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篇“ 伦理主义“的相关文章
-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伦理主义特质
- 2021年
-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具有伦理主义的特质,并呈现出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的特点。政治伦理化是指通过伦理道德的角度去理解与认知政治,而伦理政治化则是指伦理规则变成政治规则,两者之间一体两面,各自指代了相应的核心价值理念;尽管政治伦理化与伦理政治化不能被割裂开理解,但当政治目的与伦理道德发生冲突时,伦理道德最终屈服于政治,沦为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尽管本质主义与工具主义在理论上可以实现互补甚至交融,但对于具体的政治实践特别是中国传统的王权政治,伦理道德往往是工具性的,即讲伦理道德甚至进行道德修炼也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因为只有伦理道德才是获得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在此意义上,伦理道德也仅仅是手段而已。
- 李建华江梓豪
- 关键词:政治伦理伦理主义工具主义本质主义
- 人体器官买卖的刑法规制研究——法律伦理主义视角下的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人体器官买卖缘起于医学临床上供体器官来源严重匮乏所引发的对人体器官的强烈需求。在伦理上,人体器官买卖是一种严重违背人类生命伦理的反社会行为;而在法律上,人体器官买卖则是一种应当受到刑罚惩治的犯罪行为。我国现行立法意识到了人体器官买卖的社会危害性,并以刑法修正案的形式增设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这样一种人体器官买卖犯罪,但这一犯罪无法全面有效地规制人体器官买卖。伴随着人体器官买卖在我国的渐愈显化,有必要进一步修改刑法,扩展刑法对人体器官买卖犯罪的打击范围。
- 刘长秋
- 关键词:人体器官生命伦理刑法
- 伦理主义·科学主义·民主制度
- 2013年
- 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张明澍副研究员继1988之后再次进行了"中国公民政治素质调查与研究"。这一次他选取了北京、深圳、孝感、榆树四个地区的一千七百五十个抽样样本,列举了"中国人想要什么样的民主""中国政治文化的特征"等问题。在抽样里他特意选择了与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基本相符的受教育程度、性别等数据一致的样本,希望反映出真实的当下国民对民主的态度。张明澍的调查结果,汇集成《中国人想要什么样民主》一书,2013年3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前不久,该书的媒体沙龙在京举行,张明澍和与会者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 牟尼
- 关键词:科学主义伦理主义民主制度政治文化政治制度政治行为
- 自治主义的大众哲学与伦理主义的主体政治学——对奈格里关于马克思“机器论片断”当代阐释的批判性反思被引量:9
- 2013年
- 马克思的"机器论片断"虽然写于150多年前,但它对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劳动范式及其统治策略的转型具有重要价值。奈格里、哈特等西方左派学者正是通过对"机器论片断"的解读,开辟了一条使马克思走向当代的道路。首先,在《〈大纲〉:超越马克思的马克思》中,奈格里通过对马克思关于机器大生产时代"劳动与生产过程分离"的论述,建构起了劳动与资本彻底对立的自治主义理论,实现了由劳动与资本的辩证对立到自治对抗的逻辑转变。其次,在《帝国》和《大众》等著作中,哈特、奈格里通过对"一般智力"的当代阐释,实现了由物质劳动到非物质劳动的转变,建构起了以生命政治为核心的大众哲学。最后,他们通过对"自由时间论"的批判性分析,重构了马克思的形式吸纳和实际吸纳理论,揭示了帝国统治的权力机制及其湮灭之路。虽然他们的理论为我们重新理解"机器论片断"的哲学意义及其当代价值提供了有益启示,但这种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对"机器论片断"的过分政治化、主体化的解读之上的,严重夸大了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维度,滑向了一种充满伦理色彩的主体政治学之中。
- 孙乐强
- 关键词:大众哲学伦理主义《帝国》
- 中西之间:杨昌济的伦理世界及其对西方的认知——以《各种伦理主义之略述及概评》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杨昌济的伦理学思想的形成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湖湘文化的影响,也受西方近代资产阶级自由平等伦理思想的影响。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较深,杨昌济从立志、修身、齐家、为学等四个方面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进行了阐释。杨昌济以中学为体,在《各种伦理主义之略述及概评》②一文中对西方伦理学思想进行批判。总体而言,他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民族主义基础之上;中西结合;志趣高雅、客观务实;立足现实,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黄亦君
- 关键词:杨昌济伦理
- 功能性理解司法伦理:实用司法伦理主义被引量:5
- 2012年
- 司法伦理是法官司法行为不可或缺的价值准则或规范。职责型的司法伦理以完成份内责任为天职,并通过司法行为与后果相连,是一种理性的司法伦理规范。德行型司法伦理则是以未来为指向的,结果如何不在考虑范畴之列。二者关系并不完全对立,都被深层结构所推动,并且在一些领域还存在联系。司法伦理的功能指向应当是现实的社会需求,应当根据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司法发展程度选择所需求的司法伦理以及功能,因此,以责任或义务为内容、以规范或规则为形式的职责型司法伦理至关重要。
- 宋远升
- 关键词:司法伦理责任伦理信念伦理法律职业
- 一个生态伦理主义者的《创世记》:从生态伦理视角阐释本雅明的语言论被引量:2
- 2011年
- 德国批评家瓦尔特·本雅明在其早期著作"论自然语言和人的语言"中通过阐释《创世记》而描绘了一个天地人合一的共同体,以伊甸园中不同的语言层次为象征演绎了一个美好和谐的生态伦理秩序,使之与"堕落"以后的世界,即现代性,形成巨大的反差。他借此展开对现代性的激进批判,将技术用于征服自然而带来的所谓"进步"称作"灾难";并从犹太教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视角呼吁截止这样的进程,而开始一个新纪元,他把这样的新纪元叫作救赎。从上述意义上可以说,本雅明建构了一个"生态伦理主义者的《创世记》",他是一个"生态伦理"这个术语产生之前的生态伦理主义者,其独特的理论视角表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超前洞见。
- 郭军
- 关键词:《创世记》语言层次
- 先秦儒家美学中伦理主义的生命意识
- 2009年
- 生命意识是有了人类之后就开始思考的主要人生问题,它也是整个人类必须直面而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中国先秦的儒家美学中包孕着浓郁的生命意识。儒家美学从"天道"本体论出发,体现出了"重生"的生命意识,但自然生命在儒家美学中并不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以"礼"和"仁"的道德原则为本体,以宗法社会的道德精神为美之本,体现出浓郁的伦理道德主义的生命意识。
- 王桂丽
- 关键词:儒家美学生命意识伦理道德
- 20世纪西方国际政治伦理主义的历史演进被引量:1
- 2006年
- 西方国际政治伦理主义是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学理价值取向。西方国际政治伦理主义在一战后、冷战时期、冷战后经历了不断的历史演进过程,围绕人性与道德、战争与伦理、人权与正义、生态变迁与伦理法则等国际性问题,展示了独特的伦理关怀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国际关系理论。
- 姜安李放
- 关键词:国际政治政治伦理历史演进国际伦理
- 企业行为中的利己主义、理性主义及伦理主义——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路径及系统结构探微被引量:2
- 2005年
- 企业的牟利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源于生物学方面的利己天性,这种天性的过度张扬会直接危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因此,必须对企业牟利之手段进行制约。企业社会责任就是确定企业对社会的责任。从发展过程上看,企业社会责任经历了利己主义、理性主义和伦理主义阶段,从内容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为企业的行为划定合理的边界。
- 何国华刘继峰
- 关键词:利己主义理性主义伦理主义企业社会责任
相关作者
- 乌峰

- 作品数:23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蒙古族 伦理主义 情怀 生态观 草原生态
- 涂可国

- 作品数:193被引量:315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儒家 儒学 伦理 责任伦理 伦理思想
- 王巨光

- 作品数:31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教育社团 学术自由 乡村 晏阳初 社会心理学
- 姜安

- 作品数:32被引量:175H指数:6
-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
- 研究主题:和谐社会 意识形态 毛泽东 政治考量 中国共产党
- 薛新国

- 作品数:37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党 民主社会主义 国家观 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