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13篇“ 位移反应谱“的相关文章
- 主余震序列下SDOF体系的残余位移反应谱
- 2024年
- 主震的发生往往会引发一系列余震,这些余震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有着重要影响。残余位移是结构震后性能的重要衡量指标,对震损结构的修复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选取了一系列真实的主余震序列记录,基于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了不同参数对残余位移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主余震序列下理想弹塑性SDOF体系的残余位移反应谱。最后,采用一典型桥梁墩柱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了本文所提计算模型的工程应用。
- 张家睿杨超锋陈锦韬刘亚楠米永利
- 关键词:理想弹塑性反应谱
- 基于强震记录的长周期位移反应谱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高层建筑、大跨结构和大型储液罐等结构在长周期成分丰富的地震动作用下会产生大变形甚至破坏。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相较于基于力的抗震设计更能反映结构和构件的性态,但其亟需可靠的长周期位移设计谱。为此,选取近年来国内外23次地震的数字强震记录1 787条,分析了不同震级和断层距下长周期位移反应谱(简称位移谱)特性,研究了场地条件对于位移谱的影响,最后对现有位移谱模型的适用性和可靠性进行评价。主要结论包括:震级和断层距主要影响位移谱的幅值;位移谱的形态与震级和断层距基本无关,表现为随着周期的增大位移谱先快速增长,随后缓慢增长,之后趋于稳定或稍微下降至地表峰值位移(PGD)。采用PGD归一化的位移谱形态可由3个拐点周期划分为4个阶段,即快速上升段、缓慢上升段、下降段和稳定段。震级对以PGD归一化的位移谱的影响明显,随着震级的增大,归一化位移谱幅值增加,卓越周期变长;小震级(矩震级M_(w)≤6.5)时,卓越周期为1~2 s;大震级(矩震级M_(w)>6.5)时,卓越周期为6~10 s,甚至更大。场地条件对位移谱的影响与断层距有关,近断层时,场地越硬位移谱幅值在中长周期段(如周期T>5.0 s)越低,但断层距大于100 km时,位移谱与场地条件基本无关;场地条件对归一化位移谱的影响基本可忽略。现有归一化位移谱模型尚存在一定局限:曹加良模型未考虑震级对位移谱模式的影响,且模型不能模拟位移谱在长周期段下降并至PGD的过程;Faccioli模型对于矩震级M_(w)≥6.5时位移谱特征认识不够,10 s周期时位移谱并未达到峰值。
- 吴晓阳陈龙伟袁晓铭
- 关键词:强震记录长周期位移反应谱
- 长周期位移反应谱特性及模型研究
- 日益增长的自然灾害风险正在成为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威胁,地震灾害,特别是重大破坏性地震,在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中占有重要比重,新问题和新挑战仍不断出现。结构抗震设计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地震作用的输入问题。随着(超)...
- 吴晓阳
- 关键词:长周期结构抗震设计位移反应谱模型构建
- 文献传递
- 液化场地高桩码头抗震分析位移反应谱法
- 高桩码头是港口工程中常用的码头结构形式。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沿线国家港口建设方兴未艾,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位于地震带,地震频发,历史上由地震造成了许多港口的严重破坏与巨大的经济损失。提高建构筑物抵御地震作用...
- 邱梦瑶
- 关键词:高桩码头抗震设计
- 文献传递
- 高通滤波对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位移反应谱的影响被引量:5
- 2020年
- 长周期速度脉冲是近场脉冲型地震动的最重要特征之一,高通滤波会改变低频脉冲成分与其他频率成分的相对大小,进而影响地震动的反应谱形状。选取了一组近场脉冲型地震动,根据脉冲频率f_p定义相对截止频率,考察高通滤波对弹性位移反应谱衰减的影响规律。通过数值分析比较了因果性滤波和非因果性滤波的区别,分析了相对截止频率对最低可用频率、脉冲属性判定和高阻尼比反应谱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截止频率越高,截止频率与最低可用频率的比例系数越小;当截止频率取0.4f_p时,该比例系数与一般远场地震动结果相近;截止频率小于0.4f_p时,脉冲属性和脉冲周期无显著变化。在长周期区段内,相对截止频率小于等于0.4f_p时,阻尼比的影响可以忽略;相对截止频率大于0.4f_p时,应考虑阻尼比的影响。
- 蒲武川薛耀辉张孟成
- 关键词:高通滤波
- 残余位移反应谱的参数影响研究
- 2019年
- 从PEER强震数据库中选取4类场地的320条地震动记录作为输入,采用BISPEC程序对非线性单自由度(SDOF)体系(周期T=0.05—5s)进行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相应的残余位移反应谱(Dres),进而研究地震动特性和恢复力模型动力参数对Dres的影响,得到如下结论:①Dres谱值随震级和PGA的增加而增大;其他设防烈度的Dres可由PGA其他与PGA基准之比调整基准烈度的Dres得到。②场地土较硬时,场地类型对Dres的影响较小;场地土较软时,Dres谱值随土质的变软而增大。③当位移延性比μ较小时,屈服后刚度比η对Dres的影响可忽略;但当μ较大时,Dres谱值随η的增加而减小。另外,Dres谱值还随阻尼比ξ的增加而减小。④随着T或μ的增大,Dres谱值均呈递增趋势;但当μ>3后,μ对Dres谱值的影响有所下降。
- 李宇梁亚东李琛
- 关键词:非线性时程分析
- 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研究被引量:7
- 2018年
- 阻尼修正系数(DMF)用于抗震设计规范中校正临界阻尼比高于或低于5%的弹性反应谱。在解耦多参数交叉影响的原则下研究了三个主要地震参数(震级、距离和场地条件)对地震动位移反应谱阻尼修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DMF随着结构自振周期增大而逐渐趋近于1;随着震级和距离增大,阻尼比对位移反应谱影响随之增大,DMF曲线更加发散,这意味着通过附加阻尼减小结构地震反应对于大震和远震更加有效;场地条件对DMF的影响仅限于近场范围,但无法归纳出明显的影响规律,且随距离增大,不同场地对应的DMF之间的差异逐渐缩小。通过人工合成地震动数值试验,分析加速度反应谱与位移反应谱DMF曲线,得出结论:地震动频谱分量随频率的相对变化速度,对位移反应谱DMF曲线起控制性作用。最后提出了适宜于抗震设计规范采用的DMF公式,并利用实际强震记录数据拟合了DMF公式中的关键参数。
- 李恒吴建超吴建超
- 关键词:减震抗震设计规范
- 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谱及其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8年
- 为了得到实用化的基础隔震结构弹塑性位移谱并将其应用于基础隔震结构的抗震设计中,基于不同的场地类别和地震类型,本文选取了1 217条加速度峰值大于10gal的强震记录并将其分为9组,利用数值方法对基础隔震结构的弹塑性位移反应谱进行了求解.通过研究位移反应谱的影响因素,建立了模型化弹塑性位移反应谱,并给出了实用的计算公式及地震动位移峰值.对两个自振周期不同的基础隔震结构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公式可以很好地预测基础隔震结构的隔震层位移.
- 徐天妮杜永峰洪娜
- 关键词:位移反应谱基础隔震结构地震类型弹塑性
- 基于GPS地震位移记录的相对位移反应谱计算被引量:3
- 2017年
- 地震发生时,结构所受的地震荷载是以位移形式从基础处输入的,所以研究基于地震位移的结构响应既是工程需求又是设计需要。本文基于位移、速度输入模型的单自由度时程反应计算方法,计算了以GPS实际观测记录为位移输入、以其中心差分为速度输入的地震位移反应谱,并与加速度输入模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采样率(5 Hz以上)GPS位移记录可获得与加速度输入模型基本一致的反应谱结果,1 Hz GPS位移记录所得结果反映不出地震高频特性,但能表征长周期结构的地震响应。紧接着,本文将基于GPS的反应谱计算方法运用到日本震例中,通过比较并址的强震仪与GPS站两者记录所求得的位移反应谱,得出的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本文由此得出结论:基于GPS计算地震相对位移反应谱是可行的。
- 鲁兵金星张红才李军
- 关键词:GPS位移反应谱地震响应
- 地震动特性对隔震结构弹塑性位移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根据特定震源机制、震级、断层距和场地条件选取69条地震动记录并进行分组,利用Nspectra软件计算隔震结构的弹塑性位移反应谱,分析断层距、场地条件、震级、阻尼比对弹塑性位移谱的影响,探讨隔震层的力学参数对地震能量耗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远场,处于近场的隔震结构最为不利,隔震层位移谱值受场地条件、地震加速度和速度大小影响较大;随着断层距的增大,位移谱值衰减较快,且在软土场地中隔震层的位移谱值衰减幅度大于硬土场地;地震震级大小对位移谱形状的影响不明显,但能够使隔震层的位移谱值产生整体缩放效应;阻尼比在小于0.4的范围内,隔震层在不同地震动特性作用下位移谱值差别较大,但在大于0.4以后,位移谱值及谱形基本趋于一致;屈服力较小(恢复力/重力小于等于1)的隔震层随自振周期增大其耗能性能更加突出。
- 田英侠胡高兴李志军王亚楠
- 关键词:隔震结构地震动
相关作者
- 梁兴文

- 作品数:421被引量:2,223H指数:30
-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纤维混凝土 抗震性能 高延性 纤维增强混凝土 延性
- 朱晞

- 作品数:143被引量:1,114H指数:19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抗震设计 桥梁 桥墩 近场地震 地震响应
- 郝安民

- 作品数:15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框支剪力墙结构 超高层建筑 位移反应谱 筒中筒结构 阻尼比
- 李宏男

- 作品数:1,237被引量:6,798H指数:40
-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形状记忆合金 结构健康监测 结构振动控制 耗能 输电塔
- 周德源

- 作品数:150被引量:1,067H指数:16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 约束拉杆 纤维模型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