩效上也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复制实验,本文发现在中西方不同的情境下,实验结果有较强的情境依赖性,理论的边界需要进行探讨。
方学梅高煜辰樊妍妮
关键词: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整合与继任者配置——基于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合并的实证研究
2024年
公共组织整合的动机、过程和结果受到学界的广泛探讨,但较少研究关注这一过程中继任者配置问题。公共组织整合的决策者对新组织继任者的配置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的集体整合事件,揭示了公共组织整合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国地税机构合并的继任者配置可以被理解为决策者两个同步决策环节:首先,为满足组织整合目标,候选人的任职经验、个人精力和组织资源会影响决策者的初步选择;然后在中央对组织整合提出的“稳字当头、统筹平衡”的政治要求下,决策者会根据候选人的政治联系和中央关注对第一阶段的结果进行调整。本研究以中国地级市国税地税机构合并事件为切入点,有助于理解公共组织整合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具体过程和人事决策的具体机制,也有助于揭示中国科层制背景下继任者配置的一般特征。
朱旭峰蒋思杨
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4年
伴随着全球化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各种组织来说越来越重要。但是,虽然非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已受到人们的普遍研究与重视,但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还是一个比较没有完全探讨清楚的方面。政府机构,公立学校,医院等公共组织担负着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重要任务。所以,它的人力资源管理既影响着组织本身的效益,也与全社会的幸福息息相关。文章旨在通过对公共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提升公共组织服务质量与效益有所帮助。
张宗保
关键词:公共组织人力资源
科层组织如何实现应急状态下的组织韧性?——基层公共组织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案例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应急准备和组织冗余受到计划外变化和成本因素的制约,组织韧性因此成为应对急时(1)不确定性的重要方式。本文以A省C市和D市应对局部散发疫情过程为案例,发现组织结构功能切换和嵌入式组织动员有助于基层公共组织实现急时组织韧性。镇街及以上层面形成了从常规科层组织到急时任务型组织、虚实结合的弹性组织体系,以便平衡常规任务维持和急时任务强化的双重目标;镇街及以下层面运用平时的党建和社区建设路径,动员体制内外成员,提高了平时和急时组织韧性。通过着眼于基层公共组织整体韧性,本研究有助于将应急韧性研究拓展到应急管理体系本身,形成公共组织与社会主体联动的韧性网络完整图景,形成急时韧性根植于平时韧性的纵深视角。从实践上,研究有助于强调应急预案准备以外的应急韧性训练和准备,实现一种平急结合的弹性化危机应对格局。
程建新程建新杨雨萱
关键词:应急准备组织冗余
公共组织视角下的城市治理众包研究 ——以广东省S区为例
数字技术为诸多治理难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普及,公众收集并共享数据信息成为可能,政民之间的沟通协作得以促成。通过紧密连接的在线协商,公众的智慧与力量被用于解决城市问题,从而形成了广泛的民主参与。...
姚孟佳
关键词:公共组织
基于扎根理论的公共组织廉洁风险防控研究
近年来,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及各种组织内部频发的廉洁风险事件,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信任危机,也给党和政府敲响了推进廉洁风险防控建设的警钟,要高度重视组织内部的廉洁文化建设,保障公共组织的廉洁性以促进...
周建
关键词:公共组织廉洁风险廉洁教育监督管理扎根理论
第三次分配制度化的实现:注意力分配与正向激励——基于某公共组织支教事业的行动视角
2023年
第三次分配制度化是形式上制度的建立,但更强调过程和目标上制度要求的实现,即第三次分配相关活动的持续和重复。基于中观的公共组织行动者视角,研究发现,在一定的公共空间内个体参与第三次分配的热情和效果得以持续。以H大学的支教事业为例,此校由外而内将支教注意力纵向分配,并通过正向激励,动态实现了个体持续以志愿服务参与第三次分配的制度化要求。第三次分配制度化实现的行动方法论是:一方面,公共组织的注意力分配是第三次分配制度化实现的行动起点,组织向外确保注意力分配的科学性,向内则将注意力层层分配;另一方面,公共组织的正向激励是第三次分配制度化实现的行动保障,通过采取物质和精神的综合激励方式,针对第三次分配的参与类型,在参与准入或过程维度对参与者施以差别标准,同时吸纳多元反馈,动员和维系社会力量的慈善参与行为。
王晓燕田太伟
关键词:制度化公共组织
高校“公共组织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
2023年
公共组织学”是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课程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具有重要育人功能,对于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精神的公共组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公共组织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秉持专业知识与思政精神有机融合的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课程内在的育人资源,采用多元组合式教学方法,使用贴近大学生话语体系的教学语言,不断完善课程思政教学流程,并注重对课程思政进行教学总结与反思。
丁建文
关键词:教学设计
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如何影响公职人员沉默行为——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员工信任的链式中介效应
2023年
公职人员沉默行为是公共组织管理中难以避免的一个难题。由于个体会根据组织环境调整自己的行为,因此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可能会对公职人员沉默行为产生影响。基于427份调查问卷的数据,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方法,检验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对公职人员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对公职人员沉默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员工信任在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与公职人员沉默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和员工信任在公共组织包容性氛围对公职人员沉默行为的影响中具有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丰富了组织包容性氛围的研究,也推进了组织包容性氛围对员工沉默行为影响机制的研究,对公共组织如何改变公职人员沉默行为具有管理启示作用。
孟华孟华
关键词:员工信任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探索——基于OBE和CDIO理念的SPOC混合教学路径
2023年
新文科的最大特点是文理交叉,它鼓励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技术和AI智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因此,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需要探究“课程+思政+实践”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本研究以“公共组织财务管理”课程为例,在理论层面构建了该教学模式的体系框架,并基于OBE和CDIO理念,探索师生互动的SPOC混合教学路径,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该教学模式可以显著提升课程讲授效果,思政建设、实践能力的提升效果也非常明显。
杨若愚

相关作者

胡岚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组织 河北省对外贸易 京津冀一体化 高层钢结构 工业厂房
陈虎
作品数:12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研究主题:公共组织 公共 公共服务 行政思想 信息社会
杨博文
作品数:5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研究主题:公共组织 公共 社会公共组织 社会转型期 社会分化
钱再见
作品数:147被引量:1,545H指数:17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协商民主 统一战线 公共权力 公开化 公共权力运行
方振邦
作品数:72被引量:627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平衡计分卡 绩效管理 高级公务员 地方政府 政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