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29篇“ 仪式音乐“的相关文章
中国民间仪式音乐音乐元素
2024年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的影响下,各地区的民间仪式音乐形成了多样而独特的音乐传统。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音乐不仅在祭祀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中国人对历史传统进行情感表达和文化认同的载体。本文分析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的特征和内涵,探讨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的特征,提出了中国民间仪式音乐中的音乐元素,旨在揭示中国民间仪式音乐元素在不同地域、民族和历史时期的表现特征,分析其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演变。
陈曙光
关键词:音乐元素传承宗教
渝东南彭水道场仪式音乐形态特征探析
2024年
渝东南彭水道场是在当地农村广泛流行的一种民间丧葬仪式,仪程进行中始终伴随着唱腔及打击乐器的演奏。仪式音乐作为仪式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厘清仪式音乐的具体面貌及特征对于全面认识仪式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对渝东南彭水梅子垭乡道场掌坛师冯秀平、左青松等道师的访谈及实录的七天道场视频资料,整理记录了86首唱腔曲谱,及打击乐的9种主要板式,概括出了仪式用乐的类型化、程式性特征,以及唱腔旋律以重复、变奏为主的发展手法,初步呈现了道场音乐的基本面貌及特征。
刘志燕
近三年我国丧葬仪式音乐研究论文综述
2024年
丧葬仪式音乐作为仪式音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到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2021至2023年我国丧葬仪式音乐研究成果进行数据清洗并分类论述希望借此了解学界过去三年在丧葬仪式音乐研究中的整体情况,为学子们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吴琰
关键词:丧葬仪式音乐
越南岱族、侬族“满丧”仪式音乐考察被引量:1
2024年
岱族、侬族是越南人口数量较多的两个少数民族,与中国壮族在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民间信仰和社会风俗等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满丧”仪式是越南岱族、侬族基于传统民间信仰之下的一种人生礼仪,不仅是当地族群家庭血缘关系中“尊”与“礼”、“孝”与“馈”的文化符号象征,也是族群集体对于“祖先崇拜”和“灵魂不灭”观念的一种信仰映射与现实活动呈现。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是当下音乐学界关注的热点议题,通过将越南岱族、侬族“满丧”仪式音乐的田野考察和展演实录作为海外音乐民族志文本建构的研究基点,运用“简化还原”分析法对仪式音乐的“核心音腔”与“深层结构”进行阐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族群仪式音乐的生成逻辑和象征隐喻,以及仪式歌路对族群成员历史记忆与文化身份的认同建构,为区域国别音乐研究提供海外音乐民族志书写的中国经验。
凌晨
关键词:跨境民族仪式音乐
黔西北板底彝族“撮泰吉”仪式音乐叙事
2024年
“撮泰吉”是活态流传于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的一种民间祭祀活动,是反映彝族先民生活生产的原始仪式剧,其亦属于“傩”分支,是傩祭向傩戏的初步过渡,也是民间最原始古朴的傩戏雏形。本文以“撮泰吉”仪式中的音乐为切入点,对仪式议程、古朴的唱腔风格、神秘的祭词文化展开论述,剖析“撮泰吉”仪式音乐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
马兰舒然
关键词:彝族仪式音乐文化释义
仪式·时空·秩序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丧葬仪式音乐个案研究
张静
错位的双描:缅甸景栋泼水节仪式音乐民族志再研究
2024年
中国民族音乐学的海外音乐研究和仪式音乐研究自21世纪以来逐步发展,目前有关缅甸景栋泼水节仪式音乐的相关材料虽然数量不多,但却涉及不同身份类型的多样调研方式和记录视角。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研究,不仅拓展了研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同时探索了新的思路方法。借由疫情/后疫情阶段实地田野调查受限的现实问题引发反思,运用当前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完善的条件,拓展多点、合作的田野调查研究方法。由此通过线上—线下协同的“调查—确认—复盘”综合性调查分析方法,结合三种不同身份类型的“错位”记录角度,进行主位、客位结合的双向描写,最终完善景栋泼水节仪式音乐个案的“全貌”。
董宸
关键词:民族志
湘黔交界处各民族“四八姑娘节”仪式音乐文化的互动与认同研究
2024年
湘黔交界处是苗、侗、汉等多民族杂居之地,在长期的族群互动、文化交流过程中,各民族间形成多元的文化认同与音乐共享,“四八姑娘节”文化圈也因此生成。其形成原因是:第一,该区域内便利的地理环境与持续的历史更迭促进了族群迁徙与文化涵化,使节庆文化在传播与变迁中增强了各民族百姓间的认同意识;第二,文化认同促进了当下“四八姑娘节”仪式音乐文化的共享,使其在该区域内成为一种共有、共建的文化形式。“四八姑娘节”文化圈是历史与当下时空中各个族群间跨地域互动下的产物,它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节庆文化、旅游经济的和谐发展。
余媛
关键词:互动文化圈
仪式为语境,以表演为中介--评杨民康《仪式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
2024年
仪式是与人类信仰崇拜、政治礼仪、社会风俗等观念紧密相连的文化行为。19世纪末,随着西方人类学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仪式的研究从纯粹的宗教学延伸至社会人类学、历史人类学、音乐人类学等领域,并逐步成为人类学研究的热点话题。涂尔干认为,宗教现象可归为信仰和仪式两类范畴,对应于文化人类学者所强调的观念和行为。而中国的仪式神圣性与世俗性之间通常界限模糊,二者往往属于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的矛盾关系,故中国的仪式音乐研究不仅要关注“信仰与仪式”,还要关注“信仰与世俗”“仪式与世俗”。
熊雯煊
关键词:音乐表演民族志研究西方人类学历史人类学人类学者
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弥撒曲的发展——从仪式音乐到艺术音乐的演变之路被引量:1
2024年
弥撒是西方音乐中最古老的声乐体裁,在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经历了由诞生、发展到繁荣的历程,其曲调也从最初单声部、节奏简单自由的素歌形式逐渐发展为多声部的弥撒套曲形式,并经历了前导动机弥撒曲、定旋律弥撒曲以及模仿弥撒曲、释义弥撒曲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最终在宗教意义与音乐审美的对立与兼容中,完成了从纯粹的宗教仪式音乐到富有审美功能的艺术音乐形式的演变。
孙安琪
关键词:西方音乐史弥撒曲宗教音乐

相关作者

杨民康
作品数:196被引量:1,00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央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民族音乐学 仪式音乐 音乐 南传佛教 传统音乐
孟凡玉
作品数:25被引量:83H指数:5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仪式音乐 贵池傩 假面 真情 仪式
蒲亨强
作品数:99被引量:365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道教 经韵 音乐 道教音乐 道教仪式
杨晓
作品数:28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音乐学院
研究主题:侗族大歌 仪式音乐 琴学 侗族 民族音乐学
薛艺兵
作品数:44被引量:1,008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仪式音乐 音乐 仪式 民族音乐学 音乐人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