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7篇“ 假眼小绿叶蝉“的相关文章
利用HYSPLIT模型分析茶园假眼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
2024年
【目的】明确假眼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the)]迁飞扩散行为特征,揭示影响其种群迁飞扩散的关键因素。【方法】利用系留气球悬挂诱虫黄板诱捕不同朝向、不同高度假眼绿叶蝉,通过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和气象数据,分析模拟假眼绿叶蝉迁飞扩散行为。通过田间虫口调查,结合种群密度与扩散系数分析,明确推动假眼绿叶蝉种群分布转化的驱动因素。【结果】假眼绿叶蝉最高飞行高度为8 m,2~8 m高度内,随高度增加,假眼绿叶蝉数量逐步下降。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假眼绿叶蝉迁飞轨迹只与迁飞时间有关,高度对其迁飞轨迹与直线扩散距离没有影响。此外,HYSPLIT-4气流动力模型分析结果还表明,假眼绿叶蝉24 h直线迁飞距离为35.70~178.10 km。种群密度与扩散系数分析表明,假眼绿叶蝉有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分布型,迁飞和扩散是导致两种分布型转化的重要因素。【结论】借助气流,假眼绿叶蝉可以实现区域性的迁飞。在种群密度驱动下,假眼绿叶蝉种群分布存在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的转化,也促使假眼绿叶蝉种群发生田间扩散和区域性迁飞。因此,假眼绿叶蝉的防控应以主要防治区为中心,向外扩展200 km的范围内开展统防统治。
高冬梅皇甫佳一郭萧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迁飞分布型
三种药剂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田间效果试验
2023年
为筛选出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30%唑虫酰胺悬浮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3.7%甲维·丁醚脲悬浮剂开展茶假眼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均对茶假眼绿叶蝉具有较高防效,药后7 d防效在89.56%~91.38%,药后14 d防效在93.96%~100%。其中,以43.7%甲维·丁醚脲悬浮剂防效最高,药后14 d防效达100%。3种药剂均对茶树生长较安全,且对瓢虫、蜘蛛等主要捕食性天敌杀伤力较,其中30%唑虫酰胺悬浮剂杀伤力最
黄源木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对假眼绿叶蝉捕食效率的影响
2023年
害虫的生物防治是一项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措施。为探究茶园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并比较不同种类和捕食策略的蜘蛛对茶园害虫假眼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的捕食效率,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12—2013年调查了云南普洱大尖山茶场4月、6月、8月和11月蜘蛛群落的动态变化。此外,在茶园内选取了8种常见蜘蛛,并根据捕食策略将其分为结网等待型蜘蛛和游猎型蜘蛛,在室内模拟茶园生境建立微生态系统,测定每种蜘蛛个体对假眼绿叶蝉的日捕食量。结果显示,该茶场中蜘蛛的物种数和多度在6月和11月呈现明显的上升,结网等待型蜘蛛占据优势地位;不同种类的蜘蛛对假眼绿叶蝉的捕食量存在显著差异,游猎型蜘蛛的日捕食量显著高于结网等待型蜘蛛。综上所述,茶园中蜘蛛群落变化与假眼绿叶蝉的种群动态相关,且蜘蛛的种类和捕食策略会显著影响其对假眼绿叶蝉的捕食效率。因此,深入了解捕食性天敌的特性有助于更好地预测茶园生态系统中害虫生物防治的效果。
包文杰刘胜杰
关键词:捕食策略生物防治
帕力特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
2022年
假眼绿叶蝉是广西昭平县茶区的主要害虫,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嫩叶汁液为害茶树,受害叶尖和叶缘呈红褐色且枯焦,芽梢生长缓慢,轻者使芽叶失绿、老化,影响茶叶产量、品质,重者使芽叶呈枯焦状,茶芽不发,无茶可采。目前,昭平茶园面积达24.2万亩,2020年产干茶产量1.51万t,干茶产值17.48亿元,茶叶面积、茶叶产量、产值位居广西第一。近年来,茶假眼绿叶蝉的发生呈现虫量大、世代多、范围广、危害重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及品质。本实验选用德国巴斯夫生产的240克/升帕力特悬浮剂和当前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的常规农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以便生产上轮换用药,延缓茶假眼绿叶蝉对农药抗性的产生,提高防治效果。
张汝净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药效试验
吉首市茶假眼绿叶蝉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
2022年
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脉腹地,海拔在200~1000米之间,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随着茶园面积的增长,茶叶病虫害的发生危害逐年加重。文章介绍了吉首市茶假眼绿叶蝉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分析其严重发生的原因,从减少化学农药使用角度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诱控技术、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控制茶园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将农药的残留降低到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绿色的茶叶产品。
石蕾龙跃军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为害特点绿色防控
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响应假眼绿叶蝉侵害的代谢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以被假眼绿叶蝉侵染0、12、24 h的都匀毛尖本地种茶树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试验材料的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094个代谢物。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二乘法判别分析,根据差异倍数筛选出0 h与12 h处理有20个差异代谢物,其中6个差异代谢物的含量上调,14个下调;0 h与24 h处理之间有41个差异代谢物,其中26个上调,15个下调;12 h与24 h处理有59个差异代谢物,其中45个上调,14个下调。0 h与12 h处理有2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芥子酸注释到苯丙素生物合成途径中,与木质素形成有关;0 h与24 h处理有6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KEGG数据库中,其中6,9,12,15十八碳四烯酸乙酯注释到亚麻酸代谢通路,没食子儿茶素注释到类黄酮生物合成,苯乙醛注释到苯丙氨酸代谢通路,推测苯乙醛会对周围的假眼绿叶蝉造成其行为或生理的影响,而苯丙氨酸经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催化合成木质素和类黄酮等;12 h与24 h处理有9个差异代谢物注释到9条通路中,马钱苷酸注释到单萜生物合成通路中,相比侵染12 h处理,24 h处理的马钱苷酸含量上调,表明茶树被假眼绿叶蝉为害后可能通过释放萜类物质来抵御害虫。以上结果表明,木质素、萜类物质和黄酮类化合物在茶树抵御绿叶蝉的侵害具有重要作用。
王芬木仁李国栋喻佩李静崔宝禄吕立堂
关键词:假眼小绿叶蝉代谢组学
不同药剂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被引量:1
2021年
为了筛选出能替代联苯菊酯、氯氰菊酯防治茶假眼绿叶蝉的高效药剂(单剂或复配剂),笔者于2020年5月选用了20%呋虫胺悬浮剂、1.6%狼毒素水乳剂、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0.5%苦参碱水剂等进行茶假眼绿叶蝉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0.5%苦参碱水剂1500 mL/hm^(2)防治茶假眼绿叶蝉,药后3 d防效分别为51.65%、46.28%、45.71%、22.90%,药后7 d防效分别为58.81%、39.07%、32.81%、29.24%,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50.28%、50.61%、48.38%、28.55%。其中,以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L/hm^(2)对茶假眼绿叶蝉防治效果较好,对茶叶生长安全,可推广使用。在防治茶假眼绿叶蝉时,可选用20%呋虫胺悬浮剂600 mL/hm^(2)、1.6%狼毒素水乳剂1500 mL/hm^(2)、6%联菊·啶虫脒微乳剂600 mL/hm^(2),应注意药剂轮换使用。
马孝春杨月策
关键词:茶假眼小绿叶蝉安全性
基于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茶树抗假眼绿叶蝉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细胞生长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假眼绿叶蝉侵染茶叶后差异基因参与的蛋白质相互作用对解析抗虫分子机理具有指导意义。【方法】对有无受假眼绿叶蝉侵害的都匀毛尖茶树鸟王种进行转录组测序,基于同源比对算法构建0 h与12 h、0 h与24 h的差异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结果】0 h与12 h的差异基因共有212个互作,0 h与24 h的差异基因共有3551个互作,合并网络后得到3605个互作,并对网络进行拓扑属性分析,发现网络中蛋白质的度符合幂律分布。通过网络可以进行蛋白质的功能预测,并且对网络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差异基因的蛋白互作主要参与植物病原体互作,植物激素信号转导,DNA碱基切除修复、核酸切除修复、错配修复,亚麻酸和亚油酸代谢等生物过程,并且侵染24 h比侵染12 h需要启动更多的互作来抵御假眼绿叶蝉的侵染。【结论】茶叶主要通过三个差异基因启动相应的互作来抵抗假眼绿叶蝉的侵害,继续被侵害时将启动更多的互作,并通过产生相关次级代谢产物来抵御虫害。研究结果为探究鸟王种受假眼绿叶蝉取食前后茶树抵御假眼绿叶蝉侵染的代谢机理提供参考,为都匀毛尖病虫害防治、后续良种选育和引种奠定基础。
王芬裴会敏文狄陈志李静
关键词:差异基因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假眼小绿叶蝉
滇红茶区假眼绿叶蝉动态监测下全年防控模式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结合云南省凤庆县茶园假眼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的全年动态监测,采用4种绿色防控模式对茶园假眼绿叶蝉防控效果展开研究,并进行成本核算。分别在6月16日、6月24日、7月22日假眼绿叶蝉发生的3个高峰期用2次植物源生物农药及1次化学农药进行防控。结果表明,综合3次用药的防控效果以及经济效益,推荐最佳防控模式为修剪+石硫合剂封园+蓝板+生物农药(0.6%鱼藤酮450倍稀释液)+化学农药(6%乙基多杀霉素1000倍稀释液),在该模式的防控下3次药后7 d平均校正防效分别为78.85%、64.650%、76.20%,比常规防治分别增加25.11、41.63、22.68个百分点,产值比常规防治增加2100元/hm^(2),产投比为14.6。
李金龙玉香甩罗美云龙亚芹罗梓文陈林波汪云刚
关键词:动态监测农药
5种茶园秋冬季天敌与假眼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程度的差异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明确与假眼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天敌种类,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天敌提供科学依据。运用地学统计学分析方法计算白毫早茶园、黄山大叶种茶园、农抗早茶园、平阳特早茶园和乌牛早茶园秋冬季假眼绿叶蝉和其主要6种天敌地统计学半变异函数的变程。使用灰色系统分析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标准化。以标准化后的密切指数大评判天敌与假眼绿叶蝉空间关系的密切程度。结果是:1)、黄山大叶种茶园和农抗早茶园与假眼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前3位天敌是粽管巢蛛、鳞纹肖蛸和斜纹猫蛛,但位次不同。2)、白毫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鳞纹肖蛸、斜纹猫蛛和锥腹肖蛸,前2种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3)、平阳特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和草间黑蛛,前2种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4)、乌牛早茶园前3位天敌是粽管巢蛛、草间黑蛛和三突花蟹蛛,只有粽管巢蛛与黄山大叶种和农抗早茶园相同。根据5种茶园同种天敌密切指数之和以及同种天敌位次之和评判,与假眼绿叶蝉空间关系密切的天敌均是鳞纹肖蛸、粽管巢蛛和斜纹猫蛛。天敌位次的变化主要是害虫和天敌数量之比的比值变化。害虫个体数与某种天敌个体数之比的比值越,天敌与害虫的跟随关系则越密切。密切原因与食饵资源短缺有关。
孙佳照张淋李子朝邹运鼎毕守东
关键词:茶园假眼小绿叶蝉天敌地统计学

相关作者

韩宝瑜
作品数:303被引量:1,703H指数:27
供职机构:中国计量大学
研究主题: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茶树 黑刺粉虱 茶蚜
陈宗懋
作品数:444被引量:2,854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研究主题:茶叶 茶树 农药残留 茶园 假眼小绿叶蝉
曾明森
作品数:207被引量:593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园 茶小绿叶蝉 茶树 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王庆森
作品数:187被引量:722H指数:15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茶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 茶树品种
吴光远
作品数:234被引量:731H指数:14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茶园 茶小绿叶蝉 茶丽纹象甲 茶尺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