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88篇“ 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相关文章
- 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致全血细胞减少症一例
- 2025年
- 本文报道了一例重症结核感染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例,通过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过程及调整治疗方案后获得的显著疗效,并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临床医生对重症结核感染可能会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认识与重视,警惕结核耐药菌感染可能,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 夏戌慧高陆付佳丽任明强
- 关键词:利福平耐药分枝杆菌结核感染全血细胞减少
-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护理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IRP患者90例,使用电脑软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运用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运用前瞻性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满意度、感染控制率、生活质量、红细胞指标、免疫功能、依从性等。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感染控制率、生活质量、红细胞指标、CD3^(+)、CD4^(+)、CD4^(+)/CD8^(+)、依从性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瞻性护理对IRP患者进行干预是一种高效的护理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依从性,提高感染控制率,还能改善临床指标及生活质量。
- 李雪迪刘冬梅
- 关键词: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前瞻性护理干预效果
- 一种用于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配制工艺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药物及其配制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按照重量称取原料;2)阿胶、龟甲、紫河车、鹿茸片、茯苓、白芍、党参片、麸炒白术、焦山楂、炒麦芽、新疆紫草、酒大黄、当归、鹿角胶十四味饮片经微波...
- 许爱珍朱巍赵俊立石贵荣张宏贾瑞萍李欢仇桢徐广怡
- 一种用于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煅自然铜、绛矾、金银花、生地、党参、炒白术、淫羊藿、仙茅、仙鹤草、甘草、砂仁、三七、肉桂、陈皮、佛手、白芍、山茱萸、草果。本发明中,不...
- 焦学军
- 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中的检验分析
- 2024年
- 探讨骨髓细胞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症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32例进行研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比较检查结果。结果 造血性疾病组各项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造血性疾病患者间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骨髓增生分级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为临床检验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吴珊尤海霞
- 关键词:骨髓细胞学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症
-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1例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治疗策略,提高对IR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血液肿瘤中心2021年9月收治的1例的IR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为69岁男性,因全身乏力,食欲不振伴发热1周,伴嗜睡、下肢活动障碍、血尿2 d入院。因患者出现发热、脾大、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噬血细胞、血清铁蛋白水平增高,可溶性CD25水平增高,初步考虑噬血细胞综合征(HLH)。经过全面的相关检查及小剂量激素治疗有效,排除HLH,最终确诊IRP。后在本院治疗并随访7个月,患者症状明显好转,血常规检查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IR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IRP患者骨髓涂片可以出现噬血现象及病态造血,需要与HL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其他骨髓衰竭性疾病进行鉴别区分,并且IRP患者对皮质类固醇和免疫球蛋白反应良好,其可被用于诊断性治疗。
- 冉隆荣李莲赵明宇罗欣张伟彭余陈双杨再林
- 关键词:误诊噬血细胞综合征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 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被引量:1
- 2023年
- 11岁男性患儿,既往有免疫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继发性血友病、脑梗死病史。肾脏损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伴少量镜下血尿,肾活检病理提示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偶见血栓性微血管病(TMA)样病变,电镜下系膜区和内皮下大量微管状超微结构,直径8~12 nm,最终诊断为肾小球膜增生性病变(考虑与免疫复合物及TMA病变相关)。
- 胡子云梁丹丹曾彩虹
- 关键词: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活检
- 14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研究
- 2023年
- 目的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对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病因及疾病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0年10月143例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血液科就诊的初发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进行骨髓涂片、活检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3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血液系统疾病97例,占67.83%,其中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最为多见,占血液系统疾病总例数的78.35%。骨髓涂片联合骨髓活组织检查能够提高全血细胞减少患者的确诊率。血液系统疾病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血浆RBC、HB明显低于非血液系统疾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血液系统疾病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下者占70.10%,Ⅳ级以上者占29.90%;非血液系统疾病中,骨髓增生Ⅲ级以下者占52.17%,Ⅳ级以上者占4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71,P=0.037)。结论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金芳秦燕
- 关键词:骨髓检查细胞形态学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分析
- 1例儿童输注万古霉素致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迟发型药物热的病例分析
- 2023年
- 目的 准确识别万古霉素较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全血细胞减少症,以促进该药的安全使用。方法 通过1例化脓性髋关节炎患儿静脉输注万古霉素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迟发型药物热的病例报告,采用Naranjo评分结合文献资料,评估该ADR与治疗药物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提出儿童患者合理使用万古霉素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该患儿发生的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迟发型药物热与万古霉素的关联性为“很可能”。临床上全血细胞减少症合并迟发型药物热与感染加重导致的发热、血细胞减少较难区分,医护人员应提高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等万古霉素较罕见ADR的警觉性,药师应协助医护人员及时甄别ADR。儿童输注万古霉素初始剂量宜从60 mg/(kg·d)开始,且应在首次用药后48 h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及时调整剂量,使万古霉素谷浓度维持在5~15 mg/L,以防止因血药浓度过高导致ADR的发生;对于万古霉素使用超过1周的患儿,应定期复查血常规,一旦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应立即停药,并根据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 陈晓旭吴非燃李洪盟荆自伟张辉
- 关键词:万古霉素儿童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例分析
-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和治疗被引量:2
- 2022年
- 免疫相关性血/全血细胞减少症(IRH/IRP)是一种自身抗体介导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常常被误诊为“不典型或难治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难治性贫血”,造血细胞自身抗原耐受丧失到自身抗体产生并攻击自体骨髓造血的发病过程,是免疫细胞“瀑布链”异常激活所致。识别其异常体液免疫功能亢进的发病本质是IRH/IRP精准诊治的关键。
- 王一浩付蓉邵宗鸿
相关作者
- 邵宗鸿

- 作品数:666被引量:3,862H指数:30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增生异常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付蓉

- 作品数:380被引量:1,27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再生障碍性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单个核细胞
- 刘鸿

- 作品数:230被引量:1,066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 王化泉

- 作品数:278被引量:90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 重型再生障碍性 贫血
- 刘惠

- 作品数:138被引量:281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重型再生障碍性 骨髓增生异常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单个核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