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9篇“ 全球碳循环“的相关文章
全球碳循环
该书阐述了碳循环与气候变化、全球碳循环、陆地通量观测方法、陆地通量特征、全球碳循环的模拟研究、全球收支以及全球对策等七章内容。
周广胜编著
关键词:碳循环
两代耦合海浪的地球系统模式FIO-ESM全球碳循环过程发展被引量:2
2022年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地球系统模式FIO-ESM是自主研发的、以耦合海浪模式为特色的地球系统模式,包括物理气候模式和全球碳循环模式。该模式从第一代版本FIO-ESM v1.0发展到第二代版本FIO-ESM v2.0,其物理气候模式和全球碳循环模式都取得了改进与提升。FIO-ESM v2.0全球碳循环模式的海洋碳循环模式由v1.0的营养盐驱动模型升级为NPZD(Nutrient-Phytoplankton-Zooplankton-Detritus)型的海洋生态动力学碳循环模型,陆地碳循环模型由v1.0的简单的光能利用率模型升级为考虑氮相互作用的氮(CN)耦合模型;大气碳循环模型仍为CO_(2)的传输过程,考虑了化石燃料排放、土地利用排放等人为CO_(2)排放量。在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方面,FIO-ESM v2.0全球碳循环过程在考虑浪致混合作用对生物地球化学参数的作用的基础上,增加了海表面温度的日变化过程对海-气CO_(2)通量的影响。已有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FIO-ESM v2.0在考虑了更加复杂的碳循环过程后仍具有较好的全球碳循环模拟能力,为进一步开展海洋与全球碳循环研究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撑工具,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双目标。
宋振亚鲍颖乔方利
关键词:全球碳循环
热带海南岛地表和地下化学风化:对全球碳循环及海水Sr同位素演化研究的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热带地区火山岛/岛弧的化学风化对全球碳循环和海水的Sr同位素演化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对中国热带海南岛的玄武岩、花岗岩小流域和大河流域进行了河水、地下水、雨水以及基岩和沉积物的综合研究,分析了水样和固体样品的元素含量和Sr同位素比值。结果显示,河床沉积物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与^(87)Sr/^(86)Sr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变化关系,而这主要归因于沉积物的阶段性差异风化:风化早期阶段以黑云母占主导,^(87)Sr/^(86)Sr较高。此后斜长石开始风化,^(87)Sr/^(86)Sr逐渐下降。在风化程度中等阶段,斜长石大量分解后,各种富钾矿物风化加剧,^(87)Sr/^(86)Sr值升至最高点。在高风化程度阶段,随着富钾矿物逐渐减少,稳定的风化残余物质占据主导,^(87)Sr/^(86)Sr值逐渐下降。与年轻的活火山岛——加勒比海小安的列斯群岛和印度洋的留尼汪岛相比(其地下化学风化速率2~5倍于地表风化速率),由于相对较低的降水量和老死火山低的孔隙度,海南岛地下水的流量和固溶物总量(TDS)要低的多,导致海南岛的地下化学风化速率低于地表风化速率,仅与高纬的俄罗斯堪察加活火山岛相近,为小安的列斯群岛和留尼汪岛的约6%~25%,属于全球地下风化贡献最低的区域之一。海南岛玄武岩区的地表化学风化和CO_(2)消耗速率高于法国中央高原和西伯利亚,略低于夏威夷和德干,而显著小于东南亚的爪哇岛和吕宋岛。在温度相近的条件下,径流量对化学风化速率有着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较低的年径流量,热带区域的海南岛,其对大气CO_(2)的消耗能力只是处于一个全球平均的范围内。
彭精诚郑栩吴卫华
关键词:SR同位素
全球碳循环:从基本的科学问题到国家的绿色担当被引量:10
2021年
大气CO2浓度不断增高导致全球气温明显上升,作为影响大气CO2浓度的重要过程,碳循环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焦点,平衡是其中的核心问题,它由固定与释放两个过程组成,促进固定、减少释放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环境命题。
姜联合
关键词:CO2碳循环可持续发展
全球碳循环关键参数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研究
2021年
当前数据产品共享模式在我国各行各业均得到了快速应用和发展,纷纷将共性的、标准化的数据产品纳入共享中心进行处理。本文以“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反演”重点专项中的全球碳循环关键参数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特殊的限制条件,提出了基于网络复合架构的切实可行的低成本共享系统落地解决方案,可为具有类似特征的系统建设提供借鉴。
刘细梅牛振国
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气候变暖成为全人类关注的重大议题之一。本翻译实践报告节选于《全球碳循环及气候变化》一书。该书以全球气候变暖为背景,从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碳循环对地球上的生物体所产生的...
岳晓伟
关键词:信息型文本英语翻译译文质量翻译技巧
基于网络复合架构的全球碳循环关键参数共享平台
2021年
在课题经费、软硬件环境受限的前提下,研究全球碳循环关键参数产品共享平台的关键技术。基于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2EE)、百度网盘等相关计算机技术,搭建了基于网络复合架构的全球碳循环关键参数产品低成本共享原型系统,为"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关键参数立体观测与反演"课题所生产的24种不涉密碳循环关键产品提供web共享平台,为全球科研学者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提供科学数据集。
刘细梅牛振国
关键词:J2EE
土壤水蚀对土壤有机动态及全球碳循环平衡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由降雨径流造成的土壤侵蚀是全球土壤退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促进了土壤有机(SOC)在陆地表面的再分布,改变了侵蚀沉积区SOC的矿化速率,从而影响全球碳循环平衡。文章介绍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结果,综述了土壤水蚀对SOC动态及全球C循环平衡的影响。土壤水蚀造成侵蚀区SOC流失,增大侵蚀区SOC的矿化速率;而在沉积区,沉积作用造成SOC的埋藏富集,但对矿化速率的影响并没有一致的认识。大部分研究认为沉积作用抑制SOC的矿化,通常在进行土壤侵蚀地区SOC动态变化计算时,只是简单计算侵蚀和沉积部位某段时间内SOC的差值,并没有将沉积埋藏在低洼处的SOC考虑在内,埋藏的次序也没有涉及,由此高估了因水蚀而损失的SOC量,成为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失汇"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的研究倾向于土壤水蚀是"汇",但由于SOC动态变化的多因素性及对土壤侵蚀大范围长时间测定的不确定性,所以对土壤侵蚀"源""汇"的讨论仍存在很大的争议。图2,参55。
魏守才张晓平陈学文
关键词:土壤水蚀碳矿化
全球碳循环:人类的干扰还在持续
2014年
全球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近日首次发布了年度评估报告,这份由来自12个国家和68个机构的88位学者共同完成的评估,利用了最新的排放探测数据,全面给出了全球排放源的家底.报告更加清晰地给出了最近10年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干扰的全景图(大图)。
关键词:全球碳循环CARBON探测数据碳排放全景图
硅酸盐风化与全球碳循环研究回顾及新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硅酸盐风化是大气CO2的一个主要汇,直接影响到全球碳循环进而影响全球气候。自Walker等(1981)进行的开创工作以来,有关"硅酸盐风化-碳循环-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大量涌现。从计算机模型到河流水化学研究,从流域面积超过百万平方公里的大河到数十数百平方公里的单岩性小河流,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从全球尺度上看,硅酸盐风化每年所消耗的大气CO2量为0.138~0.169Gt,相比现在大气库中的含量(约800Gt),乍看似乎是微不足道的,然而硅酸盐风化消耗CO2并将其作为酸盐矿物埋藏在海洋,它的存留时间超过了百万年。因此,在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风化是调节全球碳循环的一个重要机制。对小流域进行的研究发现,热带地区流经玄武岩/蛇绿岩的小流域有着最高的硅酸盐风化和大气CO2消耗速率,热带区域火山岩化学风化消耗的大气CO2占全球硅酸盐风化所消耗量的10%,而流域面积不到1%。
吴卫华郑洪波杨杰东罗超
关键词: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

相关作者

郑洪波
作品数:124被引量:1,093H指数:22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长江 全新世 长江流域 晚第四纪 晚新生代
姜联合
作品数:82被引量:60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研究主题:科普 鄂尔多斯高原 科技期刊 灌丛化 生物量
吴卫华
作品数:17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化学风化 青藏高原 SR同位素 全球碳循环 河流
郎赟超
作品数:43被引量:51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地下水 喀斯特地区 地球化学特征 硫同位素 氯同位素
李思亮
作品数:62被引量:78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溶解无机碳 地下水 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