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069 篇“ 伤风 “的相关文章
一种破伤风 抗体效价测定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破伤风 抗体效价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标准品稀释;步骤二、待测样品稀释;步骤三、加样及孵育,加入R1试剂和标准品/样品后孵育,并测定吸光度值A1;步骤四、孵育完成后,加入... 何小锋 龚志明 张宝献 郭心怡 杨柳一例牛破伤风 的治疗方法 2025年 破伤风 又称为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 梭菌经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肌痉挛的一种特异性感染,是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此病多为家畜受到创伤皮肤或者粘膜受损,破伤风 梭菌在缺氧的环境下生产繁殖产生毒素导致家畜发病。 马骁强 兰青松 覃业献 罗伟宏 韦建立 陆祥永 程淑光 罗靖棋 韦文昊 罗声关键词:破伤风梭菌 特异性感染 缺氧环境 肌痉挛 生长繁殖 破伤风 亚毒素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破伤风 亚毒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提供或构建破伤风 毒素Hc片段突变体TeNT‑Hc菌株;按照0.1%~0.5%接种量将所述TeNT‑Hc菌株接入种子培养基中,振荡培养至OD<Sub>600</Su... 敬玥 刘姣 徐凯 沈光夫 肖聪 贺云娇 王鹏 季冲 姚晓东破伤风 误诊为脑梗死1例分析 2025年 破伤风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与脑血管类疾病类似,且发病急、进展快,易误诊延误患者治疗。该院收治破伤风 误诊为脑梗死患者1例,给予阿替普酶溶栓,后以脑血管意外收入神经内科住院治疗,予阿托伐他汀口服,胞磷胆碱、丁苯酞、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经联合会诊后,结合外伤病史及临床症状,考虑可疑破伤风 转入加强监护病房。 陈水塘 邹玮关键词:破伤风 脑梗死 误诊 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破伤风 的联合疫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包含吸附破伤风 疫苗与抗破伤风 毒素的抗体或其抗原结合片段的药物组合。所述药物组合用于预防和/或治疗破伤风 。本发明中证明,将一种重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与吸附破伤风 疫苗联用,吸附破伤风 疫苗诱导的抗体的检出时间... 王莞梅 匡小虎 丁吉远 刘新宇 辛燕萍 王帅 刘小意 李国 梁俊朗 王月明 郑伟宏 廖化新非新生儿破伤风 诊疗规范(2024年版)(二) 2025年 (接上期)8治疗破伤风 是潜在严重疾病,每例疑似或确诊患者均须严密观察,建议严重程度为中型及以上的破伤风 患者,在有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能力的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治疗。治疗要点包括:灭活循环毒素;消除伤口中破伤风 梭状芽胞杆菌;控制肌肉痉挛;纠正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一般支持性措施和并发症的防治;免疫预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王传林 刘斯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梭状芽胞杆菌 气道管理 诊疗规范 确诊患者 免疫预防 非新生儿破伤风 诊疗规范(2024 年版)(一) 2025年 非新生儿破伤风 是指年龄超过28 d,因破伤风 梭状芽胞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破口侵入人体,在厌氧环境中繁殖并产生外毒素,引起的以全身骨骼肌持续强直性收缩和阵发性痉挛为特征的急性、特异性、中毒性疾病。重症患者可发生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在无医疗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全球范围病死率仍为30%~50%,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为进一步规范非新生儿破伤风 的预防和诊疗行为,切实提高医疗质量和水平,有效保障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关键词:梭状芽胞杆菌 中毒性疾病 新生儿破伤风 阵发性痉挛 致命性疾病 外毒素 用于破伤风 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纯化的层析填料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破伤风 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纯化的层析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纯化破伤风 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的方法。用于破伤风 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纯化的层析填料,其包括:选自TeNT‑Hc‑C869A亚单位抗原的亲和捕获配体,以... 沈光夫 刘姣 徐凯 胡静 敬玥 肖聪 贺云娇 王鹏 季冲 姚晓东孕产妇与新生儿破伤风 :认知历程与中国消除策略 2025年 孕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 (maternal and neonatal tetanus,MNT)曾严重威胁孕产妇和新生儿生命。19世纪以来,清洁分娩和破伤风 类毒素疫苗的接种是预防MNT的有效手段。然而,全球消除MNT的进程依然缓慢,尤其在医疗资源匮乏地区。多数国家采取为孕妇接种疫苗的方法消除MNT,中国则选择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改善农村妇幼卫生状况这一更具挑战的策略,并于2012年成功消除了MNT。保持这一成就并非易事,未来各国应加强合作,分享成功经验,共同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消除MNT。本文旨在回顾医学领域对MNT的认知历程,并介绍MNT全球消除计划的进程以及中国的防治策略。 靳亚男 唐文佩关键词:住院分娩 脑电双频指数对重症破伤风 患者镇静监测的临床研究 2025年 目的 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与传统镇静评分[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RASS)评分]在重症破伤风 患者镇静中的相关性,探讨BIS对重症破伤风 患者镇静深度评估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收集2023年1月至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0例重症破伤风 患者,以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镇痛、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镇静治疗,在病程四个治疗阶段[第一阶段(早期,0~1周)、第二阶段(抽搐加重期,1~2周),第三阶段(平台期,2~3周)、第四阶段(恢复期,3~4周)]各选择一个时间点记录RASS评分及BIS数值,分析四个治疗阶段BIS与RASS评分变化及相关性。结果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BIS值分别为84.39±8.45、63.35±8.33、59.78±7.06、91.15±5.41,RASS评分分别为0(-0.47,0.32)、-2(-2.56,-2.04)、-3(-3.65,-3.25)、0(0.06,0.49)。在第一至第三阶段,随着破伤风 患者抽搐加重,镇静药物用量增加,BIS值及RASS评分呈下降趋势,而在第四阶段恢复期,患者抽搐减轻,镇静药物减量,BIS值及RASS评分明显上升。四个阶段的BIS值、RA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阶段BIS值与RA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648,r=0.784,r=0.504,r=0.413,P<0.01)。结论 BIS与RASS评分在重症破伤风 患者四个治疗阶段的镇静深度评估中均具有良好相关性。BIS操作简单方便,避免反复刺激、减少主观因素干扰,可作为判断重症破伤风 患者镇静深度的客观指标。 董春丽 张靓靓 宋海涛 王永杰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破伤风
相关作者
盛晓阳 作品数:333 被引量:730 H指数:14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宝宝 孩子 婴儿 儿童 母乳喂养 朱静华 作品数:263 被引量:381 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建筑大学 研究主题:运动员 身体素质 教练员 体育教学 田径教学 李定国 作品数:243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研究主题:药物 医院就诊 疾病 医生 降压药 金慰鄂 作品数:201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脂肪肝 老年人 高脂血症 饮食 糖尿病 杨钦印 作品数:1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南阳油田 研究主题:作文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