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0篇“ 供水条件“的相关文章
- 一路市政供水条件下建筑室外消防设计问题分析与对策
- 2024年
- 一路市政供水条件下室外消防如何设计是目前困扰建筑给排水设计的一个常见的问题。一方面,消防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生活供水水质保障要求也越来越高。原本室外一路供水可以采用室外消防泵供水、市政管网接入的形式,保障消防供水安全,但随着生活供水规范要求的提高,这种方式遇到了挑战。该文从规范条文出发,以消防安全为出发点,探讨一路市政供水条件下室外消防设计,并提出了采用水泵供水作为消防水池取水栓的做法,可供同行参考。
- 崔文静罗志华
- 关键词:室外消火栓市政供水
- 多水源供水条件下的嗅味复合效应及综合去除效果
- 2024年
- 多水源供水模式会增加水中嗅味问题的复杂性。为研究多水源供水条件下多种嗅味之间的复合效应及多种嗅味物质共存对工艺除嗅效果的影响,采用嗅觉层次分析法(FPA)和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法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嗅味类型之间的复合效应形式存在差异,即掩蔽、协同或共存,且嗅味之间复合效应的形式会随嗅味强度等级的改变而变化。当嗅味强度等级较低时(FPA=2~6),土霉味与鱼腥味或土霉味与青草味易共存,即两种嗅味类型可同时表达;当嗅味强度等级较高时(FPA=8~10),鱼腥味、青草味均会对土霉味产生掩蔽效应。多种嗅味物质共存会对高锰酸钾的除嗅能力产生影响,针对嗅味物质总浓度均为100 ng/L的2-甲基异莰醇、二甲基三硫醚、β-环柠檬醛单一物质溶液与混合溶液,高锰酸钾对嗅味物质的总去除率分别为11.72%、46.58%、82.79%和49.34%,这与嗅味物质的分子结构有关;粉末活性炭对上述溶液中嗅味物质的总去除率分别为88.78%、96.58%、87.95%和91.71%,说明多种嗅味物质共存对粉末活性炭除嗅能力的影响较弱,这主要与粉末活性炭的孔径、炭表面化学性质等自身特性有关。
- 张孝洪赖浩林张可佳傅舟跃吴小刚
- 关键词:多水源供水嗅味
- 渠道供水条件下的预制块组合围堰应用
- 2024年
- 漳河水库总干渠在渠道衬砌施工中,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装配式组合围堰进行截流与导流。基于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围堰方案的比较分析、组合围堰布置、断面设计、施工流程、施工工艺、施工重点、质量、安全控制措施与效益等进行了研究与阐述,实践证明,在保证供水水量与水质的条件下,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块装配式组合围堰,效果明显,有助于预定的目标、任务实现。
- 胡婷熊斌豪张士菊陈崇德
- 关键词:混凝土预制块供水渠道
- 饱和供水条件下桂花树干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子
- 2024年
- 目的:目前对桂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香味、园林利用等方面,对其树干液流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却鲜有报道。研究桂花树干液流变化特征,分析其与温度、相对湿度、降雨、太阳辐射等环境要素间的响应,探索树干液流速率与环境要素间的线性与非线性关系,以阐明桂花蒸腾耗水规律并为其水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取3棵具形态学特征一致的桂花作为标准样树,每棵样树在离地面1.3 m处的树干两侧各安置两个探针,对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以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树干液流最终数值。同时建立便携式气象站,同步监测环境因子,绘制液流速率与气象要素同步变化过程曲线,对其进行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并建立模型。结果:桂花日液流速率白天高夜晚低,日液流量:晴天 > 阴天 > 雨天。桂花液流日累计量夏季较大且变化幅度较大,冬季较小且平缓。液流速率(F)与相对湿度(RH)、温度(T)、饱和水汽压差(VPD)、太阳辐射(S)、风速(W)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82、0.726、0.708、0.848、0.716。结论:桂花液流呈现明显的“日高夜低”现象,为“几”字型单峰曲线,降雨对树干液流速率影响明显,液流速率和液流量晴天远超阴雨天。液流速率与各环境因素均显著相关,其中饱和水汽压差、相对湿度与太阳辐射为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拟合得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F = 5.227RH + 122.875VPD + 48.094W + 28.397S − 520.732 (R2 = 0.886)。
- 魏濮瑞王柏昌韩斐斐祝雁俊陈星
- 关键词:桂花树干液流环境因子
- 多源供水条件下的水源追踪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区域调水过程中多源供水条件下的水源追踪方法,该方法包括:进行河网与节点概化;计算河道水源比例;计算湖泊水源比例;得到各节点、河道、区域范围的供水水源比例及各水源的分布情况。本发明采用新增水源比例法进行水...
- 王腊春马劲松曾春芬徐蕴韵刘佩
- 随机供水条件下机压微灌干管管网优化设计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以往对微灌干管管网的优化研究多是在管网布置形式已定的条件下进行管径的选择,且多为续灌或轮灌条件下干管管网的优化,对于随机供水条件下微灌干管管网的优化并不适用。提出了随机供水条件下微灌干管管网布置与管径同步优化方法,以单位面积年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考虑节点压力、管径、流速等约束条件,建立了随机供水条件下微灌干管管网布置与管径同步优化数学模型,并给出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以控制面积最大为目标的毛管双向布置灌水小区优化模型优化结果为基础进行微灌干管管网优化时,得到的最低单位面积年费用为964.24元/(hm2·a),对应的干管管网控制面积为93.40 hm2。
- 马朋辉苏晓飞王净刘怀宇林平
- 关键词:遗传算法
- 有限供水条件下确定玉米灌水时间方法的研究
- 2023年
- 合理确定灌水时间是提高有限灌溉供水量利用效率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确定灌水时间的方法简称为K-M法与经验灌水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冬小麦复播玉米10年产量与效益的模拟结果表明,K-M法增产、增收效果具有波动性;总体上来看,灌水一次时,增产、增收效果不明显,二–四次灌水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平均增产0.21%~10.08%,平均增效1.95%~20.01%。夏玉米10年平均增产0.72%。K-M法具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 王乐天李炎齐彦辉魏子棚冯思然李鑫哲杨林
- 关键词:灌水时间玉米增产
- 不同供水条件下氮磷肥对北苍术生长及有效成分的影响
- 2022年
- 为研究水分和氮磷配方施肥对北苍术生长指标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以一年生北苍术为试验材料,设立正常供水、轻度干旱和中度干旱条件下施用配方氮磷肥,测定北苍术株高、须根长、地上鲜质量、根茎鲜质量和苍术素、总灰分含量。结果表明北苍术株高、须根长、地上鲜质量、根茎鲜质量和苍术素、总灰分含量均存在一定相关性;综合评价为正常供水条件下,T6(N120P200)施肥方案效果最佳;轻度干旱条件下,T7(N180P100)效果最好;中度干旱条件下,T4(N120P100)效果最好。
- 陈冠州袁搏刘颖张靓瑶张跃川申秋豫袁卉馥
- 关键词:供水条件氮磷肥北苍术
- 限量供水条件下冬小麦灌水时间决策方法研究
- 水资源严重紧缺,对人类生活造成影响的同时,也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对于农业发展而言,有限水的高效利用是节水农业的措施,也是改善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山西省霍泉试验站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水热耦合模型和作物生长...
- 张宝珠
- 关键词:有限供水灌溉制度增产效益
- 有限供水条件下玉米灌水时间确定方法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充分发挥自然降水的生产力,最大限度提高有限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灌溉预报中确定灌水时间的方法。【方法】基于作物生长模型和土壤水热动态模拟模型,建立了玉米产量与水分关系模型,利用山西省文峪河试验站2017—2020年玉米生长季试验资料,通过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模型参数。并利用该站1957—2018年气象资料以灌溉需水量从小到大的顺序做频率分析,确定了5个典型年(分别对应5%、25%、50%、75%和95%这5个频率);针对不同的灌水定额(45、75 mm和105 mm)和灌水次数(1、2、3、4次和5次)组合,优化确定了相应的灌水时间,以累计有效降水量为自变量,以考虑可供水量修正的累计蒸散量为因变量,分析构建了相邻2次灌水期间累计蒸散量和累计有效降水量的关系,基于该关系提出了确定灌水时间的K-M法;在此基础上,利用2009—2018年的气象资料,通过模拟分析比较了3种方法(K-M法、动态灌水下限法和经验灌水法)的增产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定额下,累计蒸散量和累计有效降水量关系的相关系数均能达到0.92以上,表明该模型在年际间和不同灌水定额之间均有较好的适用性;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大,K-M法中参数M呈增大的趋势,表明参数M一定程度上具有灌水定额的物理特性。【结论】基于产量、效益和用水效率3方面对3种确定灌水时间方法的评价表明,与经验灌水法相比,以K-M法最好,动态灌水下限法次之。
- 时晴晴王仰仁李炎杨丽霞申孝军李金玉刘宏武
- 关键词:作物生长模型灌水下限蒸散量灌水时间限量灌溉
相关作者
- 费良军

- 作品数:355被引量:1,923H指数:26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膜孔灌 浑水 间歇入渗 入渗特性 入渗
- 王文焰

- 作品数:160被引量:2,372H指数:34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土壤 入渗 黄土 水盐运移 波涌灌溉
- 樊明寿

- 作品数:260被引量:1,62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马铃薯 燕麦 覆膜 马铃薯生产 氮素营养诊断
- 孟勐

- 作品数:10被引量: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供水条件 马铃薯植株 水分状况 火烧迹地 叶片含水量
- 杨志峰

- 作品数:704被引量:10,536H指数:56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黄河流域 水资源 黄河 城市 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