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15篇“ 免疫治疗作用“的相关文章
- 一种具有光治疗及免疫治疗作用的吲哚菁绿-肽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光治疗及免疫治疗作用的吲哚菁绿‑肽自组装纳米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肽类自组装技术,将吲哚类染料吲哚菁绿与免疫活性寡肽胸腺五肽自组装构建了一种具有超大红移的超分子纳米药物ICG‑TP‑5,其在具备...
- 王绍臻王玉松
- 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制备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疫苗,研究其对H22肝癌荷瘤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从小鼠骨髓中分离培养得到骨髓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s,BMDC),用H22肝癌抗原致敏DC,再加入一定浓度的胀果甘草多糖佐剂制备DC疫苗,用倒置显微镜观察DC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疫苗表型。建立H22肝癌荷瘤小鼠模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组、DC组、TNF-α组、GiP组和GiP-B1组,用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DC疫苗免疫治疗荷瘤小鼠2次。末次给药后第5天处死小鼠,检测脏器指数及抑瘤率;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2(P70)、IFN-γ、IL-4和IL-10细胞因子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和肿瘤组织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胀果甘草多糖作为DC疫苗佐剂,能够上调DC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水平(P<0.05);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DC疫苗能够减缓肝癌小鼠肿瘤生长速度,升高肝癌小鼠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P<0.05),增加肝癌小鼠血清中IL-12和IFN-γ含量(P<0.05),降低IL-10和IL-4含量(P<0.05),提高肿瘤组织Bax/Bcl-2比值(P<0.01)。结论:胀果甘草多糖作为DC疫苗的佐剂,可以体外诱导DC成熟及活化,胀果甘草多糖佐助的DC疫苗对肝癌小鼠具有一定的免疫治疗作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DC成熟增加IL-12和IFN-γ的分泌,介导细胞免疫,并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 俞永婷娜迪热木·肖克拉提卢泳强周朝曦丛媛媛
-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免疫治疗抗肿瘤作用
- 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是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并依据肾小球病变划分不同病理类型的疾病。本病在青壮年尤其是40岁以上群体中比较常见,发病率在10%左右[1]。本病起病隐匿,发展缓慢,病程绵长,易反复加重,可伴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下降,是引起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衰竭的主要原因[2]。
- 张美霖李淑菊金春花
-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免疫治疗学术性
- 抗原修饰的树突状细胞外泌体联合aPD-L1对小鼠肝癌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简称肝癌)是全球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影响全球人民健康安全。当前HCC有多种治疗方案可供选择,但是临床患者高死亡率表明目前的治疗选择并未达到预期的治...
- 肖俐
-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
- 基于sc-RNA seq的肿瘤免疫治疗作用机制研究
- 冯昌顺
- SDC-1对胰腺癌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增效PD-1免疫治疗作用研究
- 王婷
- 具有抗肿瘤免疫治疗作用的铂类药物研究进展
- 2024年
- 经典铂类药物是一类潜在的免疫调节剂,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来参与肿瘤免疫调节。因而可将铂类药物分子与免疫治疗药物分子或其药效团进行拼合或融合,提高协同抗肿瘤疗效。铂(Ⅱ)药物是临床化疗最常见药物,由于其副作用和耐药性等缺点,使其临床应用受限。铂(Ⅳ)配合物具有动力学惰性和优于铂(Ⅱ)配合物的药理作用机制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发表的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抗肿瘤铂配合物,通过化疗协同免疫疗法提高抗肿瘤疗效,为具有免疫功能的铂类药物的进一步研发和未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陈飞虹赵德明苟少华
- 关键词:免疫调节药物联合用药
- 具有光热和免疫治疗作用的多功能水凝胶及制备与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光热和免疫治疗作用的多功能水凝胶及制备与应用,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首先制备金纳米笼(AuNCs)并负载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然后与凝血酶(TB)共负载于可生物降解的氧化细菌纤维素(OBC)水凝胶中。本...
- 杨光李晓宏周俊杰卜琳琳孙志军
- 两种新型纳米药物增强骨肉瘤免疫治疗作用及其机制
- 背景:小分子化疗药物会产生明显的毒副作用。随着纳米技术与现代医学的交叉融合,纳米药物不断应用于肿瘤治疗研究。近年来,免疫治疗与光动力治疗给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由此,课题组前期开发了多种纳米药物。然而,肿瘤治疗仍面临着...
- 张祥洪
- 关键词:骨肉瘤免疫治疗
- 卡介苗对1型糖尿病小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评价卡介苗(BCG)对1型糖尿病(T1DM)小鼠的免疫治疗效果,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5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造模组(n=10,腹腔注射50 mg/kg链尿佐菌素建立T1DM模型)与对照组(n=5,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缓冲液);取造模成功即随机血糖≥16.7 mmol/L的10只小鼠分为T1DM组(n=5)与卡介苗(BCG)组(n=5)。随后BCG组小鼠经皮下注射BCG 1×10^(6) cfu/只进行免疫治疗,4周后加强免疫治疗1次,T1DM组与对照组注射相同剂量磷酸盐缓冲液(PBS)。在实验周期(13周)内,每周监测小鼠体重和进食量变化,尾静脉采血检测各组小鼠血糖水平,采用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检测各组小鼠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调节能力。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胰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胰腺胰岛素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C-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小鼠脾组织细胞因子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脾细胞中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结果BCG免疫治疗2次后(第13周),T1DM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BCG组血糖水平虽高于对照组(P<0.01),但明显低于T1DM组(P<0.01)。OGTT结果显示,3组小鼠在葡萄糖灌胃后血糖水平迅速升高,120 min时开始下降,到180 min时,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降至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及BCG组小鼠在120 min后血糖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在180 min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BCG组与T1D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初次免疫时(第5周),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和BCG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明显降低(P<0.0001),进食量明显增加(P<0.0001)。BCG免疫治疗2次后(第13周),与对照组比较,T1DM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仍明显降低(P<0.0001),进食量明显增加(P<0.0001);与T1DM组比较,BCG组小鼠体重增长百分比增高(P<0.001),进食量减少(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
- 康亚莉扈启宽宁唤唤周洁任瑞康健路延之韦垠高晓菁张琳娜柏银兰
- 关键词:卡介苗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
相关作者
- 杨涛

- 作品数:47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光载波 肿瘤靶向性 免疫治疗作用 光热治疗 纳米粒
- 陈华兵

- 作品数:5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粒 肿瘤靶向性 光敏剂 光热治疗 蛋白质
- 邓益斌

- 作品数:31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蛋白质 纳米粒 光敏剂 肿瘤靶向性 免疫治疗作用
- 柯亨特

- 作品数:62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纳米粒 肿瘤靶向性 微泡 蛋白质 造影剂
- 刘明

- 作品数:2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
- 研究主题:蛋白质 功能化 免疫治疗作用 接枝 砷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