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篇“ 体育价值观念“的相关文章
- 从手段到目的:中国体育价值观念的秩序重构与人化转向
- 2023年
- 体育价值是关乎体育事业能否良性发展的重大基本理论问题,直接决定了体育角色定位、利益关系协调、处理价值冲突等现实困境。随着旧有价值关系被打破,当代中国体育价值秩序和价值内涵迫切需要进行相应的诠释与研究。中国体育价值正处在以人作为手段向着以人作为目的的方向转化。恰当把握和理解中国体育价值变化的时代动因、价值秩序重构机制和价值内涵建构取向,是保障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和实现个体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研究认为,中国体育价值人化转向的时代动因包括:世俗观念的启发、“经济人”角色的成熟、个体需求的释放、多元主体的容纳和国际体育政策的引导。中国体育价值的秩序重构正在面临:多方向的体育价值生成路径、需求引导的体育价值秩序选择和疏导性的异化价值防范。中国体育价值的人化转向正在朝着:人之存在的保障性自然价值域、人之发展的规范性社会价值域和人之超越的引导性审美价值域共同协调发展。人化体育价值在促进价值主体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的同时,还将引领个体的审美性发展导向。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实现现代体育基于个体和社会的现实存在。
- 张琪张伟郝爽
- 关键词:体育价值秩序重构
- 中国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良性促进关系模型构建与解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建构并解析中国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良性关系模型。主要结论:社会转型通过经济条件、制度保障、教育传媒等要素促进科学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体育强国建设通过体质健康、生活品质、爱国情感等价值要素促进社会转型的进程。建议:深化当代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之间关系的认识,促进体育强国建设与中国社会转型间相得益彰性推进。
- 王宏
- 关键词:体育管理社会转型体育价值观念模型构建
- 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的互动关系研究
- 2015年
- 以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关系为对象,研究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的互动性促进作用,同时提出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互动性消退作用,以期为厘清社会转型与体育价值观念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注解。
- 王宏余华郑薇娜刘元元
- 关键词:社会转型体育价值观念互动关系
- 云南省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变迁与重构
- 2014年
- 该研究主要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云南省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的变迁进行研究,通过对云南省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变迁的描述与分析,提出了若干思考与建议,试图对云南省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进行重构。在推进全民健身的过程中,为促进女性、特别是女学生的体育参与提供实例参考。
- 曾林仙刘坚陈贵珍罗文强杨春立冯洁方艳
-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
-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查分析
- 2014年
- 本文采用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及价值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念、课余时间安排内容、参加体育锻炼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于向海
-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体育价值观
-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特征分析——以湖南省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13年
- 通过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考察了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在价值认识、判断、取向三个维度上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维度都存在年级、学科和性别的群体性差异。在体育价值认识维度,二年级学生、理科生、男生更注重体育课的教育功能,二年级学生更注重体育知识和行为的内化,理科生更注重操作层面的学习目标,文科生更注重文化层面的学习目标,男生乐于对体育进行全面了解,女生则偏重于关注体育对自身的效用;在体育价值判断维度,理科生更注重体育课带来的身体舒畅度,文科生更重视体育知识的获取度,男生更重视体育知识的获取度与集体参与度,女生更重视身体舒畅与精神愉悦度;在体育价值取向维度,一年级学生、理科生、男生更能习惯整齐划一的组织形式,二年级学生、文科生、女生则更期望有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形式,一年级学生、女生的课堂行为更容易受同学的影响,二年级学生、男生则更容易受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 刘伟一熊佳英辜德宏
-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念大学生高校
- 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行为与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采用问卷法、访问法、数理统计法对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及价值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价值观念、课余时间安排内容、参加体育锻炼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同时也对女大学生的体育态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于向海
-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体育价值观
- 大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调查研究——以湖南省高校为例被引量:4
- 2013年
- 通过对湖南省高校的调查研究,考察了大学生在体育价值认识、判断、取向三个维度上的体育价值观念情况。结果表明:在认识维度,大学生对体育课功能和教学目标的认识较为片面,对体育学科和体育课地位的认识已不存在明显的偏见;在判断维度,大学生对体育课的评价总体上表现正向,对体育课的价值判断标准呈多元化;在取向维度,大学生主要以锻炼为学习目的,持享受和期待的学习心态,注重身体、技能、精神方面的感受,关注轻松、快乐、有收获、有趣的情感体验,最习惯轻松性的课堂行为,行为最容易受教师的亲和力的影响。
- 辜德宏刘伟一陈才发
-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念大学生湖南省高校大学体育课
- 张家口市城区居民体育价值观念和体育参与状况的调查研究
- 2011年
- 体育价值不仅是体育存在的社会前提,也是体育文化的内容核心。研究我市居民对的体育价值观认识的现状,可以指导城市居民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激发群众的体育需要,帮助居民强化牢固的终身体育意识。
- 马钊杨光常平
- 关键词:体育需要体育情感体育态度健身意识体育生活
- 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特征的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对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的总体情况和基本特征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体育价值观念的性别特征不明显,男女两性体育观念无明显差异,但具有鲜明的年龄特征、学历特征和职业特征。从年龄上,中年人的体育健身价值观较青年人和老年人强,青年人的体育娱乐价值观和体育交往价值观较中老年人积极;从学历上,体育价值观念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呈增强趋势;从职业上,教师和学生的体育健身价值观最强,以学生、科研人员、文艺新闻工作者为代表的脑力劳动群体较注重体育的娱乐功能,学生、管理者、职员、文艺新闻工作者具有较好的体育交往价值观。
- 都晓娟何敏学
- 关键词:体育价值观念
相关作者
- 张争鸣

- 作品数:74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体育 体育运动发展 中国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系统
- 王宏

- 作品数:94被引量:4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
- 研究主题:武术 民族传统体育 核心价值观 视域 文化使命
- 刘伟一

- 作品数:27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湖南省高校 高校 大学生 篮球竞赛 NBA
- 许仲槐

- 作品数:25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州体育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社团 粤港澳 港澳台 体育价值观 体育
- 刘德佩

- 作品数:43被引量:540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体育社会学 体育 体育活动 军事体育 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