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30篇“ 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相关文章
- 先天性食管狭窄17例诊断和治疗报告
- 2025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17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3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21.5个月。17例患儿中合并心脏畸形2例,肠旋转不良1例,食管裂孔疝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下段先天性狭窄1例。分析并总结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在入院后经食管造影、病理检查或手术明确诊断。17例患儿中,4例采取保守治疗或内镜下食管扩张治疗;另外13例接受手术治疗,其中胸腔镜10例,开胸2例,腹腔镜1例。经病理结果明确诊断为气管软骨异位9例、纤维肌性狭窄4例。胸腔镜手术后6例患儿出现食管吻合口狭窄,平均于8次扩张后症状得到缓解。开胸及腹腔镜手术的3例患儿同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食管狭窄,接受内镜下球囊扩张后可顺利进食。结论先天性食管狭窄需根据分型不同采取不同的诊疗策略,气管软骨异位通常扩张治疗效果不满意,胸腔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上具有很大优势,结合术后扩张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
- 杨婷黄金狮曾骐
- 关键词:食管狭窄先天畸形胸腔镜检查
- 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
- 2025年
- 目的总结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经验。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收治的28例气管软骨异位所致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男13例,女15例;合并畸形22例,其中合并食管闭锁19例。既往于本院行食管闭锁手术4例,外院手术15例;19例合并食管闭锁患儿中,食管闭锁术后发生并发症17例,其中吻合口狭窄14例,吻合口漏5例。所有不明原因的食管狭窄患儿均先行球囊扩张以精准判断狭窄病变特征及性质,手术治疗采用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重建食管通畅性,对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或独立样本秩和检验。结果28例病例均行内镜下纵切横缝术并治愈出院,其中8例行胸腔镜纵切横缝术,13例行腹腔镜纵切横缝术;7例行机器人辅助经腹纵切横缝术。手术时间为(202.8±56.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21.3±13.4)d。发生术后并发症23例(82.1%,23/28),包括吻合口漏6例(21.4%,6/28)和吻合口狭窄17例(60.7%,17/28),其中机器人手术时间较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吻合口漏患儿均保守治疗痊愈,吻合口狭窄患儿行球囊扩张治疗(3.4±2.0)次后好转。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食管造影检查无明显狭窄,吞咽困难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内镜下改良纵切横缝法治疗气管软骨异位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机器人辅助手术操作灵活精细,具有一定的优势。
- 邬文杰龚一鸣施佳张宁潘伟华俞炬明王俊
- 关键词:食管狭窄先天性内镜
- 先天性食管狭窄4例报告及诊治经验分析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4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4例患儿均为男性,入院年龄分别为5岁1个月、4岁2个月、10个月和3岁7个月。结果1例入院后诊断为贲门失迟缓症,在腹腔镜食管肌层切开过程中发现食管下段软骨异位,切除异位软骨后保留完整食管黏膜,随访1年进食顺利。1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合并食管下段狭窄,多次影像学检查漏诊食管下段狭窄,胸腔镜下完成狭窄段切除再吻合,随访8个月进食顺利。1例球囊扩张食管4次,随访4个月进食顺利。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合并十二指肠梗阻,腹腔镜解除十二指肠梗阻7个月后行胸腔镜食管切除再吻合手术,随访2个月进食顺利。结论先天性食管狭窄常合并其它消化道畸形,容易漏诊,其治疗方式尚存在争议,腔镜手术具有较高可行性。
- 华凯云赵勇谷一超廖俊敏李爽爽张雅楠杜京斌吴丹黄金狮
- 关键词:腹腔镜胸腔镜
- 内镜下磁吻合术治疗先天性食管狭窄一例被引量:3
- 2020年
- 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儿童先天性食管狭窄较困难且并发症多。本文报道1例利用磁吻合术实现儿童先天性食管狭窄微创治疗的临床经验。通过消化道内镜和胃造瘘方法将两个圆环状永磁体分别植入食管狭窄部位近、远端食管腔内,磁体对食管狭窄部位产生持续压榨作用以疏通食管。磁吻合术后1 d内磁环即完成良好对位,术后14 d胃造瘘口取出磁体,食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情况良好,术后3个月复查食管造影通畅情况良好,随访6个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 刘仕琪吕毅赵静儒方莹骆瑞雪张朋飞张安澎李晓芳
- 关键词:食管狭窄先天性内窥镜检查
- 先天性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 2019年
- 文章介绍先天性食管狭窄临床路径。
- 关键词:食管狭窄先天性
- 食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小儿先天性食管狭窄1例被引量:1
- 2019年
- 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 esophageal stenosis,CES)是指食管壁本身的发育异常产生不完全性梗阻,发病率为1/50 000~1/25 000 [1],病因是食管胚胎发育过程中,气管、食管隔膜基底部或食管侧嵴中胚叶成分过度增生的结果,多发生在气管分叉以下位置。病理类型及临床表现复杂,尚无一致的治疗方法。Nihoul-Feket等[2]将其分为肌层肥厚型、气管软骨异位型、蹼型3型,其中蹼型是最罕见的一种类型。2017年7月我科采用硬质食管镜联合等离子电切系统治疗小儿蹼型CES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杨建宝王成蒋鹏李斌
-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狭窄等离子电切小儿胚胎发育过程气管软骨
- 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治疗进展被引量:7
- 2018年
- 本综述介绍了小儿先天性食管狭窄的特点,回顾了近几年对此类疾病治疗方法的临床研究,分析了先天性食管狭窄治疗的三种方法:扩张治疗(包括球囊扩张和探条扩张)、手术治疗和支架治疗。指出本病的治疗方法选择与组织学类型相关,其中气管支气管残留型扩张无效,并且穿孔率高,所以应用超声内镜进行术前筛选很有必要;球囊扩张和探条扩张在扩张时间、有效率和穿孔率等方面均有差别;手术治疗主要对气管支气管狭窄型和扩张无效的患儿;支架治疗小儿食管狭窄多应用于难治性食管狭窄,亦可应用于食管扩张穿孔的治疗,有希望应用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治疗中。
- 张宾宾董岿然
- 关键词:食管狭窄
- 1例小儿先天性食管狭窄胃造瘘术后合并食管心包瘘的护理被引量:1
- 2018年
- 先天性食管狭窄(congenitalstenosisoftheesophagus,CES)为先天性食管结构异常造成的内在狭窄.临床十分少见,容易与感染(特别是胃食管返流)造成的食管狭窄混淆.新生儿发生率为1/50000-1/25000,日本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国家,其原因不明[1].先天性食管狭窄术后合并食管心包瘘的病例更为罕见,我科2017年1月收治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胃造瘘术后合并食管心包瘘的患儿,同时该患儿还合并有双侧胸腔积液、双侧中肺实变、右中下肺不张、左下叶肺不张、双侧肺底积液、腹腔积液等多种病发症,病情危重,经过近40d的精心治疗及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甘红霞刘晓文郑静
- 关键词:空肠营养管护理
- 33例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总结先天性食管狭窄的诊治经验,探讨先天性食管狭窄的早期诊治方法,降低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2年我们收治的33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33例患儿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仅17例(51%)首次就诊得以确诊,首次就诊误诊率达49%,平均首次发病年龄为8.6个月,确诊平均年龄为33.8个月。以进食后呕吐、生长发育迟缓、吞咽固体食物困难、贫血为主要表现。患儿术前均行钡餐检查。26例(79%)予手术治疗,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随访1个月至10年,远期预后良好。术后病理活检21例,诊断为气管软骨食管异位症13例,纤维肌层肥厚8例。结论对于进食后反复呕吐及吞咽困难的患儿均应想到先天性食管狭窄的可能。食管钡餐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食管扩张术治疗先天性食道狭窄存在争议,手术是治疗先天性食管狭窄可靠、有效、安全的方法 。
- 雷洪波吴春潘征夏杨杰先范颖
- 1例先天性食管狭窄患儿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1
- 2015年
- 先天性食管狭窄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消化道发育畸形,临床少见,根据国内外的统计其发病率为1∶(3 000~4 000),男女比例相等[1]。是食管发育异常产生的不完全梗阻,患儿出生后随着年龄增长,添加辅食后,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速度慢、呕吐,导致患儿出现营养不良,生长发育滞后,严重者会导致重度营养不良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手术治疗是解决此病唯一有效的方法[2]。
- 焦健方
- 关键词:先天性食管狭窄营养不良围术期护理
相关作者
- 吕毅

- 作品数:1,187被引量:2,677H指数:24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外科 肝移植 压榨技术 压榨 吻合器
- 肖现民

- 作品数:307被引量:1,363H指数:17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小儿 神经母细胞瘤 胆道闭锁 雌激素
- 骆瑞雪

- 作品数:62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 研究主题:钛 离子镀 辉光放电 铝 铜
- 何玲

- 作品数:202被引量:609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 研究主题:儿童 CT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X线计算机
- 邓盼墨

- 作品数:6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胆道闭锁 先天性食管狭窄 诊疗体会 蛋白质组学研究 双向凝胶电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