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2篇“ 光叶珙桐“的相关文章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及桑寄生调查研究
2024年
采用核实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珙桐集中分布的3个样地开展种群结构、种群更新以及桑寄生侵害调查研究,分析该片区珙桐存在的问题,对比2016与2021年两次监测结果。结果表明:(1)3个样地两次珙桐的种群年龄结构保持一致,均属于衰退型;(2)3个样地珙桐种群都面临更新困难问题,实生幼苗、幼树严重不足,更新以分蘖为主;(3)在5年间里样地珙桐被桑寄生侵害植株数量明显增加,样地B种群桑寄生问题最严重,寄生率高达57.69%,A、C两个样地珙桐桑寄生侵害问题也不容忽视,桑寄生的侵害给珙桐植株带来严重危害,部分植株出现长势不佳,枝条枯死、断尖,甚至整株枯死等,主干长有桑寄生植株影响较为明显;(4)导致珙桐更新困难的主要原因除物种自身特性外,还存在人为干扰导致种源少、土壤层破坏、盗挖幼树幼苗,家畜以及兽类啃食种子,桑寄生侵害。目前缺乏珙桐种群桑寄生调查、防治经验,桑寄生侵害对珙桐种群造成严重影响,应加强科学研究,建议采取有效保护措施。
杨永军和向东和银美马金林余丽芳余萌靓
关键词: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光叶珙桐群落结构桑寄生种群更新
珙桐根系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及综合评价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珙桐是我国特有珍稀树种珙桐的唯一变种,研究其根系的抗旱性可为其物种保护与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方法】通过盆栽试验,在PEG模拟干旱胁迫处理下,研究珙桐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可溶性糖、还原糖、MDA和SOD的变化,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15%PEG胁迫处理48 h后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38.534 mg·g^-1);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处理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5%PEG胁迫处理下含量最高;可溶性糖、还原糖和MDA含量随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强和时间的延长而呈升高的变化趋势。PEG干旱胁迫处理24 h后,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处理48 h后,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随胁迫处理时间的延长,SOD活性显著降低。各生理指标与珙桐根系的抗旱性关联顺序为:可溶性糖(0.731)>MDA(0.702)>可溶性蛋白(0.678)>还原糖(0.646)>脯氨酸(0.609)>SOD(0.587),表明可溶性糖、MDA和可溶性蛋白对珙桐根系的抗旱能力影响最大,还原糖和脯氨酸的影响次之,SOD的影响最小。【结论】珙桐根系在水分胁迫下,可通过积累渗透调节物质,改变保护酶活性等方式来适应干旱胁迫,其适应策略随胁迫程度和时间不同而存在差异。
杨顺强吴银梅王磊高兴国程立君
关键词:光叶珙桐根系干旱胁迫综合评价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地区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多样性差异,为珙桐的引种繁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昭通3个地区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类及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了物种组成和丰度、Alpha多样性、Beta多样性和菌群结构。【结果】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中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最丰富(> 17.02%),真菌群落在不同地区存在明显差异,在永善三江口Pezizomycetes最丰富(17.01%),彝良小草坝Archaeorhizomycetes最丰富(29.79%),镇雄塘房Sordariomycetes最丰富(20.77%);3个地区中永善三江口、镇雄塘房的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相似性较高,其中永善三江口的珙桐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最丰富,镇雄塘房的珙桐根际土壤真菌多样性最丰富。【结论】3个地区的珙桐根际土壤微生物菌群都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但物种组成分布上存在差异。
程立君王磊吴银梅高兴国师睿胡志芳
关键词:光叶珙桐细菌真菌微生物多样性
珙桐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珙桐(Davidiainvolucratavar.vilmoriniana)为研究对象,分离了62株珙桐内生真菌,并根据菌株形态学方法,对分离的内生真菌进行了种属鉴定和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2株珙桐内生真菌分属于6个属,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52。
程立君刘健君王世敏师睿
关键词:光叶珙桐内生真菌多样性
一种珙桐扦插繁殖方法
一种珙桐扦插繁殖方法,首先对珙桐插穗进行预培养,利用一定比率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插穗切口进行浸泡,而后稍作晾干,待插穗不再出现滴水情况时,置于阴凉、通风、湿度不低于90%的环境中竖直码放,二十天后,部分插条...
陈杰廖冬云李涛徐庆祝李恒谦韦利霞周林涛张婷婷张翔宇
文献传递
一种珙桐组培快繁方法
一种珙桐组培快繁方法,它由下述步骤组成:A:外植体获取、B:无菌茎段获取、C:侧芽的萌发诱导、D:丛生芽诱导与增殖。本发明相对于利用传统种子播种进行繁殖的方法,具有以下显著特征:繁殖速度快,从外植体到成苗只需4个半月...
陈杰廖冬云李涛徐庆祝李恒谦韦利霞周林涛张婷婷张翔宇
文献传递
滇西北珙桐群落特征及种群更新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对滇西北珙桐所处群落的群落结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及珙桐的种群更新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地区珙桐群落结构层次分明,乔木层盖度达40%-70%,优势种明显;(2)群落植物资源相对稀少,共有野生维管束植物60科100属114种;(3)群落种子植物区系构成中,以温带分布属为主,占总属数的52.17%;(4)珙桐种群更新较差,主要由自身原因、生境原因、动物啃食及人为干扰共同作用所致。
周丹石明杜凡陈建设文光玉
关键词:光叶珙桐物种组成区系特征生活型谱种群更新
贵州纳雍珙桐群落主要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研究了贵州纳雍珙桐群落11个主要优势种群生态位宽度及重叠,结果表明,在该群落中以西南红山茶、猫儿屎、珙桐的生态位宽度较大;群落中主要种群间生态位重叠的发生比较普遍,但是重叠的程度不是很高,说明物种间存在竞争,群落尚未达到稳定的顶级群落阶段,尚处于演替的进程中。
丁章超李新秀谢双喜
关键词:光叶珙桐生态位森林群落种群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与其变种珙桐的差异初探被引量:5
2012年
为系统鉴定珙桐与其变种珙桐的差别,从形态学观察的层面,结合ISSR、AFLP2种分子标记技术,综合分析珙桐珙桐的差别。结果表明,在形态学层面,该种与其变种的片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但花、果等器官未见不同;以52个珙桐个体和60个珙桐个体为材料,10条ISSR引物、7组EcoRI/MseI引物的AFLP检测未筛选到两者的差异标记,UPGMA聚类分析亦不能将其彼此分离;本研究显示珙桐珙桐的差别仅在其片的形态特征方面,分子层面是否存在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定。
李雪萍朱文琰贺春玲高水平李在留
关键词:光叶珙桐叶片ISSRAFLP
湖北长阳珙桐群落结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长阳地区珙桐群落外貌与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在2900m2的样方中,有维管植物238种,隶属于81科170属;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群落中有金钱槭、水青树、白辛树、领春木、连香树、天师栗和大三七等珍稀濒危植物;其生活型以包括藤本在内的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达47.06%;级以中型为主,占68.07%,小型次之,占28.57%;型以单占有较大的优势,达78.99%质以纸质为主,占67.12%。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年龄结构和高度结构分析表明,珙桐种群更新不良,具有衰退的趋势。
梁宏伟黄光强王玉兵陈发菊李凤兰
关键词:光叶珙桐群落特征种群结构

相关作者

王磊
作品数:52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昭通学院
研究主题:光叶珙桐 脐橙 光合作用 PEG模拟 扶贫
代勋
作品数:44被引量:179H指数:8
供职机构:昭通学院
研究主题:光叶珙桐 资源研究 藻类植物 红富士苹果 赤霉素
杨顺强
作品数:67被引量:367H指数:10
供职机构:昭通学院
研究主题:天麻 禾本科牧草 光叶珙桐 栽培 羊肚菌
高兴国
作品数:28被引量:107H指数:7
供职机构:昭通学院
研究主题:光叶珙桐 生态系统脆弱性 PEG模拟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
刘胜祥
作品数:166被引量:1,023H指数:2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自然保护区 湿地 植物资源 苔藓植物 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