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65篇“ 低技术“的相关文章
在高技术技术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作为新质生产力的艺术
2024年
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本文从艺术分类、艺术现代化等角度,对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展开辩证思考。造物艺术与表意艺术有不同的现代化路径,与科技的关系也不尽相同。对造物和表意艺术中的技术与高技术需辩证看待。前现代社会留下的技术艺术,有其独特的当代价值。在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中,高技术技术艺术都是新质生产力的有机组成部分。
陈岸瑛
关键词:造物艺术低技术
乡村小学建筑碳设计策略研究——以技术手段校园为例
2024年
乡村小学数量多分布广,是实现国民教育体系绿色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中的计算逻辑,结合对技术手段乡村小学设计案例的分析,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归纳总结乡村小学设计营造过程中的碳设计策略,以期对教育建筑的碳设计乃至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在建材生产运输阶段,通过使用可循环再生建材、碳排放因子建材和当地材料以及建筑轻量化等策略可以降碳排放;在建造拆除阶段,通过采用预制装配式技术和对既有建筑改造的策略可以降碳排放;在建筑运行阶段,通过被动式节能、使用可再生能源、增加绿地碳汇等策略可以降碳排放。
夏叶陶立克谌珂
关键词:低碳
古代地中海地区技术力下的石作营造技艺探析
2024年
研究基于文献考证和实物调查,探讨地中海地区早期石作结构类型和技术能力,揭示地中海文明石建造技艺营造策略,理解传统建造方式和施工工艺的演进。透过石作现象,发现推动技艺发展与特征变换的因素——社会形态与神祇信仰、材料认知与结构理性、金属冶炼与工具发展等在以手工劳动为主要方式的古代社会,有着跨越地域和时代的共通性,本文旨在为研究古代技术力的传统石作技艺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
孙晓倩陈兴
关键词:石作
技术”在传统风貌建筑干预中的应用——以绍兴上虞平山村009号民居为例
2024年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及社会环境的变化,建筑遗产的关注范围不断拓展,开始逐渐向数量众多的传统风貌建筑倾斜,但在干预力度、技术体系与操作方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文章通过对“技术”策略的研究,从干预原则、应用前提、策略思路、适用范围、作用影响及技术方法出发,结合绍兴上虞平山村009号民居实例,针对关键问题提出干预措施与操作依据,具体说明“技术”在传统风貌建筑干预中的应用方法,为该类建筑遗产的修缮与更新提供参考。
祁玉茹佟士枢
关键词:干预
技术门槛下的企业内数字化转型方法--以矩阵式企业为例
2024年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紧跟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要手段。然而,过高的技术门槛往往使数字化转型局限于技术层面,难以渗透到业务层面,阻碍了技术和业务的双向融合发展。针对数字化转型的局限性,提出了运用代码平台来进行业务层面渗透的措施,通过技术技术门槛,使管理经营业务与技术相结合。除了从技术层面介绍代码平台的设计,介绍了与之匹配的制度设计。通过人与技术相结合,促进数字化转型在组织内的双向促进。
李骏翔石雨彤裴凇莹张思
基于技术理论的废瓷再生设计分析
2024年
中国每年产生约超过1800万吨陶瓷废料,而这些不可降解的陶瓷废料大部分被非法倾倒或掩埋。废瓷堆成的一座座小山暴露了中国日用瓷制造业繁荣的表象下难堪的处境。另外,陶瓷废料污染问题是伴随着中国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而不断加剧。在可持续发展观引导下,陶瓷生产企业、废瓷回收商和艺术家都在进行废瓷再利用的尝试,然而有些案例或是处理成本太高,或是利用率不足,或者产品形态过于单一。成本与收益、艺术与技术的不协调是导致废瓷再生产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曹雨畅
关键词:日用瓷废瓷陶瓷废料可持续发展观
基于被动式节能理念的技术设计策略研究
2024年
文章基于被动式节能理念,对建筑总体平面和建筑本体两个方向的技术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即介绍了基于被动式节能理念的技术设计要点,总结并列举了一系列基于被动式节能理念的技术设计的普适性策略,如总体平面布局,围护结构,朝向及窗墙比,窗户性能,被动式太阳能利用,通风,采光与遮阳,建筑气密性,以供参考.
郑雅奇王思维樊叶波
关键词:被动式节能
技术策略下徐州传统民居生态适应性探析
2023年
技术是人类在长期发展中积累的成熟技术,在尊重自然环境、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社会文化延续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文以徐州传统民居为例,从“技术”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传统民居的生态适应性特点,并将其总结为因地利、取适材、技术等三个特点,探究技术与徐州传统民居在规划、设计及营造方面的结合,借此阐明本地技术的建筑特质与内涵。
张明皓李慧刘放孙统义
关键词:低技术生态适应性
多层螺旋CT三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研究
2023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三技术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怀疑肺动脉疾病且接受肺动脉检查螺旋CT血管成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MSCT扫描方式分为常规组与三组,每组40例。常规组行普通方案扫描,三组行三技术扫描,比较两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客观评价[肺动脉CT值、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辐射剂量[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剂量(ED)]、造影剂外渗率。结果两组图像评分均>3分,图像质量较好;两位阅片医师对两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位医师评分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854)。三组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左右各叶肺动脉CT值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动脉干及左右肺动脉、左右各叶肺动脉SNR、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三组DLP小于常规组,ED少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造影剂外渗率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SCT三技术在临床肺动脉栓塞检查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图像质量满意,且能减少对比剂用量、辐射剂量,降造影剂外渗率。
刘天笑李丰章
关键词:肺动脉栓塞多层螺旋CT
技术条件下遗址展陈馆设计策略研究——以安仁坊遗址馆展陈设计为例
2023年
以虚拟现实为基础的高技术呈现设备在历史、遗址类展陈设计中作用愈发明显,但受到经费、维护升级以及适用人群等方面限制目前无法作为主力设计方案,需要进一步开发技术设备展陈设计技术。文章通过安仁坊遗址展陈项目实践,以前期考古发掘和学术研究基础为依托,通过构建并置的半开放式考古研究空间和展陈空间,突出生活化空间的营造以及系统化知识体系的塑造,在技术条件下实现了良好的沉浸式展陈效果,获得了良好口碑。在普通民众对历史知识获得需求增多的情况下,技术设计策略作为可广泛推广的设计经验应获得进一步的关注和研究。
任晓辰
关键词:遗址低技术

相关作者

李浈
作品数:96被引量:258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研究主题:乡土建筑 乡土 木作 低技术 建筑实践
宋艳丽
作品数:12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国际商学院
研究主题:进口中间品 中低技术产业 门槛效应 门槛 技术溢出效应
孙理军
作品数:265被引量:1,285H指数:17
供职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肾虚质 《内经》 《黄帝内经》 体质 唾液
王九云
作品数:77被引量:421H指数:11
供职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技术创新 企业 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保护 跨国公司
叶郁
作品数:18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研究主题:景观设计 低技术 生态修复 风景园林设计 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