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 篇“ 保留生育能力 “的相关文章
磁共振成像在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决策中的应用及发展 被引量:1 2024年 保留 生育能力 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临床决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手术切除为主的治疗方案相比,其存在较高的疾病进展风险。因此,有保留 生育能力 需求的患者,需要满足严格的适应证选择标准。除了符合病理相关指标外,通过影像学获得侵犯深度、范围以及转移信息,对于非手术治疗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其中,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以其高软组织分辨力、多参数、多平面成像特点,能够准确且客观评估上述信息,并已成为EC患者保育治疗决策前的标准检查方法。同时,随着影像组学的发展,能够通过对无创图像进行数据挖掘,从而扩大了磁共振成像的评估范围。因此,本文针对MRI在EC保育治疗决策中的应用和发展予以综述。 程瑾 周蓉 王建六 洪楠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磁共振成像 保留生育能力 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病变保留 生育能力 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1、通过系统回顾已发表的研究评价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保留 生育 功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比较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与其他保留 生育 功能措施的临床及妊娠结局。 方法:通过... 韩逢皎关键词: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电切术 孕激素 保留生育功能 ADC值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疗效评估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搜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MRI和宫腔镜复查,MRI早于宫腔镜。以宫腔镜病理结果为标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6个月病变及相应部位内膜ADC值。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肿瘤及治疗后相应部位内膜ADC值分别为(0.8±0.06)×10^(-3)mm^(2)/s、(1.1±0.03)×10^(-3)mm^(2)/s、(1.2±0.08)×10^(-3)mm^(2)/s,三组间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患者5例,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的内膜ADC值分别为(1.1±0.06)×10^(-3)mm^(2)/s、(1.1±0.01)×10^(-3)mm^(2)/s、(1.3±0.09)×10^(-3)mm^(2)/s,治疗后3个月和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前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6个月较治疗后3个月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C值可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疗效评估,在治疗后6个月评估更有意义。 刘明明 梁宇霆 赵维敬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表观扩散系数 生育 ADC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疗效评估 目的:探讨ADC值对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疗效评估。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2021年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行MRI和宫腔... 刘明明 梁宇霆 赵维敬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生育 早期宫颈腺癌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的Meta分析 目的: 本文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分析IA期宫颈腺癌行宫颈锥切术对比子宫切除术的复发率、生存率,宫颈锥切术的病灶残留情况及妊娠结局等,评估宫颈锥切术的安全性及其保留 生育能力 的有效性,为希望保留 生育能力 的早期宫颈腺癌患者的治... 李铭关键词:宫颈腺癌 宫颈锥切术 复发风险 生育能力 META分析 早期宫颈癌保留 生育能力 的手术治疗进展 2021年 在早期宫颈癌年轻患者的治疗中,保留 生育能力 的手术(如宫颈锥切术、单纯子宫颈切除术及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已被作为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的替代方法之一。本研究对早期宫颈癌年轻患者实施保留 生育 的手术治疗进行综述,发现在合理选择组织病理学参数后,非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与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相比,妊娠率更高,妊娠结局更好。在根治性子宫颈切除术中,手术入路的选择似乎在肿瘤及产科结局方面并无较大差异,保留 生育能力 的手术可以在不影响肿瘤安全性和生殖潜力的情况下获得与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同等的术后生存率。 胡水平 贾泽南 张亚男 党云 刘志杰关键词:早期宫颈癌 保留生育能力 手术方式 年轻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 生育能力 治疗的思考 被引量:9 2020年 最新发布的《CA CANCER J CLIN》报道称,2019年美国有70余万例子宫内膜癌患者,有超过5万的新发病例。子宫内膜癌已成为美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妇科肿瘤,仅次于乳腺癌[1]。随着经济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育 年龄延迟,我国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越来越接近发达国家。 狄文 金明珠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保留生育能力 子宫切除术 孕激素 影响女性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对生育能力 受损风险认识及保留 生育能力 决策的因素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评估育龄期乳腺癌患者对肿瘤综合治疗后生育能力 损害的认知程度,分析影响患者保留 生育能力 决策的相关因素,帮助患者做出关于保留 生育能力 的合理决定。方法针对研究目的设计了相应的问卷调查表,对2016 年7 月至2018 年5 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外一科就诊的育龄期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平均年龄为36 岁的126 名患者中,有76.2%的患者在治疗前获得了生育能力 受损风险的相关信息,但这类患者中只有5.6%选择在肿瘤治疗前保留 生育能力 。患者是否选择保留 生育能力 与其生育 状况,文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采取何种治疗方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大部分育龄期女性乳腺癌患者在肿瘤综合治疗前接收到生育能力 受损相关信息,但选择保留 生育能力 患者却极其有限。影响患者做出保留 生育能力 决策与与治疗方案无关,与生育 状况、文化程度有关。 段佳君 刘德权 张勇关键词:乳腺癌 保留生育能力 两例妇科恶性肿瘤保留 生育能力 术后化疗前GnRHa的病例分析 文章介绍了两例卵巢恶性肿瘤保留 生育能力 术后,需辅以化疗病例,鉴于化疗可能对患者生殖系统产生的影响,临床药师与医师通力协作,在确保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积极关注患者长期生活质量,从不同专业视角权衡不同药物及化疗方案对患者疾病及... 李军云关键词:化学疗法 GNRH激动剂 文献传递 临床药师对2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 生育能力 术后化疗前使用GnRHa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保留 生育能力 术后化疗前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的作用。方法:针对2例卵巢恶性肿瘤保留 生育能力 术后需辅以化疗巩固治疗的患者,临床药师为患者选择目前常用的GnRHa长效制剂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6 mg,皮下注射,每28 d 1次保护患者卵巢功能。结果:2例患者分别在使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3-4个周期后出现停经,一名患者主诉有大量出汗、烦躁不适,另一名患者无明显不适主诉,2例均顺利完成了全程化疗。结论:临床药师与医师协作,可在保证化疗效果的同时为患者选择对生殖系统影响最小的化疗方案。 李军云 于芝颖关键词:妇科恶性肿瘤 保留生育能力 化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药学监护
相关作者
王建六 作品数:1,336 被引量:6,729 H指数:3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子宫内膜肿瘤 盆底重建 周蓉 作品数:79 被引量:430 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功能治疗 保留生育功能 早期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增生 向阳 作品数:611 被引量:3,834 H指数:2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滋养细胞肿瘤 预后 妇科恶性肿瘤 中国专家共识 杨佳欣 作品数:242 被引量:1,796 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 宫颈癌 卵巢肿瘤 预后 卵巢癌 赵维敬 作品数:24 被引量:47 H指数:4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 研究主题:卵巢 磁共振成像 多平面重组 卵巢静脉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