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77 篇“ 候选疫苗 “的相关文章
一种脓肿分枝杆菌病候选 疫苗 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脓肿分枝杆菌病候选 疫苗 蛋白、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脓肿分枝杆菌病疫苗 技术领域。所述脓肿分枝杆菌病候选 疫苗 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脓肿分枝杆菌病候选 疫苗 蛋白MAB_2734c... 于霞 黄海荣 孔瑶瑶 谷玉珍 武靖通用流感mRNA候选 疫苗 的构建及免疫效果评价 2024年 目的构建通用流感mRNA疫苗 并全面评价其免疫保护效果。方法优化流感病毒株A/California/04/2009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和基质蛋白2胞外区(matrix protein 2 ectodomain,M2e)抗原序列,并将HA、NP和3个串联的M2e(3M2e)分别克隆至pcDNA3.1载体,通过线性化、体外转录、酶学法加帽、酶促加尾合成mRNA,命名为mRNA-HA、mRNA-NP和mRNA-3M2e。3种mRNA分别转染293T细胞后,通过免疫荧光实验鉴定蛋白的表达。利用脂质纳米颗粒分别包裹mRNA-HA、mRNA-NP和mRNA-3M2e并测量其粒径和电位。再将3种mRNA等体积混合制备成Comb-mRNA疫苗 。将28只6周雌性Balb/c小鼠(体质量为18~22 g)按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LNP组(n=14)和Comb-mRNA组(n=14)。通过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微量中和(microneutralization,MN)实验评价流感mRNA疫苗 诱导小鼠产生的血清抗体滴度;通过流式细胞术评价Comb-mRNA疫苗 诱导的细胞免疫反应。采用5LD_(50)野生型H1N1流感病毒株感染小鼠评价Comb-mRNA疫苗 的免疫保护效果。结果成功构建mRNA-HA、mRNA-NP和mRNA-3M2e,且3种mRNA均能在293T细胞表达。脂质纳米颗粒包裹mRNA平均粒径为(119.53±6.5)nm,平均电位为(-8.23±1.3)mV。与LNP组比较,Comb-mRNA组疫苗 的HI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达179.6,MN的GMT达201.6,同时诱导IFNγ+CD4+/CD8+T细胞比例升高。Comb-mRNA组在加强免疫后2周能够提供对5LD_(50)野生流感H1N1亚型病毒的保护。结论通用流感疫苗 候选 疫苗 Comb-mRNA能够诱导小鼠免疫反应并保护小鼠免受病毒感染。 田昱莹 邓卓雅 李聪 孙芳 曹蕊 杨鹏辉关键词:流感疫苗 血凝素 核蛋白 新型肠炎沙门菌菌影候选 疫苗 在小鼠免疫应答和保护功效的评估 2024年 目的比较肠炎沙门菌制备的菌影(SE-ghost)通过肌肉注射(肌注)和口服不同免疫途径接种雌性BALB/c小鼠诱导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功效。方法用SE-ghost接种BALB/c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和阴道灌洗液IgA抗体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CD3^(+)CD4^(+)T、CD3^(+)CD8^(+)T细胞百分比变化和脾脏内细胞因子IL-4、IFN-γ分泌;三次免疫后所有小鼠口服半数致死量肠炎沙门菌进行强毒攻击。用SE-ghost刺激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MDCs),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分子抗体APC-CD11c、FITC-MHC ClassⅡ、PE-CD40、FITC-CD86、PE-CD80表达量;双抗体夹心ELISA测定BMDCs上清液IL-1β、IL-6、IL-10和IL-12p70的产量。结果与PBS组相比,SE-ghost(口服)和SE-ghost(肌注)免疫组小鼠体内肠炎沙门菌特异性抗体IgG和IgA水平明显增高;脾脏CD3^(+)CD4^(+)T细胞百分比上调、高分泌细胞因子IL-4、IFN-γ。肌肉注射SE-ghost比口服可诱导更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致病菌肠炎沙门菌强毒攻击后,SE-ghost(口服)和SE-ghost(肌注)免疫组生存率高达80%。与对照组相比,BMDCs经SE-ghost刺激后高表达表面成熟分子抗体CD86、CD80、CD40、MHCⅡ,高分泌细胞因子IL-1β、IL-6、IL-10、IL-12p70。结论通过肌肉注射SE-ghost进行免疫,可在小鼠中引发更强大的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以防止沙门菌感染。SE-ghost是一种有用的沙门菌候选 疫苗 。 杨慧 韩雪 杜小春 焦红梅 郑国军关键词:肠炎沙门菌 灭活疫苗 免疫应答 新型冠状病毒多表位亚单位候选 疫苗 的制备及其免疫特性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自2019年年底爆发,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影响。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不仅可致人死亡,也给社会带来持续的恐慌,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大范围疫情虽然已经消退,但病毒仍在... 张鹏飞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结构蛋白 表位疫苗 基于羊肚菌和乳酸菌菌株的口服型新冠候选 疫苗 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羊肚菌和乳酸菌菌株的口服型新冠候选 疫苗 的制备方法,羊肚菌工程菌株的构建:构建能够异源表达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S1亚基和卷曲乳酸杆菌S层蛋白细胞壁结合结构域融合蛋白的羊肚菌工程菌株;羊肚菌工程菌株总蛋白... 霍文严 李峻志 贺雪莲 祁鹏 戴璐 张黎光 路鹏鹏 刘愚 乔婷 李安利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2种候选 疫苗 的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1 2024年 旨在研究新疆绵羊源荚膜血清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mD)的生物学特性,探索其灭活疫苗 与OmpH重组疫苗 对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为防控新疆地区绵羊巴氏杆菌病提供参考。采用细菌分离鉴定、PCR鉴定、药敏试验、耐药与毒力基因检测、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初步明确PmD的生物学特性;并通过最佳灭活条件和佐剂筛选、安全性试验、原核表达等方法制备PmD灭活疫苗 与PmD-OmpH重组疫苗 ,采取小鼠攻毒保护试验评价2种疫苗 的免疫效力。结果:从绵羊肺脏中分离出1株PmD,药敏试验显示,该菌为7重耐药菌,未检测到耐药基因;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菌具有12种毒力基因(exbB、exbD、hgbA、tonB、fimA、Oma87、OmpH、Psl、sodA、sodC、tbpA、toxA);致病性较强,对小鼠的最小致死菌量为2.2×105 CFU;灭活疫苗 和重组疫苗 对相同血清型菌株攻毒的保护率分别为80%和10%;灭活疫苗 对血清型A、F和未知菌株攻毒保护率分别为0、20%和0,而重组疫苗 的保护率则全为0。本研究发现1株强耐药、强毒力的绵羊源PmD,灭活疫苗 对同种血清型菌株的保护性远高于重组疫苗 ,发病地区羊场可采用同种血清型灭活疫苗 进行预防和控制绵羊巴氏杆菌病,对多价疫苗 和新型疫苗 的研制还有待进一步发掘。 汪阳 张凌 金映红 金映红 薛晶 汪萍 李晓卓 薛晶 刘文锴 韩翔舒 夏俊关键词:绵羊 多杀性巴氏杆菌 生物学特性 猴痘病毒四抗原mRNA候选 疫苗 的筛选与评价 2022年5月以来,曾经只在非洲部分地区流行的猴痘(Mpox)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快速蔓延并形成突发紧急公共卫生事件。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猴痘病毒与天花病... 张震关键词:MRNA 疫苗 猴痘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候选 疫苗 的表达、鉴定及免疫效果验证 2024年 目的制备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的融合前构象(pre-F)mRNA疫苗 ,进行可行性验证。方法对抗原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设计,分别连接至pGEM-3Zf-N3载体上,通过质粒线性化、体外转录、纯化和Cap1加帽处理,得到功能性mRNAs。在转染至293T细胞后,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IFA)来确定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微流控装置制备LNP/mRNAs疫苗 免疫C57BL/6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效价,评估免疫效果。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质粒Pre-F-GCN4t和mDS-Cav1,通过双酶切验证条带符合预期大小。表达目的抗原大小为57.57 ku和64.35 ku。成功检测小鼠血清中抗原特异性IgG抗体,Pre-F-GCN4t免疫组的效果优于mDS-Cav1组,3次免疫较2次免疫提升了2倍,抗体效价最高可达1∶4×10^(4)。结论两种抗原设计模式均具有可行性,Pre-F-GCN4t的设计方式对于激活机体的体液免疫应答更有优势,mRNA疫苗 无需体内转录,为呼吸道合胞病毒mRNA疫苗 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姜人月 庄忻雨 田明尧 唐家凤 狄亚心 杨松惠 许智强 于潼 张桐 金鑫 金宁一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 密码子优化 体液免疫 猴痘自组装纳米颗粒候选 疫苗 的制备及免疫应答特征研究 2024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制备自组装纳米颗粒猴痘候选 疫苗 并研究其免疫应答特征,为其疫苗 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试验数据。方法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纯化抗原蛋白A29L-SpyTag和骨架蛋白Mi3-SpyCatcher,化学组装制备纳米颗粒A29L-Mi3,皮下免疫小鼠,通过ELISA测定抗体效价、空斑试验测定抗体中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淋巴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情况,并描述其免疫应答特征。结果 成功制备A29L-Mi3纳米颗粒,颗粒呈中空笼状均匀分布,其粒径平均为(29±0.19) nm。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 疫苗 联合SP01佐剂后,中和抗体效价强于A29L蛋白候选 疫苗 ,且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 疫苗 免疫2次即能够获得免疫3次相近滴度的中和抗体。A29L-Mi3纳米颗粒候选 疫苗 激活的小鼠T淋巴细胞免疫应答水平高于A29L蛋白候选 疫苗 。结论 成功体外组装制备出结构均一的A29L-Mi3蛋白纳米颗粒,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联合SP01佐剂后中和能力提高,为免疫程序的优化提供参考数据。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均高于单独的A29L蛋白,为猴痘疫苗 的设计与研发提供借鉴。 谭凌云 王慧 杨晓岚 汪芳洲 李燕 罗德炎 谷宏婧关键词: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一株马立克病病毒特超强变异株meq基因编辑缺失候选 疫苗 毒株的构建与鉴定 2024年 马立克病(MD)是由马立克病病毒(MDV)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家禽免疫抑制病与肿瘤病,该病可用疫苗 进行预防和控制,但在长期免疫压力下MDV的毒力持续增强,经典MD疫苗 已难以对当前流行的特超强MDV(HV-MDV)变异株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亟需研发新一代MD高效疫苗 。本文以HV-MDV变异株HNSQ01为亲本毒株,在CEF上连续传代之后,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其meq基因进行编辑,通过一系列试验鉴定和分析,最终建立一株meq基因编辑缺失的MD疫苗 候选 毒株,命名为SQ01Δmeq。1日龄SPF鸡攻毒试验结果显示,在77 d试验周期内,亲本毒株HNSQ01不仅严重抑制感染鸡生长并导致免疫抑制,而且导致100%的MD发病率、100%致死率及80%的肉眼观察肿瘤发生率;但SQ01Δmeq未引起感染鸡的生长及免疫抑制,而且MD发病率、致死率及肿瘤发生率均为0%,表明其对宿主无致病性,生物安全性良好。本研究建立的meq基因编辑缺失MDV毒株SQ01Δmeq,为后续研发新型高效的MD疫苗 奠定了重要基础。 张多 滕蔓 张卓 刘金玲 郑鹿平 各思雨 韩放 罗琴 柴书军 柴书军 余祖华 赵东关键词:马立克病 MDV MEQ 新型疫苗
相关作者
郑海学 作品数:596 被引量:459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非洲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 蛋白 口蹄疫 病毒 田宏 作品数:379 被引量:430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非洲猪瘟病毒 试剂盒 口蹄疫病毒 疫苗 猪瘟 刘华南 作品数:155 被引量:22 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肽 机体 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 亚单位疫苗 非洲猪瘟病毒 李丹 作品数:170 被引量:21 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非洲猪瘟病毒 口蹄疫病毒 亚单位疫苗 蛋白 疫苗 刘湘涛 作品数:700 被引量:1,379 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 研究主题:口蹄疫病毒 口蹄疫 非洲猪瘟病毒 猪瘟病毒 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