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0篇“ 低流行状态“的相关文章
-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病症状监测的卫生经济学评价
- 2024年
- 目的分析低流行状态下深圳市宝安区麻风病症状监测运行效果和经济学意义,为卫生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汇总、整理2011—2020年宝安区麻风病症状监测的相关资料,通过成本-效果、成本-效用、成本-效益等分析方法,对监测情况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2011—2020年宝安区开展麻风病症状监测共投入1794377.82元,确诊麻风病患者41例,每新发1例麻风病,平均投入43765.31元,与实施麻风病症状监测前10年(2001—2010年)新发的39例相比,每例新发病例平均延迟期缩短18.51个月,新发病例平均延迟期每缩短1月,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为2305.13元;平均误诊次数减少1.46次,病例误诊次数每减少1次,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为29224.62元;避免发生Ⅱ级畸残病例数2例,每避免1例畸残病例,需投入机构防治成本874692.91元。症状监测运行可挽救DALY 94.44个,总效益为8868421.70元,净收益为7074043.88元,成本效益比为1∶5。结论麻风病症状监测具有较好的卫生经济学效益,是应对麻风低流行状态、有效发现早期患者的防治工作模式。
- 黄燕惠黄燕惠李丽梅李丽梅
- 关键词:麻风病症状
- 低流行状态下老年麻风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 2023年
- 目的:了解陕西省老年麻风患者临床和流行病特征。方法:通过中国麻风管理信息系统(LEPMIS),对陕西省2004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麻风患者进行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结果:2004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该地区共收治新发麻风病例323例,其中54例(16.7%)≥60岁,平均年龄为67.0岁,77.8%为男性;96.3%为低收入人群,57.4%文化程度低下(文盲或半文盲),79.6%有婚史,29.6%为家内传染。70.4%查菌结果为阳性,其中多菌型比例高达83.3%。虽然确诊时存在严重皮损(皮损>5块)的患者比例高达75.9%,存在严重神经损害(神经≥2条损害)的比例高达68.5%,二级畸残的比例高达53.7%,但83.3%的患者确诊时无明显的麻风反应。结论:本地区老年麻风患者伴随严重的皮肤、神经损害及畸残风险,提示在此人群中可能存在较长的诊断延迟期。
- 李鸽张宇晨宋运龙张虹王耀斐王冠
- 关键词:麻风老年流行病学
-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策略研究——基于山东省皮肤病专科联盟成员单位的麻风症状监测被引量:12
- 2022年
- 目的:麻风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诊断延迟会增加疾病传播的风险,同时也会引起残疾、毁容等不可逆转的危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阻断传播、消除危害的主要措施。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麻风进入低流行状态,传统的主动发现麻风患者的方式—人群普查、密切接触者筛查和依靠各级专病防治机构—省市县(区)皮肤病防治所的垂直管理体系因成本效益比差而不再适应新时代麻风防治的需求,亟需探讨新的防治策略。方法:探讨以综合医院皮肤科和专病防治机构为单位组成的水平和垂直系统相结合的疑难皮肤病转诊系统—全省皮肤病专科联盟为依托的麻风早发现策略,把麻风症状监测工作由过去的专病防治机构承担转变为综合医院皮肤科与专病防治机构共同承担,所有疑似病例均由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作出最终诊断。结果:项目实施4年来,共接受转诊病例3043例,其中确诊麻风39例,诊断延迟期和二级畸残比分别下降66.23个月和38.08%,且二级畸残比较项目实施前下降25.61%。结论:基于综合医院皮肤科和专病防治机构相结合的症状监测方案的实施是新时代早发现麻风患者的有效策略。
- 吴晓晓槐鹏程叶星朱佳明刘艺君赵伟初同胜刘殿昌刘健张福仁
- 关键词:症状监测
- 浙江省低流行状态麻风病防控策略
- 麻风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浙江省在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麻风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当前的麻风病防治目标已由基本消灭向消除危害转变,浙江省麻风病防治工作遵循国际和国内一系列防控策略和方针,通过采取建立可疑症状...
- 姚强孔文明沈云良吴李梅费丽娟胡永方王燕敏
- 关键词:麻风病防控策略
- 浙江省低流行状态麻风病防控策略
- 麻风病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浙江省在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麻风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当前的麻风病防治目标已由基本消灭向消除危害转变,浙江省麻风病防治工作遵循国际和国内一系列防控策略和方针,通过采取建立可疑症状...
- 姚强孔文明沈云良吴李梅费丽娟胡永方王燕敏
- 关键词:麻风病患病率疾病防治低流行状态
- 浙江省低流行状态麻风防控策略被引量:11
- 2018年
- 麻风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浙江省于1995年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的目标,麻风疫情进入低流行水平。当前的麻风防治目标已由"基本消灭"向"消除危害"转变,浙江省麻风防治工作遵循国际和国内一系列防控策略和方针,通过建立可疑症状监测系统、完善防治网络、稳定防治队伍和加强健康教育等措施,力争尽早实现消除麻风危害的目标。本文对浙江省低流行状态下麻风防治工作进行分析,对当前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进行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防控需求提出建议,为浙江省麻风防控提供参考。
- 姚强孔文明沈云良吴李梅费丽娟胡永方王燕敏
- 关键词:麻风防控策略
- 对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
- 本文结合甘肃省实际,探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策略,认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的防治可持续发展策略仍是继续发现病人,尤其是早期发现病人的重要策略。通过实施消除麻风运动(LEC)、针对性调查、强化麻风健康宣传教育、加...
- 何炯王冠华闫利明田耀文
- 关键词:麻风低流行状态
- 低流行状态下麻风疫情监测的效果与探讨被引量:5
- 2016年
- 麻风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我国卫生部重点防控的疾病之一。汉川市自上世纪50年代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1994年通过省级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现将汉川市2000-2015年麻风疫情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今后推进麻风防治监测提供参考。
- 邓德红周志刚
- 关键词:疫情监测麻风病低流行状态公共卫生问题慢性传染病
- 低流行状态下陇东南地区发现麻风特征分析
- 2015年
- 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防治区陇东南4市近14年发现麻风病特征,对麻风低流行状态下流行规律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麻风病历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2000-2013年发现麻风患者78例,分布在4市18个县(区)50个乡(镇)70个村中,年均发现率为0.06/10万,患病率为0.019/万。发现方式以被动发现为主56例(71.79%),陇南市发现患者占4市的73.08%(57/78)。确诊年龄平均38.82岁;延迟期平均5.07年;多菌型患者63例(80.77%);传染源为家庭内和有接触史者为主61例(78.21%)。发现时2级以上畸残21例(26.92%)。对2000-2013年发现的78例新患者均按照MDT方案治疗,治疗组中死亡4例(5.13%),治愈48例(61.54%),停药11例(14.10%),2013年尚有15例(19.23%)现症患者继续MDT。结论:陇东南地区每年发现数例麻风,主要分布在原陇南市等10个高、中流行区县;在其他市低流行市县部分乡、村也出现散发病例,以家庭内及接触者发病为主;特点是发现患者困难,延迟期长、多菌型患者占大多数,2级畸残率高。要加强防治监测工作、重点县专项调查和接触者的定期查体,开展键康教育工作,提高早期发现率和联合化疗。
- 安茂义何炯梁锐田耀文李文英张学德韩文秀汪亮
- 关键词:低流行状态麻风病
- 在低流行状态下如何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
- <正>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消灭了麻风病,在此低流行状态下,如何开展麻风病防治工作是摆在我们麻风病防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全南县于1996年10月8日经江西省赣州地区赴全南县基本消灭麻风病考核监定组考核,全南县符合卫...
- 谭宗发刘晓明
- 关键词:麻风病防治低流行状态麻风病人
相关作者
- 孔文明

- 作品数:48被引量:25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麻风病 麻风 梅毒 流行病学 监测系统
- 茆青松

- 作品数:30被引量:82H指数:6
- 供职机构:姜堰市皮肤病研究所
- 研究主题:麻风 麻风病 低流行状态 流行病学 一体化
- 张福仁

- 作品数:508被引量:1,163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麻风 银屑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麻风病 基因型
- 陈树民

- 作品数:73被引量:422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麻风 麻风病 性病 银屑病 流行病学
- 费丽娟

- 作品数:44被引量:222H指数:11
- 供职机构: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 研究主题:麻风病 梅毒 麻风 监测系统 可疑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