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 篇“ 俯冲消减 “的相关文章
滇西古特提斯俯冲 消减 及弧-陆碰撞:来自邦丙地区榴辉岩岩石学、年代学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的证据 青藏高原东南缘滇西地区的昌宁-孟连结合带是一条新发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代表了原-古特提斯主洋盆消亡的残迹,记录了洋-陆俯冲 增生造山过程。近年来,地质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昌宁-孟连结合带与龙木错-双湖结合带经历了相似的构造... 付于真 彭智敏 王国芝 胡金峰 张璋 关俊雷关键词:榴辉岩 俯冲消减 同位素地球化学 弧-陆碰撞 古特提斯 岩石学 二郎坪弧后盆地双向俯冲 消减 的变质-变形分析 中央造山带是近东西向展布于我国中部的一条巨型造山带,在中央造山带的北缘发育一系列的沟-弧-盆体系,特别是东秦岭地区的“秦岭岛弧-二郎坪弧后盆地”体系发育十分完善,其弧后盆地的物质残留前人称为二郎坪岩群。前人通过一系列岩石... 李振强关键词:东秦岭 早古生代 云南滇西地区早古生代增生杂岩的厘定及其洋壳俯冲 消减 作用--基于1∶5万文东幅地质调查的新认识 被引量:5 2022年 【研究目的】澜沧岩群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查明澜沧岩群的物质组成、构造属性、时代及变质变形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重建特提斯的时空格架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研究方法】在1∶5万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开展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等综合研究。【研究结果】查明了澜沧岩群的物质组成及变质变形特征,具有基质+块体的构造混杂岩特征,经历了3期变质变形,整体表现为逆冲推覆-增生造山的构造变形样式。通过碎屑锆石、变酸性岩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厘定其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澜沧岩群中高压变质岩的原岩具有岩浆弧、OIB和E-MORB的特征,说明澜沧岩群经历了深俯冲 、增生造山作用过程。【结论】结合区域已有的研究资料及本文研究成果,认为澜沧岩群不是基底岩系,而是昌宁—孟连原-古特提斯洋俯冲 消减 形成的早古生代增生杂岩。 彭智敏 王保弟 胡金锋 付于真 王国芝 张辑 刘云鹤 张璋 关俊雷 韩文文关键词:增生杂岩 早古生代 北秦岭二郎坪弧后盆地俯冲 消减 的构造演化时限 被引量:6 2021年 秦岭造山带早古生代发育一套完整的"沟—弧—盆"体系,其中二郎坪群作为弧后盆地的代表。为了查明二郎坪弧后盆地俯冲 消减 的构造演化时限,本文以二郎坪群及其相关侵入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火神庙组斜长角闪片岩测得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495.2±6.9 Ma,属于原岩的结晶年龄;侵入二郎坪群内部的变形岩体主要代表板山坪岩体、张家庄岩体、郭家幔岩体,测得其结晶年龄分别为:479.9±5.6 Ma、461.5±5.4 Ma和456.5±6.3 Ma。板山坪岩体的变形特征与二郎坪群北部岩片向北俯冲 消减 特征相同,张家庄岩体、郭家幔岩体的变形特征与二郎坪群南部岩片向南俯冲 消减 特征相同。另外,在二郎坪群南部岩片内部发现顺面理面侵入的未变形岩脉,其结晶年龄为427.8±5.4 Ma,以及切穿二郎坪群南部岩片面理的未变形岩脉,给出一颗锆石结晶年龄为388 Ma。综合上述以及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二郎坪弧后盆地可能于460 Ma闭合,其俯冲 消减 方式为双向式俯冲 ,并且两侧岩片俯冲 变形可能持续至427 Ma,最终岩石俯冲 变形结束时间上限为388 Ma。 李振强 任升莲 董树文 李加好 宋传中 杨青亮 张刚关键词:北秦岭 锆石U-PB年代学 内蒙古北山造山带白云山蛇绿混杂岩的厘定及其对北山洋俯冲 消减 的指示 被引量:3 2020年 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位于内蒙古北山造山带中部,呈北西西向展布,向东延伸至月牙山-洗肠井蛇绿混杂岩带,向西延伸至牛圈子-红柳园蛇绿混杂岩带。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内发育俯冲 期的糜棱面理褶皱、拼贴期逆冲断层系及隆升期走滑断层系3期构造变形,由不同类型的岩块与基质组成,岩块主要包括纯橄岩、辉橄岩、橄辉岩、辉石岩、碳酸盐化超基性岩、辉长岩、玄武岩、斜长花岗岩蛇绿岩岩块及硅质岩、灰岩和砂岩岩块,基质主要为蛇纹岩、绿泥片岩及砂板岩。在蛇绿混杂岩带中部发现保存较完整的洋壳残片,由南向北依次出露堆晶超镁铁质岩、堆晶辉长岩及变质玄武岩。结合大洋中脊玄武岩、洋岛玄武岩及晚寒武世岛弧钙碱性辉长岩的识别,认为白云山蛇绿混杂岩带寒武纪发育MOR型、OIB型、SSZ型等不同构造环境的蛇绿岩岩块,俯冲 作用持续到晚志留世。 田健 辛后田 滕学建 段霄龙 程先钰 孙立新 张永 任邦方关键词:北山造山带 蛇绿混杂岩 残生微洋块:俯冲 消减 系统下盘的复杂演化 被引量:3 2019年 残生微洋块,即正在俯冲 消减 或俯冲 停滞的原大型洋壳板块的海底残余,位于俯冲 消减 系统的俯冲 盘,一般被活动或死亡的洋中脊、海沟及转换断层所围限,但也存在例外,如里维拉(Rivera)微洋块与科科斯(Cocos)板块的边界。现今已确认的残生微洋块有胡安·德·富卡(Juan de Fuca)、里维拉(Rivera)、瓜达卢佩(Guadalupe)等法拉隆(Farallon)板块的残余和位于南美洲和南极洲之间的菲尼克斯(Phoenix)微洋块。此类微洋块的边界以及恢复其演化过程主要是通过地形、重力异常、震源分布、磁异常条带、地震剖面和构造解释等手段辨析。洋中脊与俯冲 带的相对位移使围限的洋壳板块面积整体或局部不断减小,当整块洋壳面积减小到10万平方千米以下时形成残生微洋块,其产生的动力机制为地幔对流驱动下的相邻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大的微洋块可能因新生洋壳的浮力等因素造成俯冲 速度及方向的差异,破裂为数个更小的微洋块。残生微洋块的形成和演化与洋中脊、俯冲 系统、板片窗形成及三节点的转化密不可分,研究其成因模式可为探索板块起源和动力提供参考。在板块俯冲 过程中可能产生大洋汇聚边界并以此作为微洋块新的边界(如里维拉?科科斯边界),可与陆内变形带类比。 刘金平 李三忠 索艳慧 索艳慧 李玺瑶 朱俊江 刘永江 于胜尧 戴黎明关键词:俯冲消减 西藏阿翁错地区早白垩世花岗闪长岩——班公湖—怒江洋壳南向俯冲 消减 证据 被引量:9 2019年 对拉萨地块北部阿翁错地区花岗闪长岩进行了年龄分析、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锆石LA-ICP-MS定年测得花岗闪长岩U-Pb年龄为(114.4±1.9)Ma,属于早白垩世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花岗闪长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具有典型镁安山岩/闪长岩(MA)的地球化学特征,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Mg#值(45.42~54.29),低的TFeO*/MgO值(1.58~2.26);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研究表明,阿翁错花岗闪长岩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在俯冲 消减 背景下,由俯冲 洋壳脱水熔融产生的溶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为晚中生代班公湖—怒江洋盆的南向俯冲 消减 提供了直接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证据。 尹滔 李威 尹显科 张伟 袁华云 裴亚伦关键词:俯冲消减 锆石U-PB测年 拉萨地块 西藏安多早侏罗世火山岩岩石成因及对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 消减 的制约 被引量:4 2017年 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中生代的岩浆活动,研究它们对于认识特提斯洋的演化过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报道安多地区新识别出的早侏罗世岛弧型火山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锆石原位Hf同位素、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和Sr-Nd同位素结果。英安岩206Pb/238U年龄为180.7±4.7Ma(MSWD=0.22,n=10),指示其形成时代为早侏罗世。这些火山岩的SiO_2含量为62.50%~76.15%,MgO含量为0.33%~3.05%,Fe_2O_3T含量为2.35%~6.69%;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具有铕的弱负异常,具有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同时这些火山岩锆石原位εHf(t)值均为正值(+15.1^+17.1);全岩Sr-Nd同位素εNd(t)值也均为正值(+7.1^+13.2),指示这些火山岩很可能是特提斯洋俯冲 消减 过程中新生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安多火山岩不可能是龙木错-双湖古特提斯洋或雅鲁藏布江新特提斯洋俯冲 消减 的产物,而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俯冲 消减 的产物,区域上很可能与改则北、日土地区的侏罗纪侵入岩一起构成了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侧的岩浆弧带。由此本文认为安多早侏罗世岛弧型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北向俯冲 消减 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俯冲 消减 过程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李小波 王保弟 刘函 王立全 陈莉 闫国川 周放关键词:火山岩 锆石U-PB定年 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 消减 的证据 被引量:23 2015年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安山岩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典型高镁安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所有样品均具有较高的Mg O、Mg#值,低的TFe O/Mg O值(小于1.5);所有样品都显示轻稀土元素富集,具有Eu负异常,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的特征;锆石εHf(t)值为较均一的负值(εHf(t)=-8.5^-6.7)。研究表明,达如错高镁安山岩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壳在俯冲 消减 背景下,由俯冲 沉积物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橄榄岩发生交代作用的产物,形成于与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 消减 有关的活动大陆边缘(安第斯型)的构造环境。由此认为,晚侏罗世接奴群火山岩是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 消减 的产物,从而为班公湖—怒江洋壳的俯冲 消减 提供了直接的火山岩证据。 李小波 王保弟 刘函 王立全 陈莉关键词:高镁安山岩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锆石HF同位素 西藏达如错地区晚侏罗世高镁安山岩--班公湖-怒江洋壳俯冲 消减 的证据 对出露于拉萨地块北部的达如错接奴群安山岩进行了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和锆石原位Hf同位素研究.用LA-ICP-MS技术测得的安山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163.3±1.7Ma,即火山活动时限为晚侏罗世早期... 李小波 王保弟 刘函 王立全 陈莉关键词:高镁安山岩 班公湖-怒江结合带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锆石HF同位素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王保弟 作品数:103 被引量:1,136 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拉萨地块 古特提斯洋 锆石U-PB定年 锆石U-PB年龄 火山岩 许继峰 作品数:141 被引量:3,125 H指数:37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埃达克岩 火山岩 拉萨地块 埃达克质岩 王立全 作品数:157 被引量:3,432 H指数:39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调查局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地球化学 古特提斯洋 过铝花岗岩 西藏冈底斯带 康志强 作品数:120 被引量:777 H指数:16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地球化学 拉萨地块 岩体 火山岩 地球化学特征 李三忠 作品数:431 被引量:4,398 H指数:4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俯冲 中生代 新生代 燕山期 造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