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5篇“ 光线性角化病“的相关文章
头面部光线性角化病区域性癌化特征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头面部光线性角化病(AK)区域性癌化的临床特征、无创诊断及理特点。方法:收集2017年至2021年在上海市皮肤医院确诊为AK的23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AK患者合并区域性癌化的情况及其与性别、年龄、程等临床特征的关系。根据AK患者的临床表现、皮肤镜检查和光动力荧光诊断结果,判定皮损数量及分级,并评估是否存在区域性癌化。结果:在231例AK患者中,有195例(84.42%)合并区域性癌化,其中所有多发变的患者均存在区域性癌化。区域性癌化判定指征中色素异常比例为90.91%。结论:头面部AK合并区域性癌化在AK患者中的高占比及多发变AK患者普遍存在区域性癌化提示了区域性治疗的重要性。光动力荧光诊断、皮肤镜检查等无创诊断技术可辅助诊断AK合并区域性癌化,这对AK合并区域性癌化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陈迪琰李建丹赵研张国龙王秀丽王佩茹
关键词: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
皮肤镜联合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在老年光线性角化病区域性癌化中的应用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皮肤镜与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在发现老年光线性角化病(AK)区域性癌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上海市皮肤医院确诊且资料完整的老年(>60岁)AK患者的临床、皮肤镜及RCM特征。结果共纳入老年AK患者132例,皮肤镜检查显示,AK皮损可见棕-灰色假网状色素、毛囊角栓、不规则分枝状血管、玫瑰花瓣征。51例行组织理检查,47例(92.16%)确诊为AK。106例(80.3%)患者的AK皮损合并区域性癌化,其中66例(62.26%)血管结构为不规则分枝状血管,88例(83.02%)色素结构中以棕-灰色假网状色素为主,83例(78.30%)表现为散在褐色色素网/指纹样模式。治疗后随访的63例患者,AK皮损在皮肤镜下见血管及色素结构等均呈不同程度变化,其中毛囊角栓及表面黄白色鳞屑或角质物团块的减少最为显著。41例AK患者行RCM检查,发现所有患者的AK皮损处角质形成细胞排列紊乱,呈不典型蜂窝结构,细胞见异型性;其中20例患者的区域性癌化处皮损RCM均可见角质形成细胞排列紊乱,表现为不规则的蜂窝图案,部分角质形成细胞见轻度异型性。34例AK患者于ALA-PDT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6个月行RCM动态检测,发现AK皮损角质形成细胞排列逐渐趋于规整,异形细胞减少。结论老年AK区域性癌化的发生率高,皮肤镜及RCM有助于多发且难以进行多点理活检的AK及区域性癌化的早期发现。
李建丹徐红艳胡婵柳小婧陈诗怡曹智张国龙王秀丽王佩茹
关键词:角化病显微镜检查共焦
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组织理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与组织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科门诊临床诊断为光线性角化病的37例患者,先后行皮肤镜和组织理诊断、分级,以组织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皮肤镜诊断光线性角化病的灵敏度、特异度等。探讨皮肤镜与组织理分级诊断的一致性及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皮肤镜诊断的灵敏度为85.19%、特异度为80.00%。皮肤镜与组织理分级诊断具有中等一致性(P<0.05)。皮肤镜特征在各组织理类型中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皮肤镜诊断光线性角化病效能较高,在分级诊断中皮肤镜也具有一定价值,尚不能认为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特征与组织理类型之间存在相关性。
贾雷强郭书萍
关键词:皮肤镜组织病理
ATP-ACLY在光线性角化病和皮肤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4年
目的比较三磷酸腺苷-柠檬酸裂解酶(ATP-ACLY)在正常皮肤、光线性角化病(AK)和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皮损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在2020年10月—2021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患者中,收集组织理确诊为AK、cSCC以及正常皮肤的石蜡包埋组织(FFPE)标本各30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CLY在30例正常皮肤、30例AK和30例cSCC皮损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SCC组中ACLY的阳性细胞率为(27.7±6.7)%,显著高于正常皮肤组(18.8±1.7)%和AK组(20.4±6.8)%。ACLY的阳性细胞率在正常皮肤组和AK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LY在正常皮肤、AK和cSCC皮损组织中染色强阳性率分别为0.00%(0/30)、3.33%(1/30)和23.33%(7/30),cSCC组与正常皮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Y的高表达可能与cSCC的发机制相关。
刘婉雯郭美亮庄昊俊邓辉
关键词: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鳞状细胞癌
艾拉光动力联合铒点阵激光治疗光线性角化病的疗效观察
赵利
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临床应用进展
2023年
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癌前变,多好发于曝光部位,常伴区域性癌化,可进展为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需积极干预、全程管理。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AK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通过利用光敏剂和特定波长的光在氧的作用下发生光动力效应,通过直接杀伤、免疫调节等作用清除AK皮损以及亚临床皮损。PDT治疗AK有效安全、美容效果好,特别适合于头面部、多发、面积大的皮损及区域性癌化。PDT治疗AK可用红光、蓝光、日光、强脉冲光等多种光源激发,其中改良无痛红光PDT通过调整敷药时间、光照剂量等参数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疼痛,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充分发挥了PDT治疗AK的优势。本文将简要介绍PDT治疗AK的作用机制,详细阐述治疗参数、区域性面治疗理念,对比不同类型光动力的疗效及安全性,全面了解PDT治疗AK的临床应用进展。
李建丹王佩茹王秀丽
关键词:光动力光线性角化病
皮肤镜对光线性角化病的诊断价值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皮肤镜下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is,AK)的特征,并研究其在临床上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就诊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拟诊为光线性角化病的患者,纳为此次研究对象,共计30例。所有患者均展开皮肤镜和组织理检查。将组织理作为诊断金标准,对皮肤镜检查结果及组织理诊断结果进行分级和分析,计算皮肤镜诊断AK的敏感性、特异性等评价指标,并研究AK皮肤镜分级与组织理分级诊断的相关性。结果:以组织理为诊断金标准,计算皮肤镜诊断AK的敏感性96.15%,特异性为50.00%,准确率为90.00%,误诊率为50.00%,漏诊率为3.84%,阳性预测值为92.58,%,阴性预测值为66.67%。结论:皮肤镜在AK诊断过程中,和组织理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敏感性、准确率较高。皮肤镜检查分级与组织理诊断分级有较好的相关性。在临床中,具有比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作为诊断AK的重要辅助工具。
刘慧陈岩松张红娟刘贝丽康亚兰
关键词:皮肤镜光线性角化病
皮肤镜在光线性角化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光线性角化病是一种发生于皮肤的癌前变。由于其有发展为鳞癌的潜在可能,对该及时、正确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皮肤活检仍为诊断光线性角化病的金标准。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皮肤镜在光线性角化病的诊断中具有优势。本文对皮肤镜在光线性角化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贾雷强(综述)刘宏业郭书萍
关键词: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皮肤鳞状细胞癌
光线性角化病光动力治疗前后皮肤镜疗效评价
2023年
目的探究皮肤镜对于评价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光线性角化病(Actinic keratoses,AK)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例光线性角化病患者在进行光动力治疗前后的皮肤镜结果,并讨论皮肤镜在该治疗过程中是否具有疗效评价优势。结果回顾患者皮肤镜结果发现,皮肤镜特征改变与临床疗效皮损好转整体呈现一致性表现,且背景颜色的改变可能是与光动力治疗疗效显著相关皮肤镜特征,而治疗后伴有持续性毛囊角栓存在可能提示治疗不敏感。结论皮肤镜可以作为一种无创手段对光动力治疗光线性角化病前后疗效进行评价。
张心悦高尧颖李延
关键词:光线性角化病皮肤镜光动力治疗疗效评价
外用光敏剂光动力疗法治疗光线性角化病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外用光敏剂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在治疗区域应用光敏剂,暴露于特定波长的光源,并由此形成对非典型角质形成细胞有毒害作用的活性氧,进而选择性破坏变组织的治疗技术。光动力疗法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技术,尤其适用皮损面积广泛、多发或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光动力疗法由于其对变组织有良好的选择性,对周围正常组织影响小,且痛苦小,不会导致瘢痕形成等优点,已逐渐在临床治疗光线性角化病中广泛应用及推广。本文就外用光敏剂PDT在光线性角化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鹿洪艳李常兴曾抗
关键词:光动力光线性角化病

相关作者

喻楠
作品数:113被引量:467H指数:11
供职机构: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银屑病 家系 乳膏治疗 光线性角化病
王秀丽
作品数:71被引量:199H指数:7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医学院
研究主题:光动力治疗 皮肤肿瘤 光动力疗法 光动力 肿瘤
孙修蓉
作品数:10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光线性角化病 BCL-2蛋白 癌细胞 汗腺癌 汗腺
廖海鹰
作品数:12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 光线性角化病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 流式细胞术
顾锐龙
作品数:9被引量:5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光线性角化病 面部 皮肤镜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