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55篇“ 侵犯商业秘密“的相关文章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分层认定规则
2025年
前置法和刑法对于商业秘密纠纷的介入由于保护法益的不同而存在差别,反不正当竞争法着眼于商业秘密所有人的私权益,刑法保护的则是公平自由的竞争秩序。罪与非罪的判断需要以法益为指导并采用分层级的认定路径具体展开:第一层级需要以秘密性和保密性为识别标准,将涉案信息不具有智力成果属性的予以排除;第二层级需要首先以个案狭义情节要素的识别为基础检视刑法介入的必要性和适当性,其次数额要素的功能应由肯定入罪转向否定入罪,将数额要素不符合司法解释规定的案件进行出罪处理。只有同时满足两方面的要求才可以对法益侵害程度值得刑法处罚作出肯定评价。在层级认定模式下,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能够在法律适用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沟通与衔接。
吴文博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商业秘密情节严重
侵犯商业秘密罪评价标准的修正与规范解读
2025年
《刑法修正案(十一)》完成了侵犯商业秘密罪由数额犯到情节犯的全面转型,但未跟进更新的司法解释易使得司法实务将情节犯作数额犯化处理,仅关注数额要素对于犯罪评价的影响。侵犯商业秘密罪所保护的是复合法益:一是商业秘密权利人对商业秘密享有的私权利,二是市场竞争秩序,后者又可还原为具体的个人法益——商业秘密权。以此为逻辑起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评价体系应当坚持区分性、形式与实质相统一、强保护的原则,建构综合评价体系。各要素不可单独作为入罪标准,而应综合考量,建构起以数额要素为主,非数额要素为辅的“情节严重”解释体系。
冯明昱张勇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犯数额犯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认定
2024年
商业秘密本身具有私密性,虽然带有一定的时效性,但未经权利人公开前仍作为知识产权予以平等保护,故《刑法》中设立侵犯商业秘密一罪也是基于这样的考量。现实中如何将行为界定为侵犯商业秘密还要作相应区分,针对立法、司法中存在对该行为入罪标准模糊、适用范围较窄、刑罚畸轻的问题,以及在认定个人和单位犯罪、甄别主从犯、与他罪竞合现象产生的些许争议,着重论述个人和单位犯罪中主从犯的认定及该罪与他罪竞合之时如何处置,并建议适当扩张该罪的适用范围,斟酌提高相应起刑点,明确入罪标准,罚当其罪,不偏不倚,体现刑罚严厉性却不失法律的人文关怀。
贺乾坤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刑法情节严重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司法认定研究
商业秘密作为对企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商业信息,在竞争活动中面临着被侵犯的高度危险,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传播速度的加快,侵犯商业秘密的犯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确...
郭婷婷
关键词: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情节严重”研究
郑天骄
厘清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量刑原则
2024年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等九部门印发《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方案》,部署了包括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实施任务。对于司法机关来说。
徐明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罪知识产权执法司法体系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司法鉴定审查要点
2024年
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司法鉴定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鉴定机构遭受质疑、超范围鉴定、鉴定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为提高商业秘密刑事案件的办案质效,检察机关应从委托鉴定的主体是否适格、受委托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是否适格、委托鉴定事项是否合理、鉴定方法是否科学等方面,加强对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审查,确保商业秘密司法鉴定的合法性、有效性,精准打击侵犯商业秘密刑事犯罪,维护司法公正与权威。
冯润森刘存青吴娜
关键词:商业秘密司法鉴定
侵犯商业秘密罪“情节严重”的规范认定
2024年
刑法修正案(十一)将“重大损失”改为“情节严重”,即侵犯商业秘密罪由结果犯变为情节犯,因此“情节严重”代替“重大损失”成为成立侵犯商业秘密罪的新的重要入罪标准。这一立法变动,既意味着本罪的入罪门槛进一步降低,也体现了立法者从外部构建商业秘密市场竞争秩序的规范目的。同时也使得危害性巨大但经济损失不大或难以计算认定的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难以认定的问题得以解决。但是“情节严重”的适用标准仍然需要司法解释进一步明晰,否则将会造成该罪适用范围的模糊不定。
田卜屹
关键词:情节严重侵犯商业秘密罪
侵犯商业秘密罪的实践问题及出路
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罪犯罪对象的商业秘密应当具备"秘密性""价值性""保密性",据此可以判断犯罪对象是否属于商业秘密。从法秩序统一性的角度来看,侵犯商业秘密犯罪行为的认定与商业秘密民事侵权行为的判断要相互协调,防止民事上和刑...
彭勇杜宇杰
关键词:商业秘密侵犯商业秘密罪刑事可罚性
合伙人涉嫌侵犯商业秘密,我该怎么办
2024年
《法人》杂志“有问必答”栏目组:我叫李想(化名),2013年创办了一家信息公司(下称“A公司”),主要做生活服务类信息平台。近几年,公司业务发展较好,而且新技术不断出现,我考虑把业务从网站拓展到小程序和APP。2018年,我在同学会上见到了同学D。当时,他正准备从一家互联网公司(下称“B公司”)离职,自己创业。我和D聊得很投机,于是,我决定和D合伙拓展公司业务。
徐春江
关键词:侵犯商业秘密信息平台互联网合伙人

相关作者

刘科
作品数:43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法学会
研究主题:刑法保护 定罪 侵犯著作权犯罪 定罪情节 知识产权
张成立
作品数:48被引量:142H指数:5
供职机构:聊城大学法学院
研究主题:商业秘密 法律保护 TRIPS 知识产权 行政问责
余华
作品数:23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北师范学院政法学院
研究主题:商业秘密 海盗罪 国际刑法 惩罚性赔偿 侵犯商业秘密
唐震
作品数:45被引量:117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
研究主题:某某 刑事案件 裁判要旨 纠纷案 商业秘密
白云飞
作品数:4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经营信息 秘密性 《反不正当竞争法》 保护商业秘密 保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