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30篇“ 侧支循环建立“的相关文章
冠状动脉循环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循环(CCC)建立情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病变(ATOs)患者远端心肌灌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6月在我院住院诊断为AMI的ATOs患者92例,根据CCC建立情况分为CCC不良组(45例)和CCC良好组(47例),收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心脏专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系统(D-SPECT)检查结果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CC建立情况对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的预测价值。结果CCC良好组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总计负荷得分及总计静息得分均低于CCC不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3)。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20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4(95%CI 0.49~0.80,P<0.05),敏感度为59%,特异度为70%。CCC预测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13的AUC为0.67(95%CI0.47~0.87,P<0.05),敏感度为71%,特异度为63%。结论AMI ATOs患者CCC建立良好的病变较CCC建立不良的病变负荷总缺血范围小,CCC建立良好是AMI患者负荷总缺血范围降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对患者远期预后的预测指标。D-SPECT可以作为评估心肌灌注水平的可靠指标,具有较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孟晓雪赵晶江尕学药素毓白明
关键词:冠状动脉侧支循环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灌注
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脑循环建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究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患者脑循环建立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设定为2022年1-12月,研究对象为上述时段中,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诊脑卒中确诊病例68个,参照随机信封原则开展对照、观察组别划分,均设定34例。对症西药为对照组研究方案,对症西药+补阳还五汤为观察组研究方案,对比两组脑循环建立情况、免疫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昏迷程度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7 d、1个月后,观察组脑循环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5 d,观察组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言语謇涩、口舌歪斜及半身不遂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MSE及GCS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补阳还五汤可有效改善患者脑循环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吞咽功能,减轻昏迷程度,同时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证候。
凌艳琴刘叶辉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脑卒中免疫功能
血管新生与缺血性卒中患者循环建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缺血性卒中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循环建立可以增加缺血区脑组织血容量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近年研究发现,血管新生在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从血管新生对缺血区脑组织循环建立的调节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及预后提供帮助。
杨超姜立刚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血管新生侧支循环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脑梗死患者循环建立的关系
2024年
目的分析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循环建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2022年1月就诊于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经DSA检查确诊为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142例,根据是否建立循环,分为循环建立组和循环建立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LR是否为患者循环建立独立危险因素。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NLR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循环代偿级别的相关性,并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预测患者循环建立的最佳截断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循环建立组NLR[10.79(7.13,14.63)]高于循环建立组[7.24(5.39,10.4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LR是影响循环建立(OR=1.242,95%CI:1.101~1.402;P<0.01)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NLR与NIHSS呈正相关(r=0.576,P<0.01),与循环代偿级别呈负相关(r=-0.303,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NLR预测患者循环建立的临界值为9.365(曲线下面积是0.674,95%CI:0.559~0.788,敏感度61.3%,特异度70.3%)。结论对于大脑中动脉M1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患者,NLR与循环建立相关,临床工作中,应重视NLR的测定。
谢荞琎刘昕陈云波罗璨璟方颖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大脑中动脉
CTA定量分析大脑中动脉闭塞性卒中斑块特征与循环建立的关系
2024年
目的 采用CT血管造影(CTA)定量分析大脑中动脉(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动脉斑块特征与循环建立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德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入院的130例MCA闭塞性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定量分析患者动脉斑块特征,并评估循环建立情况。然后将患者分为循环不良组和循环良好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情况及动脉斑块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循环与动脉斑块特征主要参数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验动脉斑块特征主要参数对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循环建立的评估价值。结果 130例患者均按要求完成CTA检查,其中循环不良37例,循环良好93例。循环不良组斑块长度、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均大于循环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是MCA闭塞性卒中患者循环建立的影响因素(P <0.05)。当MCA闭塞性卒中斑块负荷、偏心指数、脂质成分体积最佳截断值分别为38.295%、4.965、343.245 mm^(3)时,评估循环的价值最高,曲线下面积均> 0.75 (P <0.05)。结论 MCA闭塞性卒中患者的循环建立情况与斑块特征密切相关,尤其是斑块负荷、偏心指数及脂质成分体积。通过CTA定量分析这些斑块特征,可有效评估循环建立情况。
李巧巧敬文斌杨帆杨志贾西平徐烨苗涵徐勤
关键词:梗死大脑中动脉ROC曲线曲线下面积
DWI-ASPECT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循环建立及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
2024年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DWI-ASPECTS)评分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循环建立及介入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01—2023-06丹东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AI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区域软脑膜循环评分(rLMC)分为循环好组与循环差组,比较2组DWI-ASPECTS评分与梗死区域情况,于介入治疗3个月后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基线资料,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WI-ASPECTS评分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循环好组DWI-ASPECTS评分高于循环差组,NIHSS评分低于循环差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r LMC评分与DWI-ASPECTS评分呈正相关(r=0.612),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5)。循环差组患者梗死累及DWI-ASPECTS中I区、M1~M4的比例高于循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IHSS评分及DWI-ASPECTS评分是AIS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年龄预测AIS患者预后的最佳截断值为63.50岁,NIHSS评分最佳截断值为11.50分,DWI-ASPECTS评分最佳截断值为7.50分,且DWI-ASPECTS评分预测AIS患者预后的AUC及特异性均高于年龄与NIHSS评分(P<0.05)。结论DWI-ASPECTS评分与AIS患者循环情况密切相关,同时DWI-ASPECTS评分、年龄及NIHSS评分为AI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DWI-ASPECTS评分对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可作为AIS患者介入治疗预后转归的主要预测指标。
赵月飞范英超叶红莲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侧支循环预后
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循环建立的影响
2024年
目的:观察再生汤对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建立的影响。方法:将60例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双联抗血小板及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再生汤。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CCS分级)、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Rentrop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MLHFQ)评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的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CS分级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L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Rentrop分级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MLHF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再生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有助于未行血运重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循环建立,提高其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夏建文黄建国欧阳思敏李念旭易斑斓钟希夷余桂枝
关键词:再生汤血运重建侧支循环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
血清S100β、Aβ及NSE联合检测可提高急性脑梗死脑循环建立的预测效能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钙结合蛋白β(S100β)、β-淀粉样蛋白(Aβ)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循环建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2例ACI患者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疾病组患者的循环建立情况用脑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判断,根据DSA检查结果,将0级患者归为无循环建立组(51例),1~4级患者归为循环建立组(81例)。2组血清S100β、Aβ及NSE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测定,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循环建立的预测价值。结果:疾病组血清S100β、Aβ及NSE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DSA检查结果显示,132例患者中有81例(61.36%)患者循环建立,循环建立组血清S100β、Aβ及NSE水平低于无循环建立组(P均<0.05);ROC结果显示,血清S100β、Aβ及NSE水平联合检测判断ACI患者循环建立的灵敏度及曲线下面积(AUC)高于三者单项检测(P均<0.05),但特异性与三者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ACI患者血清S100β、Aβ及NSE水平较健康人群更高,且与脑循环建立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ACI患者脑循环建立预测效能更高。
张春瑞尉建辉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Β-淀粉样蛋白
急性脑梗死患者循环建立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 探讨血清颗粒蛋白前体(progranulin, PGRN)及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derived factor-1,SDF-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ACI)患者循环建立状况下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ACI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脑循环状态的评估分为循环良好(fine collateral circulation, FCC;72例)组和循环不良(poor collateral circulation, PCC;58例)组。血清PGRN及SDF-1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 MoCA)评估。比较分析以上指标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PCC组SDF-1水平比FCC组增加(t=2.705,P<0.05),PGRN水平降低(t=5.747,P<0.05)。PCC组的MoCA评分低于FCC组(t=5.302,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水平呈负相关性(r=-0.289,P<0.05)。ACI患者的PGRN水平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性(r=0.203,P<0.05);SDF-1水平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性(r=-0.204,P<0.05)。ACI患者的血清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5(95%CI:0.709~0.888,P<0.01);0.727(95%CI:0.636~0.818,P<0.01);0.805(95%CI:0.727~0.884,P<0.01)。PGRN和SDF-1及联合检测诊断认知功能障碍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70%和53.40%、63.80%和91.40%、96.60%和51.70%。结论 分析ACI患者在循环不同状况下血清PGRN和SDF-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可以预测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进一步为认知功能障碍临床干预措施的选择提供理论指导。
刘懿索文岐史欢欢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认知功能障碍
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脑循环建立及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脑循环建立及肢体康复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及镜像疗法治疗,疗程为4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美国国会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MoCA)、基质细胞源性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 1,SDF1)、S100钙结合蛋白B(S100 calcium bind-ing proteinB,S100B)、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福格-米勒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 motor function assessment,FMA)评分及巴塞尔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34/5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0.00%(45/5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PDG水平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DF-1、S100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评分及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升(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镜像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后中重度上肢偏瘫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水平,促进脑血管新生和循环形成,并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全面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林瑜许健周伟
关键词:补阳还五汤气虚血瘀脑梗死后偏瘫

相关作者

陈庆宇
作品数:5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通塞脉片 侧支循环建立 缺血后肢 侧支循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陈荣明
作品数:46被引量:3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通塞脉片 复方南星止痛膏 侧支循环建立 缺血后肢 外科临床
黄燕
作品数:73被引量:465H指数:10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脑出血 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 预后 巴曲酶
符大勇
作品数:59被引量:215H指数:9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动脉自旋标记 侧支循环 大脑中动脉 ASL 脑血流量
莫俊宁
作品数:18被引量:98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侧支循环建立 侧支循环 尤瑞克林 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