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46篇“ 优化栽培“的相关文章
玉米种子优化栽培技术的方式及管理措施
2025年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在近些年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我国玉米种植栽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玉米种子栽培是玉米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优化问题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和玉米种植农户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对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的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优化玉米种的栽培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能够使玉米种子栽培技术得到不断的改进与升级,促进玉米产量的不断提高。
王文菊作艳梅张国盛潘金凤李青
关键词:玉米种子栽培技术种植管理
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优化栽培氮磷钾用量及配比研究
2025年
合理施肥是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通过分析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对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主要农艺性状、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宽叶羌活为研究对象,设计了5个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处理,测定不同氮磷钾施肥条件下羌活主要农艺性状、产量、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及配比对寒旱生态区宽叶羌活的产量、品质及经济纯收益均有较大影响,其中施肥量为N 300 kg/hm^(2)、P_(2)O_(5)300 kg/hm^(2)、K_(2)O 150 kg/hm^(2),配比为1∶1∶0.5时,各项农艺综合性状较优,羌活单根重(干品)和芦头径粗分别较不施肥处理增加56.72%、28.57%;羌活的干品产量最高,为8800.0 kg/hm^(2),较不施肥处理显著增产55.29%;羌活醇和异欧前胡素含量较不施肥提高58.82%;经济效益较不施肥增加297819.1元/hm^(2)。综合主要性状和经济效益,氮磷钾不同用量及配比施肥中,施肥量为N 300 kg/hm^(2)、P_(2)O_(5)300 kg/hm^(2)、K_(2)O 150 kg/hm^(2)(配比为1∶1∶0.5)时,宽叶羌活的效果最好。
马中森安莹娟郑海霞潘丽娟张志明李喜香黄清杰刘效瑞
关键词:宽叶羌活氮磷钾
优化栽培良种育丰年 科技赋能盐碱变良田——记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杜吉到
2025年
乡村振兴,首在农业;国家根基,重在粮仓。为了助力我国迈出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关键一步,无数优秀的农业科学家们呕心沥血、夙兴夜寐,用科技的力量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国家杂粮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黑龙江省盐碱地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授杜吉到正是其中令人瞩目一位。三十年来,杜吉到教授根植垦区沃土,坚守服务“三农”初心,践行农业现代化使命,引领作物学科前沿。他攻克寒地玉米和耐盐碱大豆、杂粮高产栽培和育种技术难题,丰富了寒地种质资源库,共获批专利14项,审定品种5个;他在耐盐碱鉴定方法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成绩斐然,相关研究成果多次在国内外权威学术会议上作报告,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先后在黑龙江省及内蒙古、重庆等地建设杂粮中心试验示范基地6个,大型种植基地20多家,累计创造效益近2亿元……他让“亿亩荒滩变良田”的宏愿有了实现的基础,让垦区肥沃的黑土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后盾,研究成果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合作奖、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多个重磅奖项,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作出了突破性贡献。
兰欣
关键词:粮食丰收
利川黄连“三优三提”优化栽培技术
2024年
黄连为毛茛科黄连属植物,又名味连、鸡爪连,以干燥根茎为中药材,在湖北省利川市有100余年的种植历史。随着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利川黄连发展成为恩施市中第一大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年产值超过10亿元,利川市也成为全国黄连主要生产区之一,有“黄连之乡”美称,与相邻的石柱县一起为全国提供了80%以上的黄连,利川黄连也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
张乔会覃章辉张哲娴李勤龙入海游景茂殷红清
关键词:中医药产业优化栽培技术中药材
沙棘丰产优质优化栽培技术
2024年
本文在连续5年开展沙棘丰产优质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基础上,从选地与林地配套、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科学搭配、栽植方式与栽植密度、科学水肥运筹、整形与修剪、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晚霜防御等方面总结沙棘丰产优质优化栽培技术。通过此项技术的实施,当地试验示范区667米2沙棘平均产量达200千克,果品检测达到有机标准。
张军吴同华徐均梁枫
关键词:沙棘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资源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研究不同优化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和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常规栽培为对照(CK),设置耕层优化模式(T1),冠层优化模式(T2),行距配置优化模式(T3),耕层+冠层优化模式(T4),冠层+行距优化模式(T5),耕层+行距优化模式(T6),研究了不同栽培模式下水稻叶面积、干物质积累、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优化栽培方式有助于增加水稻叶面积、各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和产量,其中以耕层+冠层优化模式的产量最高,比对照高出19.20%,其次是耕层+行距优化模式,产量比对照高出13.92%。【结论】优化栽培模式能够增加水稻叶面积、叶面积指数,提高光温水利用效率最高,耕层+冠层和耕层+行距优化模式的效果较好,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李石金
关键词:水稻栽培资源利用
香河韭菜的优化栽培及增产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针对香河韭菜的特点,分析了温度、土壤、水分和光照等栽培要求,重点关注种子选择和处理、土壤准备和改良、播种和培育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等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了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技术、光照调控与养分供应技术、生长调控与营养管理技术、产量预测与采收技术等优化增产技术,以期为香河韭菜栽培和增产提供科学依据、技术支持,促进香河韭菜产业可持续发展。
周帅
关键词:栽培技术增产技术
韭菜的优化栽培及增产技术研究
2024年
韭菜作为一种食用和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明显的经济价值,特别是在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下,韭菜显示出较大的市场需求量。但传统种植技术无法对当前的市场需求进行有效满足,需在韭菜栽培种植过程中,重点关注技术的优化,促进韭菜产量、质量提升。文章针对韭菜栽培种植的优化增产技术进行研究,思考新时期各项科学技术创新对韭菜栽培种植的推动作用,进而增强韭菜栽培种植行业发展的稳定性,让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周南镚
关键词:韭菜优化栽培增产技术
提升苹果梨品质与产量的途径——北方地区优化栽培管理模式探究
2024年
探究北方地区苹果梨栽培管理模式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其产量和品质。通过实地调研与试验设计,深入分析了土壤与水分管理、营养管理、病虫害防控及修剪与整形等关键技术在苹果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管理措施的有效性,为北方地区乃至全国的苹果梨产业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
周艾君
关键词:苹果梨可持续发展
福建漳州龙海区莲雾产期调控优化栽培技术
2023年
龙海区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九龙江出海口,漳州平原的主腹地,位于北纬24°11′~24°36′,东经117°29′~118°14′,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海洋性气候特点明显,夏少酷暑,冬少严寒,自然景观四季常绿。年平均气温21.5℃,无霜期337天,平均年日照时数2000.8小时,年总辐射102千卡/厘米^(2),平均年降水量1563.2毫米,很适合种植莲雾,目前在龙海区主要栽培品种有印尼大叶红、黑金刚、黑糖芭比等。
方明清
关键词:亚热带季风气候产期调控黑金刚

相关作者

姜德明
作品数:117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射阳县农技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复种 山药 栽培 多熟 青菜
高聚林
作品数:390被引量:4,035H指数:3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玉米 春玉米 大豆 深松 春小麦
刘克礼
作品数:73被引量:1,089H指数:22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春小麦 马铃薯 大豆 施肥 栽培密度
杨涛
作品数:19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安徽省临泉县农技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夏玉米 优化栽培 玉米 夏玉米高产 建制
张子福
作品数:20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临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研究主题:夏玉米 优化栽培 玉米 芝麻 夏玉米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