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8篇“ 信任基础“的相关文章
- 国家与村社之间:农民村治参与的信任基础
- 2024年
- 从底层乡民资源获取、社会资本等维度对其村治参与行为的分析仍有深化空间。那么,从普通乡民出发,其村治参与呈现出何种整体特点?在一个自下而上的研究视野中,这一社会现象的微观基础与生成路径又为何?
- 湛礼珠
- 关键词:资源获取信任基础村社村治
- 国家与村社之间:农民村治参与的信任基础
- 2024年
- 居于国家和村社之间,农民参与村治需要深厚的信任基础。在一个“发展水平—社会关系—行为模式”的多元命题系统中,农民资源获取程度决定其信任给予选择,并进一步影响到个体行动。就此而言,传统时期社会低生产力水平下,农民基于互惠伦理生成人格主义信任,由此形塑了一种代理型村治参与模式。集体化运动开启后,国家基于工业化建设需要,依托深入家户的党政机构主导了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其间“挤压”关系的存续使得农民村治参与呈现出显著的“退却主义”特征。市场化改革扭转了村社代理和国家控制下小农家庭的“过密化”趋势,以“半工半耕”和制度赋能为抓手,农民独立人格的塑造强化了其个体性村治参与倾向。要实现农民个体性村治参与到农民主体性参与的跃升,需要增进“发展型小农”利益协同、自治激发基层民众治理效能,并以利益和效能粘合农民集体行动。
- 湛礼珠
- 关键词:信任农民
- 基于信任基础的智能电网弹性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及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任基础的智能电网弹性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智能电网系统的相关信息;基于所述相关信息建立智能电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所述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信任基础的异常测量检测机制,获得...
- 刘畅刘钦源吴裔张陆镔程大伟赵培峰张王俊郭乃网王彬彬沈泉江张蕾郑成张梦圆
- 基于信任基础的智能电网弹性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及介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信任基础的智能电网弹性分布式状态估计方法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智能电网系统的相关信息;基于所述相关信息建立智能电网系统的状态空间模型;基于所述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信任基础的异常测量检测机制,获得...
- 刘畅刘钦源吴裔张陆镔程大伟赵培峰张王俊郭乃网王彬彬沈泉江张蕾郑成张梦圆
- 基于复杂关联网络和国企信任基础的关联交易及其影响研究——以上海电气为例
- 关联交易在我国市场交易活动中十分普遍,我国对于“关系”的重视也决定了关联交易的地位。然而,关联交易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美化财务业绩表现、获取短期利益,而且,为了减少信息披露成本和交易成本,维护专有资产,关联交易往往更加隐蔽...
- 尹旖清
- 关键词:关联交易信任
- 技术信任的崛起及其信任基础的巩固被引量:8
- 2020年
- 信任是指个体对于置信对象的行为符合自身期待的主观判断。判断乐观则信任,判断悲观则不信任。所谓“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自古至今皆认可的是:若得益于个体信任的普遍积累,人类社会将持续迈向繁荣与稳定;若受困于个体信任的普遍流失,人类社会将逐渐堕入衰败与混乱。现如今,在技术、社会、信任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下,社会信任的基本模式已悄然发生了由人际信任、制度信任向技术信任的转变。及时关注且正确认识该现象,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将成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
- 张权
- 关键词:信任基础制度信任人际信任主观判断
- 以区块链构建下一代价值互联网信任基础的措施
- 2020年
- 以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的区块链技术为例,对北京众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在分布式网络的技术支撑下,在区块链专业技术领域取得的突破性、高效性进展,进行初步的探讨。
- 施烁贾智超
- 关键词:区块链互联网信任基础
- 交易的信任基础——基于二手房交易的实证研究
- 人民群众的居住问题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之一。近年来,随着土地政策收紧,新房市场趋于稳定。2016年,北京、上海的二手房交易额已占房地产交易额的70%,存量房开始成为房地产市场的主体,房产中介逐步接过房地产开发商的...
- 缪玲
- 关键词:二手房信任基础
- 教育惩罚:建立在相互信任基础上的教育艺术被引量:1
- 2017年
-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既对学生产生影响,也对教师产生影响.教育惩罚效应受到教师自身因素、教师与家长关系、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发挥教育惩罚的作用,仅仅关注教育惩罚本身是不够的.应致力于建立由教师、家长和学生构成的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使教育惩罚这种教育手段发挥良好效用.
- 王晓平
- 关键词:教育惩罚教育手段
- 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危机与重建被引量:44
- 2016年
- 针对近年来中国社会中的道德失范问题,声誉机制被认为是一种相对于道德机制和法律机制具有比较优势的重要治理机制。这种情况下,如何创造条件促进声誉机制发挥作用就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声誉机制的作用过程,发现公众信任是声誉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并且指出负面事件频发可能会损害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近年来中国乳制品负面事件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设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方法检验了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所受到的损害,以及通过制度建设重建信任所面临的问题。检验结果表明,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确实受损,在信任重建过程中公众对制度建设的信心也有所动摇,重建信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本文首次提出并研究了声誉机制的信任基础问题,是对声誉机制理论的深化和发展;通过研究得出的启示和建议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雷宇
- 关键词:信任公众
相关作者
- 姒琪莹

- 作品数:5被引量:1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主题:初始信任 SNS 学生用户 信任基础 信任
- 黄荷

-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风险管理 海关风险管理 信任基础 诚信评价体系 诚信评价
- 丁煌

- 作品数:169被引量:3,223H指数:34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公共政策 地方政府 行政改革 公共行政学 政府
- 张清

- 作品数:24被引量:72H指数:5
- 供职机构:武警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趋同化 高校 社会学透视 高等教育 信任基础
- 李佳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法律构建 信用关系 公司信用 信任基础 上市公司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