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0篇“ 儒家伦理思想“的相关文章
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认识、特色原则与变易观念
2025年
儒家伦理思想儒家关于人道的学说。天人一体的人道观与通情达理的生存观是当代诠释儒家伦理思想时需着力关注的两个基础认识。独特的以人为中心的立人原则与差序构成的结构原则是当代诠释儒家伦理思想时需深刻辨析的两项特色原则。基于理一分殊和文质合一之上的观念转换是当代诠释儒家伦理思想时需及时省察的两类变易观念。儒家伦理思想的基础认识、特色原则与变易观念等三方面内容可构成一个诠释体系,对此三方面内容的系统总结有助于揭示儒家伦理思想的文化特质,对于探讨儒家伦理思想的时代价值和转换路径亦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奠基意义。
华军
关键词:儒家伦理
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中的道德空间智慧探论被引量:2
2024年
道德空间是指个体以道德规范来调节自我身心,自我与他人、社会,以及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建构起来的价值空间。它体现为个体在道德关系场域中的得居其位和与外界的共生、共处状态。在以往伦理学理论体系中,道德空间并非显性范畴,但这并不能表明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就没有这方面的思想智慧。中国古代儒家伦理思想就隐藏着丰富的个体道德空间智慧:一是“养浩然之气”和“慎独”学说蕴含的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养浩然之气意味着个体恰当安置身心于身心关系场域,慎独意味着个体自我内求道德并以合德方式谨慎把握身心关系,因此它们都是个体身心维度的道德空间建构;二是“仁”“礼”统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他人、社会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仁指爱人利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以形成相互仁爱的人际关系,礼乃仁之具体行为规范和行为模式,以及人们循礼而为所形成的礼和秩序,仁爱关系、礼和秩序都是个体人际维度的道德空间架构;三是“天人合一”学说蕴含的个体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智慧,其中天即自然界,人是作为主体的存在,天人合一意味着天人合德,而天人合德即意味着人以道德规范来协调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共生、共处,从而展现出人与自然维度的道德空间意蕴。这些道德空间思想智慧对于人们协调自我身心关系,平衡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调节自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启迪价值。
龚天平胡莹
关键词:身心关系人际关系天人关系
中国社会的法律思想儒家伦理思想的比较研究——以曾亦《儒家伦理与中国社会》、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为例
2024年
在深入探讨中国社会中法律思想儒家伦理思想的相互作用与深远影响的过程中,通过对曾亦和瞿同祖的著作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尽管两位学者在理论框架与观点细节上存在差异,他们的研究均凸显了中国法律思想儒家伦理思想之间深层的联系与相互渗透。这种联系不仅体现在法律的道德化倾向和“以人为本”的法治理念上,也体现在儒家伦理对社会治理和人际关系的深刻影响上。研究不仅为理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提供了新的视角,也对深化当前中国法治与道德建设的相关讨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历史经验。因此,强调了在研究中国社会法律与伦理问题时,需全面考虑法律思想儒家伦理思想的综合作用,及其对当代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启示。
陈博
关键词:中国社会法律思想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探究
本书是一本以研究儒家伦理思想的书,分为五章。其中,第一章为儒家伦理思想概述,包括儒家伦理思想的特性,儒家伦理思想的体系,与其他伦理思想的对比,现代新儒家伦理思想理论。第二章为儒家伦理思想学的核心要素,包括仁、义、礼、智、...
赵京朝
忠孝节义:朝鲜朝文人李建昌散文中的儒家伦理思想刍议被引量:1
2024年
朝鲜朝末期文人李建昌被誉为“丽韩九大散文家”之一,他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和忠孝节义家风的濡染,并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从而使得李建昌的散文作品中具有浓郁的儒家伦理思想,这可以从“忠孝节义”四个方面来阐释。具体而言,“忠”体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诚与奉献,“孝”体现了对父母和长辈的孝道与亲情,“节”体现了对气节和节操的崇尚与追求,“义”体现了对道义和秩序的信念与坚守。不仅如此,受阳明心学的影响,李建昌始终竭力去践行“忠孝节义”的儒家伦理思想
生华生华
关键词:朝鲜朝散文创作儒家伦理忠孝节义
儒家伦理思想的内外断裂性被引量:2
2023年
迄今对儒家仁爱思想的研究,仍沉浸在偏爱的情感之中,而没有经过深刻的理性机制的过滤。儒家强调人就是仁,仁的依据在人性;仁在动态的层面展示为爱,但其本质是“事亲”“亲亲”,故爱的主要精神是偏而缺乏公平;社会治理的实践以个人修身为基础。但仁的血缘性原则很难使爱的情感波及于外在的他者,这种偏爱导致内在与外在互相断裂的局面,这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儒家伦理在保护社会利益方面的隐性缺憾。
许建良赛子豪
关键词:儒家伦理亲亲修身治国
先秦儒家伦理思想与“一带一路”建设
2023年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全球性问题,深刻思考世界发展大势和人类前途命运所提出的“中国方案”。这一“中国方案”彰显出了极具特色的“中国智慧”,蕴含了丰富的儒家伦理思想。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应进一步挖掘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使“重义兼利”“诚”“信”“和而不同”等理念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各国的互利共赢意义深远。
于盼盼
关键词:先秦儒家伦理思想
儒家伦理思想的公共道德教育之维被引量:2
2023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公共道德教育资源。儒家伦理思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古代传统哲学的主体构成部分,对新时代加强我国公共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以儒家伦理思想为诠释中心,以辩证的、历史的视野与思维把握儒家伦理思想与公共道德教育的辩证意蕴,是当前加强公共道德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公共道德教育关怀对象的生态化、以崭新视角提升公共道德教育针对性、公共道德教育追寻个体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向度、公共道德教育的道德感化、寓德于乐、寓德于礼发展走向,均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基础而思考形成的儒家伦理思想与公共道德教育的主要契合之处。
赵正玉罗俊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儒家伦理思想
河东裴氏家训对儒家伦理思想的继承研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家庭承担着重要的道德培育功能。做好家庭家风建设,应当从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中汲取营养,...
武梦瑶
关键词:儒家伦理思想文化继承道德品质
儒家伦理思想的吸收借鉴——以文王、武王为中心
2023年
德鲁克提出“组织共同体”有其历史条件:资本逻辑与现代组织发展的矛盾不断深化;工商组织攫取最大利润被认为是正义的这一假设遭遇到了劳资矛盾、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重击;霍桑实验的结果阻挡了科学主义拯救管理的预期,“社会人”假说诠释不了未来的工业人;“创造顾客”是工商组织的创新性活动,需要一个全局的共同体理念来指导。德鲁克前瞻性的“组织共同体”理念,不是局限于对原有资本伦理的修复,而是以产品创新为引导,构建共存共生的劳资关系,创建厂家顾客互惠、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创造顾客”需要具有组织共同体伦理观,要求工商组织把获得最大利润改为取得发展所需利润,从深层管理伦理来说,这是基于“诚信”“友善”“互惠”的发展伦理。在德鲁克时代,这仅是对美好组织共同体的期盼,要想构建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相一致的组织共同体伦理,在认识上还需破除均衡主义伦理观和超功利主义伦理观的局限。德鲁克认为,儒家伦理为构建新型组织共同体提供了很好的基础。德鲁克的思想对于促进西方世界赞同人类命运共同体起到了桥梁和铺垫作用。
蒋显荣米晓雪
关键词:德鲁克管理伦理

相关作者

廖孝英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南洋职业学院
研究主题:儒家伦理思想 生态伦理 高校 教学研究 思政课
孙永泰
作品数:48被引量:252H指数:8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学报编辑部
研究主题:体育 心理健康 体育文学 运动员 高校学报
刘伟
作品数:255被引量:2,387H指数:25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大豆 无土栽培 除草剂 毒死蜱 夏玉米
李健
作品数:23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
研究主题:企业文化建设 伦理论 伦理人格 企业伦理 古代商人
谢树放
作品数:27被引量:64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儒家 思想精华 天人合一 儒家仁学 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