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5篇“ 传统器乐“的相关文章
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钢琴音乐创作
2024年
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移植改编于中国传统器乐曲,模仿中国民间乐器音色,引用中国传统器乐曲音调作为音乐主题,摘取中国传统乐曲的特性音级构建音高组织,体现中国传统乐曲的节奏,营造中国传统器乐中那种“空灵”和“充实”的审美境界,其从形态模拟到审美表达,呈现出对中国传统器乐的继承。正因如此,中国钢琴音乐体现出基于中国传统器乐的“中国性”。
王海垠
关键词:中国钢琴音乐中国传统器乐审美表达
中国传统器乐钢琴改编作品的教学 ——以《弹弦乐·夕阳唱晚》为例
想要发展中国钢琴音乐的作曲家们坚持创作中国本土的音乐,他们尝试将传统器乐曲中的旋律、音乐元素融入到钢琴语言中,创作出成百上千、颇具影响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钢琴改编作品。这些由传统器乐改编的钢琴作品,一些是作曲家根据传统乐器作...
蒋丽涵
关键词:创新教学法
中国传统器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江南丝竹在当代的发展状况为例
2024年
中国当代作曲家秉持近代以来中国专业音乐“中西调和”的传统,探索丝竹乐的结构形态,探究丝竹乐的建构逻辑,融合不同的作曲技法,赋予中国传统器乐全新风貌和时代特征,使江南丝竹在新时代成为一个可以被不断阐释和赋新的“活体”。立足新时代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阔视野与语境,在中、西两种不同音乐观念下激活传统音乐的活力,既可从中国传统音乐以表演为中心的音乐观念中寻找音乐创作素材并探索新的作曲途径,又可采用“非遗”的传承模式作为民族器乐人才培养的有效补充,进而实现专业音乐教育推动中国传统音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孙剑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乐江南丝竹创新性发展
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探析
2024年
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有羌管合奏、唢呐合奏、羌笛与口簧合奏等形式,作者通过多次实地调研后认为:羌族传统器乐多声部音乐是羌族多声部民歌的器乐化再现;乐手们先学基本腔调再学其他腔调,先学哼唱配合再学乐器配合,凸显出羌族人的有序传习理念;从羌族口簧乐曲《婆媳对话》中多声部思维的萌芽,羌笛的双管中隐射的“双音”思维,到羌管乐手明确的高低音相互交替的“波浪交替式”多声结构观念,及羌族唢呐乐手立足本族群的多声音乐观念去吸收、涵化外来音乐文化的历程,勾勒出一幅鲜活的羌族传统多声部音乐的发展历史;羌族与相关族群中的相近音乐观念、相似乐器、同宗音调等,正是各族群在长期的交融互动中形成的文化认同。
刘雯
关键词:多声部音乐羌笛
浅析传统器乐在越剧音乐中的表现——以二胡为例
2024年
我国向来以地大物博著称,因此各个地区的文化也存在着差异。戏曲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之一,发展时间较为悠久,各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的戏曲风格,这些戏曲风格都很好地演绎出了各个地方不同的风土人情以及文化气质。在越剧中的乐队里,二胡是经典的拉弦乐器之一。之所以称为经典,是因为可以利用二胡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深沉的、欢快的、柔和的等等,从而促使越剧的演绎得更加细腻与丰富。
王安玉
关键词:拉弦乐器文化气质越剧传统器乐风土人情
AI助力小学音乐传统器乐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以口风琴为例
2024年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教育教学中被广泛应用,不仅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利用AI教学的优势,创新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器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鉴于此,本文以口风琴教学为例,探讨了AI如何助力小学音乐传统器乐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陈音池
关键词:小学音乐口风琴教学教学模式创新传统器乐
渗透式教学在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
2024年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璀璨的民间音乐文化,这些文化素材可以成为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教学实践的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养。渗透式教学作为一种更加科学高效的新型教学方式,在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中的实践和应用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有益的。基于此,文章将从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渗透式教学的内涵、切入点、教学设计等角度入手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赵善祎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高中音乐
新媒体语境下中国传统器乐域外传播创新探索被引量:1
2023年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融合已成为国内外媒体整合发展的大趋势。新媒体已经迅速普及并渗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本文结合中国传统器乐域外传播现状和新媒体传播特点,分析中国传统器乐在新媒体语境下,域外传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创新性对策并进行探索。
李月晴宋飞扬
关键词:新媒体中国传统器乐域外传播
木鼓声声 佤族传统器乐文化溯源
梁荔
渗透式教学在高中音乐传统器乐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
2023年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是我国重要的文化资源,它的传承是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使命和重要功能。《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理解多元文化、品味民族音乐的‘灵魂’,陶冶情操、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爱国情怀”的教学要求。在流行音乐、说唱、摇滚等大量“快餐”音乐风靡校园的当下,激发学生自觉探究我国优秀民族器乐文化的热情,培养和提高年轻一代的音乐审美与人文素养,进而引导学生热爱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成为我们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
牛小磊
关键词:渗透式教学高中音乐《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民族器乐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爱国情怀

相关作者

杨民康
作品数:196被引量:1,00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音乐 南传佛教 传统音乐
傅利民
作品数:69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曲牌 音乐研究 孟戏 中国传统音乐 织体
王先艳
作品数:4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研究主题:传统器乐 传承方式 传承 工尺谱 即兴演奏
蔡钊
作品数:24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研究主题:中国器乐 道家 道教 道教内丹 道教美学
陈欣星
作品数:11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瓷都 传统器乐 消费者 注意力 企业品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