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8篇“ 全身亚低温“的相关文章
- 全身亚低温治疗高原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研究大理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索亚低温治疗对HIE患儿的远期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住院的126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前与治疗后(生后4 d)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结果以及治疗后(生后5~7 d)头颅核磁共振(MRI)检查结果,并通过《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随访评估发育商。结果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在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低血糖、败血症及硬肿症的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仅心动过缓的发生具有显著性差异(OR=3.73,95%CI:1.32~10.57,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头颅核磁严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97,P=0.013);两组患儿治疗前aEEG监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EEG监测结果异常程度具有显著性差异(Z=3.869,P<0.01)。随访结果中,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有1例患儿死亡。21例患儿发育商<80(智力发育落后),其中研究组8例(10.00%),对照组13例(28.26%)。两组轻度HIE患儿发育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中度、重度HIE患儿发育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大理高原地区对中、重度HIE患儿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吴娟娟赵淑华杨淑娟朱高沣李丽王清华张海鸥李萌芽
- 关键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心动过缓
- 全身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对比全身与局部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在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诊治的85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及其家属的治疗意愿分为全身治疗组(40例)和局部治疗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全身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全身亚低温治疗,局部治疗组接受脑部亚低温治疗。对比2组患者免疫功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第1天、第3天2组患者CD3^(+)、CD4^(+)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第7天,全身治疗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局部治疗组(P<0.05),NSE水平低于局部治疗组(P<0.05)。进一步重复测量分析提示,不同时间点与组别交互作用显著,说明不同组别CD3^(+)、CD4^(+)及NSE水平变化趋势不同。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及颅脑损伤程度,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 赖建海
- 关键词:全身亚低温局部亚低温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 无缝隙急救护理联合全身亚低温干预用于新生儿窒息护理的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无缝急救护理联合全身亚低温干预对新生儿窒息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9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全身亚低温干预,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儿血气指标、神经行为能力、实验室指标以及后遗症情况。结果干预48 h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碱剩余(BE)水平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且干预后观察组患儿PaO_(2)、PaCO_(2)、碱剩余(BE)水平改善更显著(P<0.05)。亚低温稳定后10 d观察组患儿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AB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儿硝基酪氨酸(NT)、乳酸脱氢酶(LDH)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均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儿NT、LDH、CK-M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3个月内随访中,观察组患儿后遗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窒息患儿采用无缝隙急救护理联合全身亚低温干预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对患儿神经行为能力改善较为显著,同时对患儿氧化应激水平以及心肌损伤具有改善作用,且干预后3个月内患儿后遗症发生较少,具有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 王玉玲胡小英刘晓娟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神经行为能力
- 干预性护理措施对有创通气下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 探讨对有创通气下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实施干预性护理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20年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重度HIE患儿11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2组均在有创通气下行全身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干预性护理措施。观察和比较2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期间尿潴留、压疮、硬肿症、呼吸道感染、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79%,对照组上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93%,观察组上述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15.83±2.96)d和(22.92±2.87)d,住院费用分别为(16 295.31±175.67)元和(28 975.33±195.83)元,观察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 干预性护理措施能有效提高有创通气下行全身亚低温治疗重度HIE患儿的临床效果,减少治疗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和节省住院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何春陈礼娟黄凤枚侯彰华
-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有创通气全身亚低温治疗
- 全身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酯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神经功能和后遗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讨论研究全身亚低温联合神经节苷脂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儿神经功能及后遗症的影响。方法简单随机选择2019年1月—2022年1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HIE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全身亚低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rahexosyl ganglioside,GM1)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评分及治疗后后遗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NBNA各项评分(9.2±1.1)分、(6.4±0.9)分、(6.3±0.6)分、(5.2±0.7)分、(5.2±0.4)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3±1.2)分、(5.1±0.4)分、(4.9±0.4)分、(4.0±0.7)分、(4.4±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81、8.348、12.278、7.666、7.901,P<0.05)。并发症发生人数7例(17.5%)显著少于对照组16例(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5,P<0.05)。结论对HIE患儿联合全身亚低温及GM1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儿神经功能,促进神经组织修复与再生,更有助于提高其发育商并降低智力低下、脑瘫等后遗症发生风险,对促进患儿恢复及预后可发挥较好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志强周建福潘素香郑碧娟蔡燕萍林志彬
- 关键词: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神经功能后遗症
-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究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效果。方法:选取泉州市儿童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9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48例。参照组开展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开展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振幅整合脑电图、神经行为、并发症、发育状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最低电压、最高电压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行为能力、原始反射、一般评价、被动肌张力等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低于参照组的2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个人-社交行为、语言行为、社会适应等发育指标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全身亚低温治疗可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发育情况,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余兰菊黄俊姿
- 关键词: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
- 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成效分析
- 2022年
- 观察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0.6-2022.6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对症治疗手段,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全身亚低温手段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状况、发育状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神经行为、振幅整合脑电图状况、发育状况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出现进一步并发症状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给予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常规对照治疗联合全身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儿的发育状况、神经行为以及振幅整合脑电图状况,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胡兴薛晓雨李美璇谢红燕杜凤
- 关键词: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育状况神经行为并发症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全身亚低温治疗程序化护理效果分析
- 2022年
- 对新生儿的缺氧缺血性脑病进行亚低温的治疗并进行分析,同时对程序化护理的价值进行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医治的患儿共40例,对于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方式,对于观察组,采取程序化护理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观察组,且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于对照组,且P<0.05;对照组家长护理的满意程度评估结果低于实验组,且P<0.05;结论:在采用亚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治疗时,开展程序化护理具有高临床价值,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安全性。
- 付芳余洪英汪金秀
- 关键词:程序化护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全身亚低温序贯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分析及对血清NSE的影响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分析全身亚低温序贯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3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确诊并治疗的72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组,对照组全身亚低温,研究组联合序贯使用高压氧。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行为神经测定(NBNA)量化评分水平及差异;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NSE水平及差异;两组的疗效指标:症状消失、恢复自主吮吸能力及使用呼吸机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下的NBNA量化评分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下的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恢复自主吮吸能力及使用呼吸机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给予HIE患儿序贯使用全身亚低温及高压氧进行治疗,可显著缩短HIE患儿的康复时间,提高疗效,降低NSE水平。
- 兰朝阳赖基栋郑直
- 关键词:亚低温序贯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全身亚低温联合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后认知障碍和能量衰竭的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全身亚低温联合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hCMNCs)移植改善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认知障碍和能量衰竭的机制。方法7日龄新生SD乳鼠330只。随机分为11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A组)、HIBD常温组(B组)、HIBD亚低温持续72 h组(C组)、HIBD亚低温24 h干细胞移植组(D组)、HIBD亚低温48 h干细胞移植组(E组)、HIBD亚低温72 h移植组(F组)、HIBD亚低温24 h后持续3 d移植干细胞(G组)、HIBD 24 h干细胞移植组(H组)、HIBD 48 h干细胞移植组(I组)、HIBD 72 h干细胞移植组(J组)、HIBD 24 h、48 h、72 h干细胞移植组(K组)。乳鼠生长的第10天、第21天和第35天对其进行称重;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乳鼠学习和记忆能力,超微电镜观察分析乳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及突触超微结构的变化,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乳鼠脑组织炎症因子和干细胞分化标记蛋白含量,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脐带CD24和CD29阳性表达率,荧光显微镜测量线粒体膜电位。结果A、B、C、D、E、F、G、H、I、J、K组乳鼠生长第10天、第21天和第35天体重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乳鼠体重有差异(F=13.285,P=0.000),各组乳鼠第21天与第35天体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各组乳鼠体重有差异(F=20.097,P=0.000),B组乳鼠体重较A组降低(P<0.05),C~K组乳鼠体重较B组升高(P<0.05),G、I组乳鼠体重较B、C、D、E、F、H、J、K组均升高(P<0.05),且G组与I组乳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组乳鼠体重变化趋势有差异(F=28.712,P=0.000)。C~F组3种反射(悬崖调转反射、阴性趋地性、步态反射)时间较A组延长(P<0.05),但较B组缩短(P<0.05);C组3种反射时间较A、D~J组延长(P<0.05);G~K组3种反射时间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F组3种反射时间较G~K组延长(P<0.05)。HE染色结果显示,与A组比较,
- 祝巍王立君沈文生王思思李颖李雨静王静竹高燕方聪赵寒阳孙秀红孙智勇
- 关键词:亚低温干细胞移植脑缺血损伤乳鼠
相关作者
- 沈霞

- 作品数:218被引量:75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脑出血 帕金森病 全脑缺血再灌注 脑缺血 代谢综合征
- 曾因明

- 作品数:848被引量:3,634H指数:25
- 供职机构: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鞘内注射 脊髓 再灌注损伤 沙土鼠 氯胺酮
- 孙茂军

- 作品数:44被引量:80H指数:4
- 供职机构:舟山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急性期 颈动脉狭窄 辛伐他汀 炎症因子 缺血性脑卒中
- 耿德勤

- 作品数:374被引量:1,57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全脑缺血再灌注 抑郁症 儿童期虐待 大学生 焦虑
- 王军

- 作品数:821被引量:3,876H指数:26
-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体外循环 乳头状瘤 儿童 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 同位素稀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