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6篇“ 价值论基础“的相关文章
贸易与工资均等化: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再考察
2022年
以具有内在缺陷的成本函数和新古典生产函数为基础的要素价格均等化理,未考虑国际贸易中存在的剩余价值国际转移。按照国际生产价格进行交换,剩余价值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发达国家转入的剩余价值随着贸易程度的提高而增加,这对工资上涨具有正效应,发展中国家则相反。基于92个国家1996—2015年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表明,贸易通过剩余价值国际转移量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产生的正效应,大于通过劳动力需求产生的负效应,在贸易增量相同的情况下两类国家的工资差距扩大。坚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抑制剩余价值国际转移、促进世界经济平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王智强丁堡骏
关键词:国际贸易工资要素价格均等化
正义理念的制度实践与美好生活的实践逻辑——“合理性”视域内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论基础探究被引量:7
2019年
人类的发展实践及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一定意义上生存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迁同步。作为一种显性的制度理性事实,近代以来,有关发展之价值论根基问题,在理和实践上均深度关涉对一般价值本质的哲学反思与追问,关涉发展实践与价值关系变革实质之历史性探问。在现代合理性理视域内,价值被归结为人性进化所能达到的文明高度的实践—文化表征。基于现代性批判与中国特色发展实践,在美好生态、正义社会、品质生活三维目标有机整合的意义上,完全可以对中国政府提出的作为当今人类发展理念和模式之最新成果的五大发展理念,做出融历史镜鉴、现实针对性与未来前瞻性为一体的全面分析与总体性诠释。
袁祖社
关键词:正义价值论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基础——从“内在价值”到“生态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深层生态学将自然界的“自为的存在”作为评价内在价值的尺度,具有固有的哲学局限和政治局限。有机哲学和现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从内在关系出发建构了内在价值,在地理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批判深层生态学的基础上,生态学社会主义从生态系统和社会主义双重维度上重构了内在价值。但是,这些思想流派未能完全克服深层生态学的局限。立足于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尤其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科学地揭示出生态价值的可能性问题。生态价值是指人与自然之间的需要和需要的满足、目的和目的的实现的关系。因此,不是内在价值而是生态价值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价值论基础
张云飞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系统生态价值社会主义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价值论基础被引量:2
2018年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价值主体是人民主体,价值标准是人民主体派生的美好生活需要,价值客体是符合人民主体需要标准的平衡而充分的发展,价值手段是不断适应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状态。社会主要矛盾关系双方是价值主体与价值客体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主体旨意是价值标准与价值目标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运动路向是价值目的与价值手段的统一;社会主要矛盾推进愿景是价值创造与价值享受的统一。新断的主客体双方即供需双方是广义的,广义供需关系是全社会基本的价值关系建构,社会主要矛盾推动的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应始终围绕这条价值轴心线展开。
曾繁亮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价值论人民主体
笔谈:“五大发展理念”的价值论基础研究(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差异契合进路
2017年
随着“记得住乡愁”①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理念的新型共识,一百多年的“中国梦”实践已经达到了一个超越旧哲学局限性、创新现代化新路的关头。也就是说,人们意识到了以往现代化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危机,因而合乎逻辑地提出了一个建构系统现代化实践哲学的问题:如何评估各种有关中国现代化的价值设定和方向规划,在各种不同的实践哲学和发展理念中进行严格科学的合理性辨证,不走寻常路、努力创新发展理念。
雷龙乾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中国梦价值论契合
众筹出版伦理秩序形成的价值论基础及其内在逻辑
2016年
众筹出版与传统出版相比,在伦理价值上实现了由单一价值向复合价值的转变,由静态价值向动态价值的转变,由消极价值向积极价值的转变。出版价值的转变源于众筹出版伦理秩序形成的内在逻辑:资本逻辑使人们从计算理性中发展了出版主体间的契约精神;文化逻辑使异质性文化发展具有更加宽容的社会环境;而实践逻辑使"出版主体价值"发展成"出版关系价值"。可见,与传统出版主要是"寻求意义"相比,众筹出版在伦理上更加表现为"生成意义"。
何华征盛德荣
关键词:伦理秩序
齐美尔《货币哲学》的价值论基础被引量:5
2016年
《货币哲学》是解读齐美尔现代性思考的关键文本,在其中,他试图从对经济现象(货币现象)的表层分析去把握有关人类生存的终极命题,而这座由细节通向整体的解释桥梁是由价值搭建的。价值论为《货币哲学》奠定了认识基础,并且在关于价值问题的讨中,齐美尔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进路也逐渐清晰。基于价值论,齐美尔真正关注的并不是货币的经济意义,而是其社会文化意义,即货币作为经济价值的最纯粹表达,是表征主体间互动关系的符号,有着自身的特性——客观性。在关系主义的世界图景中,"世界"是体现特定关系形态的统一体,认知即意味着对不同关系形态的把握,由此,"关系"(relation)和"形式"(form)成为齐美尔社会学研究的核心概念。
李凌静
关键词:齐美尔货币哲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论基础被引量:2
2016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区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是资本逻辑,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论基础是劳动本体。劳动本体是马克思批判资本逻辑的理前提,是构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哲学基础。澄明劳动本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价值论基础,对于进一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明确深化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高惠珠赵建芬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逻辑
价格形成理的劳动价值论基础被引量:3
2015年
本文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效用、供求、生产费用、均衡价格和劳动价值论的发展情况,从历史的观点把各种理作一综述,然后试图以劳动价值论基础来改造效用、供求、生产费用和均衡价格,把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和西方经济学的实用性结合起来。在具体方法上模仿了IS—LM模型,认为劳动时间是价格、供求的决定因素,并且建立模型进一步解释这些经济范畴之间的关系。
张江
关键词:效用论供求论生产费用论均衡价格论劳动价值论
商鞅农战思想的价值论基础
2015年
价值论的视域下,历史进化观、好利恶害人性和力治说共同构成商鞅农战思想的三大"价值"支点;以秦孝公和商鞅为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作为价值主体通过"刑赏",将作为价值客体的农民阶级"驱使"于农战的道路之上。"强秦"政治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中央集权封建制的确立和巩固的过程,同时也是"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政治主体与价值主体的契合,使政治价值价值论之"价值"归于一致。这有助于我们从"价值"角度理解商鞅政治哲学的特质。
吴保平林存光
关键词:商鞅价值论农战客体

相关作者

王文龙
作品数:145被引量:769H指数:15
供职机构:湖州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新农村建设 城市化 农村 技术价值论 粮食安全
岳友熙
作品数:69被引量:132H指数:4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审美教育 审美 实践美学 完美人格 异化
谭跃湘
作品数:16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湖南省委讲师团
研究主题:劳动价值论 富民强省 价值论基础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科学发展观
唐德善
作品数:441被引量:1,995H指数:17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研究主题:水资源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塔里木河
李松龄
作品数:382被引量:748H指数:11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经济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公平 产权 劳动价值论 理论逻辑 产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