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7篇“ 偶测血压“的相关文章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压的诊断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分析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与偶测血压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9年5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6例,各患者均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和偶测血压检查,对比分析检测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检出率。结果24 h动态血压监测日间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日间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与偶测血压监测日间SBP、日间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4 h动态血压可监测到昼夜和夜间血压。24 h动态血压监测检出妊娠高血压疾病率为98.21%,高于偶测血压检出妊娠高血压疾病率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可接受24h动态血压监测,该方式相比于偶测血压,可更真实、方便地记录、反映患者血压状况,提升诊断准确性,对患者妊娠预后有积极意义。
- 刘少芬吕桂枝肖帼丽朱代华
- 关键词:血压妊娠高血压疾病
- 对比分析24h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应用价值
- 2021年
- 对比分析24h动态血压、偶测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价值。方法:以本院2018年8月-2021年4月收治的66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展开研究,均对其进行24h动态血压、偶测血压监测,观察监测结果,探析应用价值。结果:较之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更低(P<0.05);较之日间,夜间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更高(P<0.05)。结论:较之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中应用价值更高,具体表现在能真实反映孕妇全天血压水平,准确掌握血压变化情况,利于医师更好评估妊娠期高血压病情及用药效果,指导用药,便于及时稳定与控制血压,保障母婴生存质量。
- 何晴谢金霞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24H动态血压偶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 北京市6~8岁儿童偶测血压偏高现象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索6~8岁儿童不同时期偶测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差异,为揭示白大衣高血压现象对儿童血压测量真实现况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北京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PROC),于2018年10月-2019年6月收集基线身体测量和血压基线及重复3次测量数据,最终纳入1 785名拥有完整数据的儿童进行分析。采用《中国3~17岁儿童性别、年龄别和身高别血压参照标准》对基线、重复测量第1次、重复测量后2次的平均血压偏高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不同时间儿童血压偏高检出率的波动。结果 6~8岁儿童3次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57.65%,25.88%和15.46%,男生基线与重复测量第1次、基线与重复测量后2次、重复测量第1次与重复测量后2次血压偏高检出率均高于女生(58.03%,27.49%,17.08%;57.27%,24.31%,13.87%),基线血压偏高检出率明显高于重复测量第1次和重复测量后2次的平均血压偏高检出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与重复测量后2次的平均收缩压偏高、舒张压偏高、血压偏高的诊断一致性在3组血压一致性比较中最低。3组血压偏高的一致性比较中,收缩压偏高的一致性相对高于舒张压。结论基线血压和重复血压测量的第1次均存在血压波动,重复测量后2次的平均值可能会较好地反映儿童真实血压。
- 甄国新书文赵瑞兰段军伟李莉赵芳芳李梦龙胡翼飞
- 关键词:血压患病率儿童队列研究
- 动态血压对中青年新发偶测血压升高患者的诊断意义
-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ABP)对中青年新发偶测血压升高患者的诊断意义。 方法: 以高血压门诊就诊的年龄在18~64岁的新发偶测血压升高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行ABP检查,收集全天血压、白天血压、夜间血压等参数进行...
- 白晨凯
- 关键词:高血压中青年动态血压偶测血压
- 文献传递
- 固定化裁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对比评价及量效关系研究
- 目的: 观察固定化裁天麻钩藤饮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比评价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影响,并探讨固定化裁天麻钩藤饮不同剂量间的量效关系。 方法: 将8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
- 焦丽艳
- 关键词:阴虚阳亢量效关系
- 偶测血压与24h动态血压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价值比较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偶测血压与24 h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产科门诊新诊断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20例,分为初产妇组90例和经产妇组30例,进行偶测血压和24 h动态血压监测,将其监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孕妇偶测血压中的舒张压(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产妇组偶测血压的收缩压(SBP)及24 h动态血压均高于初产妇组(P<0.05~P<0.01);偶测血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率为100.0%,明显高于24 h动态血压的诊断率25.0%(P<0.01);初产妇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检出率为12.22%,明显低于经产妇组的63.33%(P<0.01)。结论:24 h动态血压监测能连续记录24 h血压的变化情况,与偶测血压相比,能更方便更真实地反映全天血压水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筛查中具有优越性。
- 虞春宜
-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偶测血压动态血压
- 偶测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偶测血压正常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动态血压特点。方法选择350例CKD1至5期偶测血压正常的患者,根据血压水平分为血压正常组(146例)和血压高值组(204例),另选择50名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应用美国Spacelab无创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测量24h(8:00—次日8:00)、日间(6:00—22:00)、夜间(22:00—次日6:00)的动态血压数据(包括收缩压、舒张压、血压负荷、平均动脉压)的均值。每例患者仅统计日间动态血压升高(又称隐性高血压)、夜间动态血压升高和24h动态血压升高其中一种动态血压升高类型,不重复统计。观察CKD患者的动态血压、血压模式和动态血压负荷情况,3组患者隐性高血压和昼夜节律消失的发生情况,并比较3组患者的偶测血压、动态血压和动态血压负荷值。结果 350例偶测血压正常的CKD患者中,动态血压升高147例(42.0%),其中隐性高血压69例(19.7%);昼夜节律消失199例(56.9%);动态血压负荷升高204例(58.3%,以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升高为主)。血压正常组隐性高血压发生率为11.0%(16/146),显著低于血压高值组的26.0%(53/204,P<0.01);正常对照组出现昼夜节律消失4例(8.0%)。血压正常组的偶测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夜间动态血压(夜间收缩压、夜间舒张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的偶测血压、24h动态血压、日间动态血压、夜间动态血压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P值均<0.01)。血压正常组的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的24h血压负荷、日间动态血压负荷、夜间动态血压负荷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血压正常组(P值均<0.01);血压高值组和血压正常组的日间收缩压负荷显著高于同组的夜间收缩压负荷(P值均<0.01),而日间舒张压负荷显著低于同组的夜间舒张压负荷(P值均<0.01)。结�
- 李松杨顾波陈松马骏武立群董蓓晔赵颖丹王汉清易扬宣怡
- 关键词:慢性肾脏病偶测血压动态血压血压负荷
- 植入式遥测技术偶测血压方法探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建立植入式遥测技术偶测血压方法,提高植入子使用寿命和效率。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为动物模型,采用植入式遥测仪记录SHR连续多天24 h血压等生理参数,分别以30 min、1 h和3 h为间隔时段,计算各时段的血压均值,观察血压均值动态变化的特征,并采用相似因子比较法,将各时段的血压均值与24 h血压均值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SHR在连续监测的24 h内,基础血压随时间一直在波动变化;经比较研究发现,在20:00-23:00时段内获取的血压均值与24 h血压均值较为相似,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药效学实验证明,在该时段内获取的血压均值曲线与24 h血压均值曲线相似,相似因子达到77.8。结论:植入式遥测仪测定SHR血压时,可选择在20:00-23:00时间段内开机,此时段内获取的血压均值稳定、重复性好,能代表24 h连续开机获取的血压均值。本研究是对目前植入式遥测技术连续开机测定血压方法的有力补充,对于提高植入子使用寿命和效率,开展长期药效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曹开进李自强贺英菊张智宋相容
- 关键词:遥测技术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 夜间偶测血压的临床研究
- 目的: 针对高血压(HT)的诊断及治疗,夜间血压(NBP)水平甚至可以提供更重要的信息,如血压晨峰、单纯夜间高血压。对于临床上仅依赖白天诊室血压确诊HT而言,评估NBP水平极为重要。临床实践中,NBP的获取大多依赖偶测...
- 徐坦
- 关键词:昼夜节律高血压
- 文献传递
- 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偶测血压与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进行分析,探讨高血压可靠的监测方法。方法选择监测动态血压结果与平时偶测血压不同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动态血压监测发现,白天血压正常而夜间高血压者4例;白大衣高血压5例;隐匿性高血压2例。偶测血压评价高血压疗效不准确者6例。结论单纯用偶测血压作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或评价高血压的疗效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具有方便、变异性小、能监测24h血压等优点;但也有其局限性。
- 李准
- 关键词:动态血压血压测定
相关作者
- 苏海

- 作品数:613被引量:1,650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血压 高血压患者 卡托普利 心肌营养素-1
- 刘国仗

- 作品数:199被引量:2,817H指数:2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多态性 高血压病
- 付善磊

- 作品数:6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成人 臂围 偶测血压 影响因素 血压
- 王丽华

- 作品数:81被引量:244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 动态血压 舰员 航海人员
- 石湘芸

- 作品数:330被引量:886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心肌梗塞 内皮素 肾上腺髓质素 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