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861篇“ 低氧诱导因子-1Α“的相关文章
- 血清低氧{1}因子-1α、乳酸脱氢酶表达与中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低氧{1}因子-1α(HIF-1α)、乳酸脱氢酶(LDH)表达与中晚期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2月接受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的130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作为病例组;同期按照1∶1比例纳入1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将病例组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复发组与未复发组血清HIF-1α、LDH及基线资料。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检验血清HIF-1α、LDH对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血清HIF-1α、LDH对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并绘制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净收益。结果病例组血清HIF-1α、LDH水平分别为(654.46±34.45)pg/ml和(220.92±23.35)U/L,高于对照组的(420.62±36.62)pg/ml和(140.62±22.51)U/L(P<0.05)。随访结果显示,130例中晚期卵巢癌患者肿瘤细胞减灭术后45例复发,复发率为34.6%(45/130)。复发组PARP-1阳性表达率,HIF-1α、LDH、HE4和CA125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血清HIF-1α、LDH和HE4是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HIF-1α和LDH对复发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分别为0.856、0.874;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最高,AUC为0.938(P<0.05)。决策曲线显示,在阈值0.27~0.48,0.79~1.00范围内,血清HIF-1α、LDH联合预测术后复发的净收益率明显优于单一指标的净收益率,且在高风险阈值0.00~1.00范围内二者联合预测的净收益率>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HIF-1α与LDH呈正相关(r=0.374,P<0.001)。结论血清HIF-1α、LDH在中晚期卵巢癌患者中表达升高,且其对术后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 郝崔培张璐柳毅平李玢
- 关键词: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低氧诱导因子-1Α乳酸脱氢酶复发
- 基于肿瘤微环境糖代谢低氧{1}因子-1α基因探讨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肿瘤在中国已上升为致死率最高的疾病,胃肠道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发病率及致死率均位居第二,其中气阴两虚证是胃癌患者常见基本证候之一。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脾主运化失司,则胃阴生津无源,损及阴液,不能濡养,形成气阴两虚状态,是胃癌常见病机理论之一。在胃癌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和糖代谢的重编程与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理论相契合。本文以中医理论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相结合,聚焦基于肿瘤微环境糖代谢理论对气阴两虚型胃癌病机的探讨,旨在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的理论及临床提供价值参考。
- 郭轶男张扬段国涛段佳迎白李晨李雨
- 关键词:胃癌气阴两虚肿瘤微环境糖代谢低氧诱导因子-1Α
- 低氧{1}因子-1α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 2025年
- 目的:研究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患者外周血中低氧{1}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水平,分析HIF-1α的表达水平与SS患者实验室指标和口干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4例SS患者和64例健康体检者。PCR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中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检测SS患者的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等指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S患者PBMC中HIF-1αmRNA的表达水平增加(P<0.05);SS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与ESR、IgG、IgM呈正相关(r_(1)=0.4576、r_(2)=0.4269、r 3=0.4039,P<0.05),与WBC、Hb呈负相关(r_(1)=-0.3333、r_(2)=-0.3125,P<0.05)。口干阳性SS患者的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高于口干阴性者(P<0.01)。ROC曲线分析HIF-1α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对SS的诊断价值,AUC分别为0.6594和0.8134,敏感度分别为64.1%和76.6%,特异度分别为95.3%和81.2%。结论:SS患者外周血中HIF-1α的表达水平增高,与ESR、IgG、IgM呈正相关,与WBC、Hb呈负相关,SS患者中口干阳性患者血清中HIF-1α的表达水平高于阴性者,说明HIF-1α对S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并在SS发病中发挥作用。
- 美丽庞春艳骆康凯赵凯王慧
-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低氧诱导因子-1Α口干
- 低氧{1}因子-1α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表达的调控
- 2024年
- 本研究旨在探究长期高海拔低氧环境对牦牛肾小管上皮细胞(RTECs)中自噬相关{1}表达的影响。通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荧光、qRT-PCR、Western-blot试验,比较了成年牦牛和黄牛肾脏中HIF-1α的分布和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HIF-1α在成年牦牛和黄牛肾脏组织中均呈阳性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中。Western-blot和qRT-PCR结果表明,成年牦牛肾脏中HIF-1α的表达显著高于黄牛(P<0.0001)。使用原代培养的牦牛RTECs,通过MDC自噬染色等试验方法,研究了HIF-1α药物抑制和过表达对自噬相关{1}表达作用。使用药物DMOG诱导RTECs中的HIF-1α的表达上调时,BNIP3、Beclin-1蛋白和m RNA的表达量升高(P<0.0001),而caspase-3降低(P<0.0001);使用药物LW6诱导HIF-1α的表达下调时,BNIP3、Beclin-1蛋白和m RNA的表达量降低(P<0.001),而caspase-3(P<0.0001)升高。研究结果表明HIF-1α是调控牦牛肾脏中自噬相关{1}表达的重要基因。
- 卢鸿琴崔燕白雪峰卢增华谢夏婷
- 关键词:牦牛自噬
- 低氧{1}因子-1α在糖尿病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24年
- 低氧{1}因子-1α(HIF-1α)是一种核转录因子。在高糖低氧条件下,HIF-1α表达增加,{1}其下游靶基因VEGF、HO-1和BNIP3的表达,通过影响血管生成、细胞外基质沉积、铁代谢及线粒体自噬参与糖尿病肾病(DKD)的发生发展。此外,HIF-1α通过促进细胞因子的产生,参与DKD炎性反应并导致肾脏纤维化。
- 张雅慧白琼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
- 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低氧{1}因子-1α表达水平及神经发育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患儿血清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biquitin carboxy-terminal hydrolase-L1,UCH-L1)、低氧{1}因子-1a(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22年8月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110例中重度HIE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是否同意患儿接受亚低温治疗,将患儿分为亚低温治疗组(n=70)和传统治疗组(n=40);亚低温治疗组患儿除常规治疗外,于出生后0~6 h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传统治疗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夹心法检测UCH-L1、HIF-1α表达水平。随访患儿出生后12~15个月神经发育结局。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亚低温治疗组与传统治疗组治疗后血清UCH-L1[(1.9±0.4)与(3.1±0.3)μg/L,t=16.495,P<0.001]、HIF-1α表达水平[(1.40±0.22)与(2.75±0.19)μg/L,t=32.486,P<0.001]比较,亚低温治疗组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亚低温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清UCH-L1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1.9±0.4)与(3.3±0.5)μg/L,t'=18.293,P<0.01]。亚低温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在治疗3 d后,虽然两组血清中HIF-1α表达水平均出现高于治疗前[(1.40±0.22)与(1.23±0.29)μg/L,t'=3.907,P<0.001;(2.75±0.19)与(1.27±0.35)μg/L,t'=23.504,P<0.001],但是,亚低温抑制血清HIF-1α表达水平升高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随访结果显示,亚低温治疗组患儿神经发育正常的比例高于传统治疗组[68.6%(48/70)与32.5%(13/40),χ^(2)=13.408,P<0.001];亚低温治疗组神经发育迟缓的比例低于传统治疗组[11.4%(8/70)与37.5%(15/40),χ^(2)=10.462,P<0.001]。结论亚低温治疗可以明显降低中重度HIE患儿血清UCHL1表达水平,抑制血清HIF-1a表达水平升高的作用明显优于传统治�
- 吕红艳尹晓娟刘芳李亚梅王秋丽任朋顺陈长春张晓媛封志纯
- 关键词:亚低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低氧诱导因子-1Α干预机制
- 血清低氧{1}因子-1α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血清低氧{1}因子(HIF)-1α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入选2020年9月至2022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足医院收治的115例老年NSCLC患者作为病例组(NSCLC组);另以同期在医院接受体检的115例65岁以上老年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SCLC组均接受吉非替尼治疗,21天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检查治疗前、治疗3周期、6周期时血清HIF-1α与左心功能,对照组仅在NSCLC组治疗前同步检查。比较不同治疗时期老年晚期NSCLC患者血清HIF-1α与左心功能,并分析血清HIF-1α与老年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的关系。结果 NSCLC组患者血清HIF-1α、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老年晚期NSCLC患者治疗3周期、6周期时LVEF、LVEDV均低于治疗前,血清HIF-1α、LVESV高于治疗前,治疗6周期时LVEDD、LVESD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检验,老年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血清HIF-1α与LVEF、LVEDV呈负相关(r<0,P<0.05),与LVEDD、LVESD、LVESV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血清HIF-1α在老年晚期NSCLC患者中表达上调,并且随着EGFR-TKI治疗周期延长血清HIF-1α表达处于升高趋势,血清HIF-1α表达上调与老年晚期NSCLC患者EGFR-TKI治疗期间左心功能障碍有关。
- 张瑶李倩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低氧诱导因子-1Α左心功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低氧{1}因子-1α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的机制
- 2024年
-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连续且缓慢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通常分为炎症、修复和重塑3个阶段。骨折早期,骨折部位处于缺氧状态,低氧{1}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表达增加,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骨折愈合过程和HIF-1α的基本情况,并从HIF-1α与骨折愈合早期的能量代谢、HIF-1α与骨折部位血管生成、HIF-1α对骨系细胞的调控作用3个方面探讨了HIF-1α促进骨折早期愈合的机制,以期为骨折愈合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杨虎郑宇王通丁福超
-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1Α新生血管化生理性间质干细胞骨细胞
-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低氧{1}因子-1α相关
- 2024年
- 目的 探讨低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血清瘦素(LEP)水平与患儿身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以及瘦素及其受体(Ob-R)与低氧{1}因子-1α(HIF-1α)在心肌中的关联机制。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先心病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低龄(6月龄以下)的先心病患儿,根据动脉血氧分压90 mmHg为界分为紫绀组(n=30)和非紫绀组(n=22)。收集其身高、体质量计算BMI值。用ELISA测定患儿血清瘦素水平,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IF-1α、Ob-R表达。同期将SD大鼠分为常氧组和低氧(10%O_(2))组,持续低氧4周,于低氧第14天至第21天每天腹腔注射HIF-1α抑制剂地高辛(2 mg/kg)为地高辛组。记录大鼠体质量,通过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HIF-1α、Ob-R的表达。结果 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组患儿BMI显著降低(P<0.05),经BMI校正的瘦素水平(LEP/BMI)也明显低于非紫绀组(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证实患儿循环系统中血清瘦素与BMI呈正相关(P<0.05);紫绀组患儿心肌中随着HIF-1α的表达增加,Ob-R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两者呈显著相关性(P<0.05);动物模型中低氧动物注射地高辛后,随着HIF-1α的表达下调后,心肌组织Ob-R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体质量下降的趋势明显减弱(P<0.05),右室肥厚指数显著低于注射0.9%氯化钠溶液组(P<0.05)。结论 HIF-1α可调节心肌组织中Ob-R的表达,其与瘦素及其受体的关联机制可作为改善低龄先心病患儿预后的新治疗靶点。
- 国蓉张森袁建辉李肖珏周姝含李守军陈燕燕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瘦素瘦素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Α
- NO介导低氧{1}因子-1α对宰后牦牛肉糖酵解及嫩度的影响及机制被引量:1
- 2024年
- 为探究一氧化氮(NO)介导宰后牦牛肉成熟过程中低氧{1}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对糖酵解水平和嫩度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牦牛背最长肌为研究对象,采用0.9%生理盐水、200μmol/L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200μmol/L GSNO+100μmol/L YC-1(HIF-1α抑制剂)、200μmol/L GSNO+50μmol/L PD98059注射处理,分别成熟3、6、9、12、24、72 h,分析NO含量、HIF-1α、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水平、糖酵解相关酶活性、剪切力等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宰后3~72 h,GSNO组NO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在6 h达到峰值,ERK1/2和p-ERK1/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NO+PD98059组(P<0.05),并在24 h达到峰值,HIF-1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GSNO+YC-1组(P<0.05),并在12 h达到峰值;GSNO组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活性分别在9、12 h和12 h达到最大值(P<0.05),并显著高于对照组,糖酵解潜力在3、12、72 h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pH值在6、9、72 h显著低于其余两组(P<0.05);此外,通过测定剪切力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估牦牛嫩度,GSNO组剪切力、肌纤维横截面积、肌纤维直径低于其余两组,肌纤维细胞之间的空隙高于其余两组。综上所述,宰后成熟初期,NO通过介导MAPK/ERK信号通路激活HIF-1α表达水平以及上调HK、PK、LDH活性,加快牦牛肉宰后糖酵解速率,降低p H值,进而改善牦牛肉嫩度。因此,该研究结果可能作为影响宰后牦牛肉嫩度的一个潜在调控机制,为完善宰后成熟过程中糖酵解与嫩度的理论体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孙楠朱熙锦辛可启韩玲余群力
- 关键词:嫩度低氧诱导因子-1Α牦牛肉糖酵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