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1篇“ 依帕司他片“的相关文章
依帕司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5年
评估依帕司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治疗肾病的效果,并评估其潜在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8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选自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期间,并通过随机抽样法分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依帕司治疗。结果 在统计分析中,观察组显示出显著更高的治疗成功率、血糖水平各项指标均显著下降、肾功能相关指标也显示出显著的降低(P<0.05)。结论 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群体中,采用依帕司进行治疗,有望增强治疗效果,还能促进血糖的正常代谢,并对肾功能的改善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鲍净然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依帕司他片肾功能
银杏叶联合依帕司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联合依帕司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殷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8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的120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将接受单纯依帕司治疗的患者划分为对照组(n=60),将接受银杏叶联合依帕司治疗的患者划分为观察组(n=60)。对比两组的血脂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肾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VEGF、TGFβ1及AOPP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D水平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or)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各项指标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1.67%)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脂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肾功能,切实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路春孙超唐宝玉罗锦娜王笑婷茅妍华王扬灵陈思周晓倩张阳洋
关键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依帕司他片银杏叶片血脂氧化应激肾功能
依帕司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依帕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参选对象均来自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取的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采用抽样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基础药物)与观察组(依帕司),各60例,比较治疗效果。结果:用药前,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前,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Alb、UAE、Hcy、Cys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依帕司药物进行治疗,有助于增强治疗效果,促进患者体内糖代谢,改善肾功能,应推广使用范围。
周会杰
关键词:2型糖尿病肾病老年患者依帕司他片
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成效研究
2024年
探究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成效。方法 将9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比较两组临床成效。结果 联合组的神经传导速度、血糖数据、临床症状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优(P<0.05)。结论 硫辛酸注射液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焦小凤况艳妮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硫辛酸注射液依帕司他片联合用药疗效
依帕司+硫辛酸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依帕司+硫辛酸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予以硫辛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联合依帕司治疗。治疗3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27,P=0.008)。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帕司+硫辛酸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起到明显改善作用,且可以改善血液生化水平,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陈丽媛林富祥韦春姣
关键词:依帕司他片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
顾步汤加味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分析
2024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T2DM)常见的并发症,发病率高达90%[1]。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肢体疼痛、感觉障碍、乏力或肌萎缩等症状,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多见,易累及多个系统,如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出现足部溃疡,甚至坏疽而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吴燕朱晓鹏钱康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多发性神经病变肢体疼痛足部溃疡依帕司他片病情进展
康柏西普注射液联合依帕司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康柏西普注射液与依帕司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3年3~11月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康柏西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帕司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视力、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内皮功能参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2(IL-2)、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蛋白(TM)、一氧化氮(NO)均较对照组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均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注射液与依帕司联合治疗老年DR效果显著,可减轻炎症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内皮功能参数,促进视力恢复,且安全性高。
王丽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老年依帕司他片
益肾活血方联合依帕司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4年
目的探讨益肾活血方联合依帕司治疗肾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纤维凝胶蛋白3(ficolin-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肾虚血瘀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降血糖药物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口服依帕司治疗,观察组给予益肾活血方联合依帕司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Fugl-Meyer评价量表(FMA)、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系统(TCSS)评分、双下肢肌电图指标、血糖、血脂及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ficolin-3水平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MA评分升高(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TC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双下肢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血清ET-1、ficolin-3水平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N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ET-1、ficolin-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57%)明显高于对照组(73.58%)(P<0.05)。(6)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方联合依帕司治疗肾虚血瘀型DPN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改善患者的双下肢神经功能及传导速度,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增强下肢运动功能。
王黎阚琛巩雪莹张效科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益肾活血方肾虚血瘀型下肢运动功能
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保定市中医院2020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84例DP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在给予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依帕司治疗,研究组行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联合依帕司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传导速度、血清炎性因子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情况。结果4个疗程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38/42),高于对照组的73.81%(3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炎性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N患者在应用依帕司的基础上辅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治疗,有利于减轻炎症状态,起到抗氧化的作用,可提升临床效果。
边媛媛孙永志曹轶轩王艳辉孙少品
关键词:痹证痿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黄芪桂枝五物汤依帕司他片
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 研究依帕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DPN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给予依帕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疗程结束后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水平、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并统计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G、HbAlc水平、各项TSS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尺神经的MNCV、SNCV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依帕司治疗DPN,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身体康复,且安全性良好,优势明显,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张颖
关键词:依帕司他片血糖水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

相关作者

康后生
作品数:54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骨密度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 2型糖尿病 腰椎
赵雨
作品数:15被引量:75H指数:6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2型糖尿病 腰椎 椎骨 骨密度 骨质疏松
李宏春
作品数:22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
研究主题:肠道菌群 生脉胶囊 调脂积冲剂 代谢综合征患者 代谢综合征
严宗逊
作品数:70被引量:269H指数:9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2型糖尿病患者 骨密度
李娜
作品数:66被引量:174H指数:7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正畸 2型糖尿病 托槽 胰岛素 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