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964篇“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相关文章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被引量:20
- 2002年
- 就国内外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适应证 ,合理的的切除范围、下切缘、直肠全系膜切除、侧方清扫 ,保肛手术术式选择 ,术后随访局部复发率、5年生存率 ,对肝转移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问题复习相关文献 ,以评价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根治性和可行性。综合要点如下 :(1 )根据肿瘤位置、浸润深度、盆腔淋巴结转移状况等决定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 (2 )术前肛门指诊、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及MRI可指导手术适应证的选择。 (3)遵循直肠全系膜切除 ,但必须进行侧方淋巴结清扫。 (4)超低位切除是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主要术式。 (5)在保肛手术的同时要治疗和预防肝转移。资料说明 ,在低位直肠癌中选择适应性病例实施保肛手术可达到根治目的 ,并具有良好的生存质量。
- 韩方海张肇达伍晓汀周总光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适应证肛门指诊
- 达芬奇机器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支架法回肠转流术预防吻合口漏的临床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采用支架法回肠转流术预防吻合口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4年9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机器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支架法回肠转流术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47例患者经低位前切除术,8例患者经括约肌间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207±37)min,其中回肠转流平均手术时间(24±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18)ml。术后平均转流支架崩解时间(23.93±2.87)d,术后平均拔除转流管时间(29.55±3.21)d。术后TNM分期中,T1期12例,T2期26例,T3期17例;淋巴结清扫数目(16.84+4.50)个,淋巴结转移阳性15例,阴性40例;Ⅰ期36例,Ⅱ期4例,Ⅲ期15例。中位随访时间20(2~35)个月。1例患者发生延迟性吻合口漏,2例患者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达芬奇机器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支架法回肠转流术预防吻合口漏是安全有效的。
- 严嘉宁殷永芳杨佳宾严志龙谢建明
- 关键词:直肠肿瘤吻合口漏
- 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24年
- 低位直肠癌(距肛门≤5 cm)由于其位置的特殊性,既往根治性切除手术为保证肿瘤远端切缘的彻底性,需要同时切除肛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微创手术的发展使低位直肠癌在根治性切除的基础上保留肛门成为可能[2-3]。微创手术可有效减少低位直肠癌患者盆底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及更好地保留远端肠管,增高低位直肠癌患者保肛概率,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器人手术作为微创手术的突破性成果,相较腹腔镜手术,其在低位直肠癌手术中的优劣性尚存争议[4-6]。本研究对机器人与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短期疗效进行比较,阐述机器人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优势。
- 邱佳辉程非池项世骏韩超张人超裘正军黄陈
- 关键词:机器人手术低位直肠癌保肛腹腔镜
- 回肠末端改良自闭式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回肠末端改良自闭式造口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择期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治疗患者71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具体造口方案,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2例。2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方案相同,对照组患者行末端回肠襻式造口术,观察组患者行回肠末端改良自闭式造口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1周采用排便功能量表(Wexner)评估患者排便功能以及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首次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7.95%,观察组为3.13%,观察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观察组为15.63%,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采用回肠末端改良自闭式造口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不但能加快患者康复进程、改善患者排便功能,而且还可以降低吻合口漏发生风险。
- 姜涛张迎辉李宁博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延迟结肛吻合与一期吻合疗效对比的Meta分析
- 2024年
- 目的对比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采用延迟结肛吻合与一期吻合的治疗效果。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延迟结肛吻合与一期吻合近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提取的数据使用R4.2.0和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4篇文献纳入汇总分析,包括2篇随机对照研究和12篇病例对照研究。总样本量为1079例。包括延迟吻合组495例,一期吻合组584例。汇总结果显示,延迟吻合组术后总体并发症(OR=0.57,95%CI 0.40~0.82,P=0.002)和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OR=0.32,95%CI 0.15~0.69,P=0.003)均优于一期吻合组。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1年肛门功能Wexner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位直肠癌采用延迟结肛吻合相比一期吻合+末段回肠预防性造口有利于降低总体并发症和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因此,对于有吻合口漏高危因素的患者可以考虑采用延迟结肛吻合。
- 贾蓉李权林张肖范雨诗李敏杨邦翠任明扬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一期吻合META分析
- 盆底腹膜重建对直肠癌患者微创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效果的影响研究
- 2024年
- 目的 探讨盆底腹膜重建对直肠癌患者微创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MILAR)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128例直肠癌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形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进行盆底腹膜重建的MILAR。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炎性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二次手术率。结果 两组术后第1、3、5天的血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第3天的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后第1、5天,术后第5天的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5天的降钙素原水平均低于术后第1、3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二次手术,而对照组有6例(9.38%)进行二次手术,两组二次手术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腹膜重建在MILAR手术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手术效果,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一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将进一步推动MILAR在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 张安华王业友王忠芳张金杰
- 关键词:直肠癌微创低位前切除手术效果
- 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 2023年
- 我国低位直肠癌高发,目前低位直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患者对生存质量的要求及保肛意愿的加强,低位保肛手术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人们对直肠癌发生、发展、复发、转移规律等认识的深入,以及各种术式的不断涌现与创新,直肠癌的治疗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直肠癌手术方式的选择,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总结外科治疗直肠癌手术方式的发展历程。同时,针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促进直肠癌治疗水平的提升。
- 王行宏仝瑞兵陈涛徐泽宽
- 关键词:直肠肿瘤保肛手术
- 整体护理干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作用
- 2023年
- 评价整体护理干预对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的作用。方法 研究时间:2021年10月--2023年1月;研究对象:我院收治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70例。信封法分为研究组(n=35)、泛例组(n=35)。泛例组予以基础护理,研究组予以整体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方法康复情况、肛门功能评级情况、生活质量、总满意率。结果 研究组首次排气时间(40.31±7.46)、首次排便时间(3.64±1.47)、住院时间(11.39±3.20)与泛例组(70.59±8.59、6.66±2.08、15.87±3.20)比较更短(P<0.05)。研究组肛门功能评级1级(57.14)%)、2级(42.86%)患者例数与泛例组(28.57%、20.00%)比较更高(P<0.05)。干预后1-6个月,研究组生活质量总评分(73.49±4.58、80.64±5.41、85.64±6.08)与泛例组(68.29±3.28、70.00±3.18、78.47±4.44)比较更高(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97.14%)与泛例组(80.00%)比较更高(P<0.05)。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中可促进康复,改善肛门功能,提高总体生活质量,满意率高,护理作用显著。
- 杨爱丽
-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康复情况肛门功能生活质量
- 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改良腹会阴联合切除保留肛门括约肌(Bacon)手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归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23年4月于嘉善县第二人民医院及浙江省人民医院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45例患者,根据患者手术方式的不同,将采用改良Bacon术的22例患者纳入为Bacon组,将采用传统腹腔镜手术的23例患者纳入为传统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腹腔引流量、肛管拔除时间、淋巴结清扫数和肛门排气时间)、肛管直肠压力(包括肛管静息压力和肛管最大挤压压力)、肛门功能(采用Willianms评分评估)和术后并发症(包括造口漏、造口出血、切口伤口感染、肛门疼痛和外部结直肠退缩)情况。结果Bacon组患者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和腹腔引流量均较传统腹腔镜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个月,Bacon组患者的静息压力和最大挤压压力均较传统腹腔镜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con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肛门功能分级较传统腹腔镜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对照组为21.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者的肛门功能恢复较好。
- 宋丹青郑伯安
- 关键词:直肠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 免预防造口装置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免预防造口装置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该院收治的10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回肠双腔预防性造口,试验组患者采用免预防造口装置。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以及围术期相关指标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吻合口漏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吻合口漏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患者应用免预防造口装置可减少吻合口漏发生率,并且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治疗费用,促进患者康复。
- 万振达曾文革刘飞徐建华邓友平张勇万仁海尚龙华万雅洁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