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292篇“ 儿童免疫“的相关文章
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研究社区健康教育对流动儿童常规免疫接种率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在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在河东门诊进行免疫规划接种的120例流动儿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家长的满意度评分、小儿接种依从性、健康教育实施效果以及接种知识问卷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流动儿童常规免疫接种中应用社区健康教育,可提升其接种率,值得推广。
吴冰莹
关键词:社区健康教育流动儿童免疫接种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治疗的新理念与新进展
2024年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治疗的新理念、新药物、新方法不断涌现,但循证证据较少。ITP作为儿童期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儿童期发生、发展和预后转归具有其特点,治疗更侧重选择低风险、方便使用的有效药物。本文对检索到的2021年至2023年期间发表且可提供基于循证证据的原创性临床研究中有关儿童ITP治疗的新理念、新药物、新方法中英文论文进行归纳总结,为开展儿童ITP治疗提供帮助。
林熙吴润晖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儿童
艾曲泊帕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综合评价
2024年
目的对艾曲泊帕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进行临床综合评价,为药品说明书修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中文关键词“艾曲泊帕/艾曲波帕/瑞弗兰”“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儿童”和对应的英文关键词“eltrombopag”“immune thrombocytopenia/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child/children”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3年5月的文献。采用文献研究、成本效果研究等方法,比较艾曲泊帕与罗米司亭、海曲泊帕以及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治疗儿童ITP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结果本研究共检索到相关文献613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有效文献14篇。艾曲泊帕在减少出血事件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显著优于罗米司亭,并且艾曲泊帕的增量成本效果相较于罗米司亭具有优势。此外,艾曲泊帕在治疗儿童ITP方面并未出现明显有别于罗米司亭的安全性事件。结论艾曲泊帕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应开展更多的真实世界相关研究,为艾曲泊帕治疗儿童ITP提供更多临床循证依据。
万勃尉耘翠曹旺梅冬李英王晓玲于锋成晓玲
关键词: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肺炎一号合剂对社区获得性肺炎儿童免疫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分析中药制剂“肺炎一号合剂”对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儿童免疫功能和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CAP患儿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服肺炎一号合剂,连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CD3^(+)、CD4^(+)、CD8^(+)、CD4^(+)/CD8^(+)、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肺通气功能指标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动态顺应性(pulmonary dynamic compliance,Cdyn)和呼吸做功量(work of breathing,WOB)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4%(85/90)]高于对照组[84.44%(76/90)](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免疫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IL-6、CRP及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OI、Cdyn及WOB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肺通气指标水平在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肺炎一号合剂治疗儿童CAP疗效确切,可明显缩短病程,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肺通气功能。
韦又嘉李雅殿陆莹华韦辉连
关键词: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免疫功能炎性因子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复发危险因素的调查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调查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复发情况,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4月苏州市吴江区儿童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吴江院区)及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接诊的ITP患儿288例进行研究。收集可能影响儿童ITP复发相关因素,将模型组患儿根据有无复发分为2组,比较2组各指标,并以LASSO回归筛选出潜在影响因素后以Log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儿童ITP患者复发的独立性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模型组201例患者中共有37例(18.47%)出现复发,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年龄、血型、治疗前病程、前驱感染、出血情况、初始治疗方案、抗核抗体、初诊血小板计数、初诊平均血小板体积、初诊血小板分布宽度、初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有效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基础上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型、治疗前病程、前驱感染、初始治疗方案、初诊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升至有效时间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转为典型哮喘的独立性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以R语言建立儿童ITP复发预测列线图模型。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ITP复发的AUC为0.867[95%CI(0.796,0.938)]灵敏度为84.2%,特异度为73.1%;验证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8[95%CI(0.765,0.911)]灵敏度为82.3%,特异度为78.4%。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并以验证组进行验证,校准曲线结果显示:模型组与验证组预测曲线与标准曲线基本拟合,提示模型预测准确度较高。模型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该列线图模型预测儿童ITP复发的概率阈值为0.15~0.75时,患者的净受益率大于0。结论儿童ITP复发主要受患者年龄、血型、治疗前病程等因素的影响,根据上述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用于�
沈晨涛夏亚林盛烨萍褚培培李建琴
关键词:儿童列线图
儿童免疫相关性脑干脑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免疫相关性脑干脑炎临床特点及治疗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2年10月在神经内科确诊为免疫相关性脑干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治疗及预后随访结果。结果共收集13例患儿相关资料,男8例,女5例,首次起病中位数年龄5.0(1.9~7.1)岁,12例起病前1月内存在前驱事件。临床表现包括常见的首发的神经系统症状为肢体活动障碍69.2%(9/13)、面瘫46.2%(6/13)、意识水平下降46.2%(6/13)。病程中常见的神经系统体征为颅神经受累76.9%(10/13),肌力下降69.2%(9/13)及意识水平下降46.2%(6/13)。急性期30.8%(4/13)的患儿出现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30.8%(4/13)的患儿血清抗GQ1b抗体阳性,53.8%(7/13)的患儿头颅MRI存在脑干异常信号。急性期免疫治疗包括静脉输注甲基泼尼松龙冲击联合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治疗,仅1例患儿效果差,予免疫吸附治疗后好转。急性期出院后末次随访时间为12(6~24)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仅2例患儿遗留后遗症。结论儿童免疫相关的脑干脑炎多在5岁左右起病,起病前多有前驱事件,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为肢体瘫痪、颅神经麻痹伴意识水平下降。多数患儿一线免疫治疗效果好,较少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陈宗宗李小晶侯池彭炳蔚吴文晓朱海霞吴汶霖田杨陈文雄
关键词:免疫相关脑干脑炎儿童
数字化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在提高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不良反应信息质量的作用分析与儿童免疫安全性管理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数字化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对于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的作用。方法将2022年1月-10月160例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常规接种,研究组依托数字化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管理服务,预检登记、疫苗接种、严格留观,对两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监护人的接种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接种等候登记、预约、收费等相关时间耗费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监护人及接种儿童对接种服务满意度及其接种配合度、依从性、及时接种率均显著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推广数字化免疫规划预防接种门诊模式,有助于降低社区儿童预防接种免疫不良反应发生率。
刘垚
关键词:数字化免疫规划预防接种社区儿童不良反应率
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合并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
2024年
儿童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是儿童期发生的一种获得性、免疫性、以无明确诱因单纯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点的出血性疾病[1],年发病率(1.6~5.3)/10万[2]。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严重者可出现内脏出血甚至颅内出血,但少见,发生率<1%。部分患儿仅血小板减少而无任何临床症状,临床异质性较大,多应用排除性诊断。先天性角化不良(dyskeratosis congenita,DC)是一种由端粒和/或端粒酶相关基因突变所致的短端粒综合征,为罕见先天性遗传病,发病率约为1/100万。临床特征为骨髓衰竭、癌症易感性和躯体(非血液学)异常,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起病隐匿,易误诊漏诊。现报告儿童ITP合并先天性角化不良1例。
方艳红岳燕师晓东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先天性角化不良骨髓造血衰竭造血干细胞移植
郑州市6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2024年
目的 探究郑州市6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郑州市居住的200名6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及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结果 在200名儿童中,卡介苗接种率高达100.00%(200/200),其中“十苗”接种率为91.50%(183/2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在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到接种点的距离、母亲文化水平以及家长对于免疫规划疫苗知晓情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到接种点的距离、母亲文化水平以及家长对于免疫规划疫苗知晓情况为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郑州市6岁以下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较高,家庭月收入、居住地到接种点的距离、母亲文化水平以及家长对于免疫规划疫苗知晓情况为其影响因素。
王晨程慕华刘惠萍
关键词:疫苗接种免疫规划儿童影响因素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2024年
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对于临床中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0例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及80例健康儿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并且经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发现110例itp患儿中,60例患儿为阳性,经计算机表法实施分组,对照组(单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结果 将itp患儿和健康儿童相比较,发现itp患儿的Hp感染阳性率较高,且(P<0.05);经过不同方案治疗后,血小板参数水平、血小板抗体水平、外周血相关淋巴细胞亚群水,组间对比可发现,研究组患儿PLT、PCT、MPV、PDW、CD3+、CD3+CD4+、CD3+CD4+/CD3+CD8+、CD3+CD8+等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优,且(P<0.05);而组间PAIgM水平和CD19+水平,相比较,发现无差异(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部分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重要发病原因之一,在治疗中,选用联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机体免疫状态,对于患儿病情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值得在后续临床中进一步借鉴及推广应用。
王学梅海力其古丽·努日丁严媚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

相关作者

乔阳
作品数:26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研究主题:唾液酸 儿童 抽动障碍 新生儿 儿童免疫
程义斌
作品数:147被引量:893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多环芳烃 大气污染 空气污染 公共场所
李君梅
作品数:39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新疆克拉玛依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疫苗 麻疹 免疫规划 病毒性肝炎
肖纯凌
作品数:218被引量:698H指数:13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
研究主题:微生态 呼吸道 大气污染 PM2.5 益生菌
刘东磊
作品数:60被引量:1,030H指数:18
供职机构: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麻疹 疫苗 外来儿童 流行病学 强化查漏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