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9篇“ 免耕播种技术“的相关文章
-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优势及关键技术探析
- 2025年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玉米种植技术快速发展,其中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降低人工成本,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等问题,增加土壤肥力,增加玉米产量。1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技术优势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很好保护种植土地营养及肥力,避免造成土壤肥力流失,同时还能够在秸秆还田没有被完全破坏及清理的前提下,一次性将翻土、开沟、播种、施肥等种植工作全部完成,不仅减少了劳动力资源的浪费,还能够省去处理秸秆的清理工作,直接进行玉米播种。该种新型的种植技术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土壤营养物质含量,还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种植效率,从而有效降低了玉米种植成本,进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 席学祖
- 关键词:玉米免耕播种玉米种植技术营养物质含量劳动力资源玉米播种农民经济收入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应用与优化分析
- 2025年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与优化是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实现小麦高产和稳产的重要途径。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涉及多个关键环节,包括小麦选种、种子处理、田间管理等。在选种过程中,需选择抗逆性强、产量高且适应性好的小麦品种,以确保在不良环境条件下的健康生长。种子处理方面,通过合理使用药剂和水分管理,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抗病能力。田间管理则强调灌溉和施肥的协调,确保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获得充足的水分和养分。通过优化播种时间、播种量、行距和深度,提高小麦的生长质量和产量。采用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和精准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土壤损伤和资源浪费,为实现高效、环保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 顾士亭
-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应用
- 机械化小麦秸秆还田及免耕播种技术
- 2025年
- 为提高小麦生产的可持续性、降低土壤侵蚀并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对机械化小麦秸秆还田及免耕播种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意义。在介绍小麦秸秆处理与免耕播种技术的基础上,探讨了秸秆还田与免耕播种技术的实施策略、技术选择及其对土壤改良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实践结果表明,秸秆还田与免耕播种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结构、节约水土资源,且对小麦生产的绿色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盛文静
- 关键词:小麦秸秆还田免耕播种机械化技术
-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推广应用初探被引量:2
- 2024年
- 1免耕播种技术原理和优点1.1原理免耕播种技术是在耕地表层不进行深翻的情况下,使用现代化种植机械进行直接撒种。在播种前需要进行除草和松土处理,以便将种子和营养土覆盖物一起撒施在耕地表面。这样能够保持土壤完整性和肥力,并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氧气和营养物质。播种后需要进行覆土处理,以保证种子有良好的接触和保湿,以便种子发芽生长。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播种:玉米免耕播种技术不需要进行耕地、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而是直接将种子投放在地面上,然后通过覆盖膜等技术手段保护种子。
- 宋玉刚
- 关键词:种植机械免耕播种技术种子发芽玉米免耕播种覆盖物营养土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研究
- 2024年
- 进入新时期以来,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助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进程,现代化农机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环节的有效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性作物,小麦的产量和品质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很大的帮助,当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逐渐加大,传统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小麦种植环节通过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化的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减少对农田土壤的过度侵扰,保证播种效率和播种质量,确保冬小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快速完成整个播种作业,为推动小麦机械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要点,然后论述了相应的推广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更好的实现该项种植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有一定借鉴与帮助。
- 张园园郑丽玲
-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
- 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技术对玉米出苗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2024年
- 为探明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适宜的基质覆盖量和基质占比,以彩甜糯2号玉米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基质覆盖量(9.0、16.1、25.0、36.1 t/hm^(2))和5种基质占比(40%、50%、60%、70%和80%),以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CK),开展基质覆盖式免耕播种田间试验,解析基质覆盖量、基质占比对玉米幼苗出苗率、生长性状、物质积累量和根系形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时出苗率达到最大(96.34%)。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A2处理)时玉米幼苗性状表现好,早期易发挥显著优势,幼苗长度、胚芽鞘长度、初生胚根长度以及茎基宽均优于其他处理。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总根长度、根表面积、平均直径达到最大值,A2处理总根长度较CK增加44.93%,根表面积较CK增加65.09%。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和基质占比60%时玉米幼苗地上生物质积累量最大,基质覆盖量为25.0 t/hm^(2)和基质覆盖量为36.1 t/hm^(2)处理的地下生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其他处理,但其地上生物质积累量均不具有优势。基质覆盖式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适宜基质覆盖量为16.1 t/hm^(2),基质占比为60%,此时培育玉米幼苗出苗率高,幼苗性状好,生物量提高显著,根系活力好。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地区玉米免耕播种种植技术提供参考。
- 史健伟邹华芬严晓丽孙海天王宏轩李海亮汪春
- 关键词:玉米幼苗免耕播种生长性状
- 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路线与设备应用特征被引量:1
- 2024年
- 可持续化发展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更好保护农业耕地,在适宜的农业生产区推广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能够取得显著的效果。近年来,免耕播种配套机械设备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有效转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通过分析我国免耕播种实施情况及技术研究特点,说明了免耕播种技术的应用效益及环境保护功能。从免耕播种的主体技术路线出发,介绍了免耕播种实施的关键技术及实施标准,并从生产实践角度分析了配套设备的应用特征。
- 任玉国
- 关键词:机械化免耕播种耕地保护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应用分析
- 2024年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于提高小麦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实现小麦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在介绍小麦播种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水分管理和肥力管理,以提高小麦栽培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土壤质量以及节约生产成本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效果。
- 刘英强
-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田间管理
- 玉米免耕播种技术的推广运用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玉米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有着较高的营养价值,备受人们喜爱。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玉米免耕播种技术被大范围推广,应用此项技术种植玉米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本文主要阐述玉米免耕播种的重要性,分析玉米免耕播种相关技术要点,希望对种植玉米的人员有所帮助,从而实现丰收增产。
- 何敏玲
- 关键词:玉米种子免耕播种技术
- 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技术推广经验探讨被引量:2
- 2023年
- 近年来,各地高度重视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真正做到了组织领导到位、宣传发动到位、指导服务到位、示范引领到位、政策支持到位、主体培育到位“六个到位”,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取得良好成效,得到农民群众广泛认可。
- 游艳苹
- 关键词: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免耕播种技术
相关作者
- 胡志超

- 作品数:642被引量:2,619H指数:31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研究主题:花生 花生联合收获机 大蒜 农业机械技术 农业机械
- 陈素英

- 作品数:257被引量:2,423H指数:28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冬小麦 玉米 灌溉 小麦 播种
- 刘玉波

- 作品数:18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
- 研究主题:发动机 拖拉机 免耕播种技术 免耕 少耕
- 钱兴盛

- 作品数:15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免耕 技术参数 悬挂架 保护性耕作技术 免耕播种技术
- 汪春

- 作品数:375被引量:1,281H指数:17
- 供职机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研究主题:水稻 精准农业 植质钵育秧盘 育秧盘 秧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