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36篇“ 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的相关文章
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及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
2025年
背景: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抗炎、抗凋亡、促进骨缺损修复等作用,目前关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较少。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对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影响。方法:(1)动物实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与实验组(n=16),实验组髓损伤处使用含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对照组露髓损伤处使用含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直接盖髓,用玻璃离子粘固剂封闭窝洞;治疗2,4周后取上颌骨,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巢蛋白在牙本质中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复牙本质生成。取4只SD大鼠上颌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磨与切中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2)细胞实验:从人髓组织、周韧带组织及龈组织中分别分离获取人髓细胞、人周韧带细胞和人龈成纤维细胞,采用RT-PCR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m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采用RT-PCR检测人髓细胞中促红细胞生成素、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巢蛋白m RNA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诱导或未诱导分化条件下,下调促红细胞生成素表达或外源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后,采用RT-PCR检测人髓细胞牙本质涎磷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1 mRNA相对表达,茜素红S染色检测矿化结节形成,RT-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2 mRNA与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动物实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治疗2,4周后的修复牙本质生成量更大,牙本质中巢蛋白表达更高。促红细胞生成素在大鼠上颌第一磨髓、成牙本质细胞层和周膜中呈弱阳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中呈强阳表达。(2)细胞实验:与其他两种细胞相比,人髓细胞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m RNA表达更高。与未诱导分化相比,成牙本质细胞诱导
程瑞卿孙红蕾耿双双王超李军科陈燕芳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牙髓损伤修复性牙本质直接盖髓
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大鼠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方法:分离并鉴定人髓细胞(Dental pulp cells,DPCs),将DPCs分为对照(control)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组、TNF-α+EPO组;使用CCK-8法、Transwell法、碱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组、氢氧化钙[Ca(OH)2]组和EPO组,对大鼠上颌第一磨进行髓暴露,分别以含PBS、Ca(OH)2和EPO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术后1个月处死大鼠,micro-CT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修复牙本质形成;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Osterix(Osx)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TNF-α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降低(P<0.05);与TNF-α组相比,TNF-α+EPO组DPCs增殖、迁移、成骨分化能力提高(P<0.05)。与PBS组、Ca(OH)2组相比,EPO组露髓处形成连续完整的钙化桥及大量修复牙本质,DMP-1、DSPP、Runx2、Osx水平升高(P<0.05)。结论:EPO通过提高DMP-1、DSPP、Runx2、Osx水平促进髓损伤大鼠修复牙本质形成
汪莉钟素兰朗么磋张义林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牙本质涎磷蛋白
抗癌药紫杉醇对修复牙本质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陆艳丽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阳感觉神经对修复牙本质形成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研究背景齿出现龋损和外伤时,髓所形成修复牙本质(Reparative dentin,RD)可有效隔绝外来的损伤刺激,为其恢复自身活力提供良好的环境。RD形成过程中存在多种生物学事件,如髓神经的分布会在外界刺激...
詹朝宁
关键词:修复性牙本质感觉神经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电活P(VDF-TrFE)膜促进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电活材料对髓干细胞(DPSCs)成牙本质分化及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作用及集中。方法:通过旋涂法和接触极化法制备具有正或负表面电势的电活聚偏氟乙烯/三氟乙烯P(VDF-TrFE)薄膜,探讨不同表面电势对DPS...
林丹乐王思语袁玲玲姚松佑周子钰于清华张潇悦胡晓莉
关键词:牙髓干细胞电活性细胞黏附
Matrilin-4对大鼠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促进作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Matrilin-4对大鼠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作用,探讨其作为新型盖髓剂的可能。方法:28只雄Wistar大鼠,在大鼠的双侧上颌第一磨合面备洞至露髓后,左侧用含Matrilin-4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Matrilin-4组),右侧用含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的胶原蛋白海绵盖髓(PBS组),双侧均用玻璃离子封洞。分别于3、7、14和28d灌流固定处死大鼠并取上颌双侧第一磨标本,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分析各组大鼠修复牙本质形成及成牙本质细胞中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3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较少量炎症细胞聚集,并可见明显的血管扩张;7d时2组穿髓孔下方炎症反应加重,但Matrilin-4组明显轻于PBS组,且可见前期牙本质形成;14d时Matrilin-4组露髓区域可被较连续完整的修复牙本质桥覆盖;28d时,与PBS组比较,Matrilin-4组穿髓孔下方可见厚而完整的修复牙本质桥,牙本质桥下面有重组的成牙本质细胞层。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表达强度在术后3、7和14d呈逐渐增强趋势,28d时减弱;盖髓后各时间点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表达强度均强于PBS组,且14d时阳表达达高峰。与PBS组比较,3、7和14d时Matrilin-4组大鼠成牙本质细胞中DSP阳表达强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Matrilin-4对髓损伤后修复牙本质形成具有促进作用。
谢金芳孟琳高华丽李雪洋胡雪张颖丽尹硕
关键词:盖髓剂成牙本质细胞
修复牙本质形成过程中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2018年
修复牙本质齿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形成的第三期牙本质,属于齿的自身防御及保护机制,防止外界刺激对齿进一步的损害。在修复牙本质形成的过程中,修复牙本质形成的原理和机制十分复杂,其中有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现就修复牙本质形成过程中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阙克华王芳刘杨秋
关键词:修复性牙本质成牙本质细胞信号通路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对小型猪修复牙本质形成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1
2017年
目的应用小型猪实验动物模型评价iRoot BP Plus直接盖髓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情况以及髓的生物学反应。方法选取4只18月龄小型猪前磨26颗,制备直径为2mm穿髓孔,随机分3组:氢氧化钙组、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进行直接盖髓。术后8周,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MTA组和iRoot BP Plus组均可以形成具有天然牙本质小管样结构及极的成牙本质细胞层的钙桥。与MTA组相比,iRoot BP Plus组形成的钙桥质地较为均匀连续,髓组织炎症反应较轻,髓腔未见不规则钙化。氢氧化钙组表现钙桥较为疏松,冠部髓组织坏死,根髓可见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根管壁出现不规则钙化。结论 iRoot BP Plus和MTA盖髓明显优于传统的氢氧化钙。iRoot BP Plus在盖髓术中表现了良好的生物学特
陈宁宁张洋汪育苗王利军凌建军郑颖
关键词:活髓保存盖髓剂BPPLUS
生物陶瓷材料iRoot BP Plus对小型猪修复牙本质形成的实验研究
目的:应用小型猪评价i Root BP Plus直接盖髓后修复牙本质形成的情况以及髓的生物学反应。方法:选取4只18月龄小型猪前磨26颗,制备2mm穿髓孔,随机分三组,iRoot BP Plus组,MTA组和氢氧...
陈宁宁郭凌子郑颖
关键词:活髓保存盖髓剂
Runx2与Osx在修复牙本质形成过程中表达的研究
目的:  龋损和外伤是能引起髓炎损伤,并最终导致人类列缺损的重要病因。然而当齿发生龋损、物理摩擦,外伤等轻微损伤时,髓腔内的髓细胞会发生迁徙,增殖,并分化为成牙本质细胞,进而矿化成熟,成为反应牙本质,亦称修复...
窦予昕
关键词:修复性牙本质牙髓细胞

相关作者

樊明文
作品数:483被引量:2,707H指数:2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变形链球菌 龋齿 龋病 DNA疫苗 防龋疫苗
边专
作品数:346被引量:1,939H指数:2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变形链球菌 龋齿 龋病 DNA疫苗 根管
陈智
作品数:206被引量:857H指数:1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研究主题:龋齿 成牙本质细胞 牙髓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变形链球菌
张旗
作品数:27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胚 原位杂交 修复性牙本质 成牙本质细胞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李成章
作品数:131被引量:513H指数:1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研究主题:牙周炎 牙周病 胶原膜 牙周 黄芩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