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03103篇“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相关文章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2005年
- 豫章中学创建于1907年、学校前身是教会办的南昌市私立豫章中学。豫章中学历尽沧桑,已经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奋争、崛起和辉煌的漫长历程。近百年来.学校已经为祖国培育了几万名优秀人才.他们中有杰出的科学家、工程师.有国际知名的音乐家.有学识渊博的博士和博士生导师,有年轻的火箭设计师.有全国小科学院院士……英才代代出,桃李满天下,是对豫章这所百年名校简洁、真实的写照!
- 张留真
- 关键词:办学理念素质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学校管理
- 以学生发展为本
- 2000年
- 作为一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和省级模范学校,目光不能仅仅瞄准高考本科率,而应当把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我们从五个方面人手,关注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能力。
- 邹兴华杨金达
- 关键词: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
- 以学生发展为本被引量:1
- 2004年
- 杨扣珍
- 关键词:师生关系教学目标人本主义教育课程标准化学教学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观重塑
- 2025年
- 文章探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观的重塑。通过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挖掘通用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理心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基于学科本质,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通用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研究强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倡导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冯颖
-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观
- 以学生发展为本 为学生未来负责
- 2024年
- 定边县第四中学创建于2007年8月,2011年12月晋升为省级标准化高中。在定边县委、县政府及县教体局的高度重视下,学校新校区各个项目如期竣工。2022年7月21日,学校整体搬迁至定边县工业新区新校址。师资力量。学校现有教学班46个,在校学生2205人。
-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新校区工业新区师资力量教学班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高中地理结构化课程建设研究——以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地理特色课程为例
- 2024年
- 为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和时代精神的新课程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地理教研组结合学校育人理念和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通过国家基础课程系统单元化、拓展课程项目探究化、个性化课程深度进阶化,结构化地统整了高中地理学科三级课程。课程指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以学科思维组织地理教学,以真实情境组织学科知识,突破“基于模块知识的教学、以知识点串联单线教学、能力为知识服务”的传统教学模式,以期为高中地理课程建设提供参考。
- 韩忠颖杜文红刘慰张美琼赵帅阳
- 关键词:高中地理以学生发展为本
- 以学生发展为本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 小学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阶段,学好小学数学能够为其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方法传授。这样不但有利于推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
- 张成凤
-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评价策略
- 2023年
- 如何从评价体系入手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教学策略,让学生改变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课题组做了以下探索。
- 宋琴
- 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 2022年
- 在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发展为根本,创造出高质量、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在尊重学生学习特点与身心健康发展特点为根本的情况下设计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篇文章重点探索了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 陈媛媛
- 关键词: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考与探索--以数学教学为例
- 2022年
- 从古至今,在许多事情中,探索和创造往往比知识和经验更能推动人迈上成功的阶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正是为了符合人的发展需求而提出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生活中的体悟和已经学习到的知识入手,结合生活实际传授数学知识,将生活中的经验和问题用数学的方式表达,并使学生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学生能够领悟到生活与数学是密不可分的,数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驱力。因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反馈形式,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 隗功华
- 关键词:数学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内驱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