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80篇“ 公共交往“的相关文章
- 公共交往“频道”的校准:媒介化时代我国公共政治交往话语风格的偏误与匡正
- 2025年
- 在当今的媒介化时代,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对国家、社会不断的赋权与公共政治的崛起,公共交往在越来越便捷、普遍、常态化、多元的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公共交往过程中组织机构与公民话语风格的偏误问题。鉴于此,文章立足于政治媒介化的时代背景,在公共政治视域下,借用话语理论,以我国公共政治交往话语实践的经验与教训为分析样本,以无责漫谈与话语独白为考察中心,探讨匡正当下公共政治交往话语风格偏误的方法与进路。研究认为,组织机构与公民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话语转换,向彼此靠近,消减组织机构话语的话语独白与公民话语的无责漫谈,加速两者之间的话语循环与流通。具体举措包括:话语实践效果的想象与预测、话语的技术化处理、“中间人”的话语斡旋、话语的场域转化、话语的流通与循环、话语的破圈传播、话语的理性规制、话语中社会意见的冶炼、话语实践智慧的提炼等。
- 董浩骆正林
- 关键词:话语理论
-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高校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更新——以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为例
- 2024年
- 针对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的公共交往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影响评估,提出更新改进建议,并为其他高校教学楼更新工作提供经验和方法参考。本文以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楼更新改造为例,综合分析了师生对教学楼公共空间的行为—心理需求,并基于教学楼室内外闲置空间,积极拓展各种活动类型,创新性构建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的形式与内容。对浙江理工大学二号教学楼公共空间和学生.行为分析,总结出师生行为与需求,形成了二号楼公共空间设计的优化策略该套研究方案可为其他相关公共空间更新提供参考。
- 蔡秀蕴
- 关键词:高校教学楼公共交往空间
- 历史文化街区公共交往空间的活力复兴策略研究--以济宁市竹竿巷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以公共交往空间作为历史街区改造的切入点,以街区内三种主体活动人群的根本需求与交往行为模式为研究基础,分析主要活动人群的交往行为,进一步明晰街区中现有需求,从文化维度、空间维度、功能维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设计论证,从而解决历史街区场地失活、本地特色文化载体缺失等问题,最大程度发挥街区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激发历史文化街区中的活力,为市民创造适合新时代需求的公共交往空间。
- 张博陈淑悦
-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公共交往空间活力复兴
- 五四时期李大钊的公共交往
- 2024年
- 五四时期,李大钊以学校、社团、报刊媒体等公共空间为平台,开展公共交往活动。他积极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通过自身言行,拓展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空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发展。凭借公共交往活动,李大钊引导大批有志青年人走上革命道路,为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主义事业做出卓越贡献。
- 张静陈珺
- 关键词:公共交往公共空间马克思主义
- 湘南古村落李家大院公共交往空间考察与研究
- 2024年
- 本文以湘南农村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演变为时 代背景,以古村落李家大院交往空间为研究对象,长 期考察分析交往人群和交往空间的现状及发生演变 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李家大院的特性, 试探性给出交往空间重构策略,以改善当地村民的 生活状况和优化村落生活环境。
- 黄乐乐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法治题材电影中的“公共交往”
- 2024年
-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的法治题材电影,诞生于中国社会法治建设承上启下、剧烈变革的历史时期,展现了古老中国乡土宗族礼法与现代法律观念和城市文明的冲突。法治题材电影中的角色关系主要围绕法律维度的公共交往而展开,因此法治题材电影是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公共观念的重要文本。所谓公共交往,即发生于公共空间的行动主体的交往活动。法治题材电影中警察与罪犯、原告与被告是典型的公共交往双方。长期以来,中国的法治电影所呈现的警民之间的公共关系本身都是“伪公共交往”,是私人生活圈子的放大和幻化。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的法治电影中,平复冲突、维持秩序的手段是“仁、义、礼”的感化和教化,而不是诉讼和折狱。在新世纪以来的法治题材主旋律电影中,“执法角色”面对的依然是情法分立的难题,但这类角色往往以更为积极和乐观的态度来解决难题,体现出中国执法队伍和法治社会的美好发展前景。
- 徐海龙
- 关键词:法治公共交往
- 近现代江西知识人公共交往、传播媒介实践与思想认同的个案——胡先骕、王易交游考述
- 2024年
- 胡先骕与王易是江西近现代著名的知识分子。两人因乡缘、学缘等多维的社会关系而交游密切。两人在1930年代共同参与著名思想文化刊物《学衡》的编撰工作,抗战情境下把《学衡》精神扩大传播到江西,创办《文史季刊》。胡先骕与王易在诗词创作理念、文学观念、教育观念、文化保守主义思想等方面高度契合。胡先骕与王易的交游,是近现代江西知识人公共交往、传播媒介实践与思想认同的一个典型个案。
- 张国功
- 关键词:学衡派文化保守主义
- 韧性乡村视野下福州市珠湖村公共交往空间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该文以福州市长乐区珠湖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乡村公共交往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韧性乡村理念,考察和研究珠湖村公共交往空间的生成建构机制,总结乡村社区公共交往空间原有的自适应建构特征,针对珠湖村多种公共交往空间形态提出完善与重构策略。探索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范式,加强乡村空间环境的韧性,使规划设计走近乡村实际,反映村民的真实需求。
- 陈力吴玉关瑞明
- 关键词:公共交往空间
- 基于老漂族社会融合的西安南二环社区公共交往空间研究
-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在我国流动群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出于传统家庭观念中的责任意识,前往子女城市帮忙照看孙辈的老漂族,面临着社会融合困难的重要问题。从城市规划角度关于老漂族社会融合的研究较为缺乏...
- 郭子微
- 关键词:公共交往空间社会融合
- 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现状调查与改善研究——以绍兴市张家葑村为例
- 2023年
- 为了提升乡村公共空间品质,促进村民公共交往活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绍兴市张家葑村为例,研究乡村公共空间和人群交往的关键性问题。分析认为乡村公共空间可归纳为开放型、半开放型、半私密型及私密型四大类,存在乡村特色风貌缺失、传统文化传承断裂、休闲交往功能匮乏等问题。建议充分利用乡村风貌资源,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设置多元一体化功能区块、搭建多种盈利模式,重建乡村公共空间的架构,实现乡村公共空间全方位的建设与更新。
- 沈俊宇楼佳鑫陈嫣然张宏扬黄丽斐
- 关键词:乡村公共交往空间
相关作者
- 王世福

- 作品数:244被引量:1,572H指数:21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城市设计 城市更新 城市规划 粤港澳
- 邓昭华

- 作品数:71被引量:25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城市 城市设计 粤港澳 城市形态 大数据
- 郭杨

- 作品数:2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公共空间 交往空间 公共交往 归属感 公共交往空间
- 汪怀君

- 作品数:43被引量:13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交往 交往行为 情理 交往伦理 和谐交往
- 王敬

-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蛋白质 丹参 分离克隆 基因 资源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