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篇“ 他汀类降脂药物“的相关文章
- 一种检测他汀类降脂药物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引物组和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他汀类降脂药物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多态性的引物组,试剂盒,以及用于检测他汀类降脂药物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多态性的方法和应用。所述引物组包括多重PCR扩增引物和用于单碱基延伸反应的UEP引物,本发明先进行多...
- 陈奕磊林筱剑杨晓丹
-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评价
- 2024年
- 分析他汀类降脂药物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法,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低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予以他汀类降脂药物效果良好,通过对症治疗提高血糖控制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维持各指标稳定,保证日常生活质量。
- 曾娟
- 关键词: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他汀类降脂药物
-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心内科疾病治疗的影响被引量:4
- 2023年
- 心内科疾病是一类主要针对心脏和血管的疾病,包括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他汀类是一类常用降脂药物,通过抑制合成胆固醇的关键酶来减少胆固醇的产生,从而降低血脂水平。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等作用。临床实践表明,他汀类药物能够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梗死风险、减少心肌梗死后的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脏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也可叫做心脏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性死亡(包括心脏性猝死)等]发生率。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内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杨雅萌
- 关键词:心脏性死亡抗血小板凝集心脏性猝死心室颤动他汀类药物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观察
- 2023年
- 目的 探讨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2月峡江县中医院收治的84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成参照组(单独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与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治疗),每组均42例,分析对比2组患者血压指标、血脂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相对于参照组,试验组治疗后的SBP、DBP水平均显著较低,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TC、TG、LDL-C水平较参照组低,HDL-C水平较参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NO、VEGF水平高于参照组,ET-1、ICAM-1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氨氯地平与他汀类降脂药联合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起到协同降压作用,同时可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血脂指标,总体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
- 陈建珍
- 关键词:轻中度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他汀类降脂药血压指标
-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5.44±1.76)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09)mmol/L低于对照组的(8.99±3.21)分、(4.35±0.12)mmol/L,Barthel指数(88.65±7.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31±6.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侯静李欢王蕾李越张勇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他汀类降脂药物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非他汀类降脂药物研究现状
- 2022年
-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的患病率高达40.4%,而一线他汀类降脂药物效果并不理想,需要非他汀类药物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该文介绍非他汀类药物的降脂靶点、降脂机制及应用现状,并介绍部分相关药物包括inclisiran、evinacumab、obicetrapib、bempedoic acid、AKCEA-APO(a)-LRx、olpasiran、volanesorsen、Vascepa等的作用机制、疗效、安全性及临床试验进展。
- 刘建华王俊利程蒋吴双
- ApoE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7
- 2022年
- 目的分析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他汀类降脂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06例,连续给予他汀类降脂药物3个月,分析服药前后血清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固醇(high-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tein cholesterol,LDL-C)的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其ApoE基因的多态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的基因型分布。结果在106例患者中,E2/E2、E2/E3、E3/E3、E2/E4、E3/E4基因型的检出率分别为0.94%、11.32%、63.21%、1.89%、22.64%;E2、E3、E4等位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7.55%、80.19%、12.26%。患者按生化表型分为E2型13例(12.26%)、E3型69例(65.09%)、E4型24例(22.65%)。服药前E2型TG、TC最高(P<0.05),3种表型的HDL-C、LDL-C无差异(P>0.05),服药后TG、TC、LDL-C均下降,而HDL-C水平升高,且E2型的HDL-C最高,E4型的TC、LDL-C最高(P<0.05);低效组入院时ApoE分型中E3/E3的比例低于高效组,E3/E4的比例高于高效组(P<0.05),低效组E3等位基因的比例低于高效组,E4等位基因的比例高于高效组(P<0.05)。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有密切关系,其中E2、E3基因携带者血脂下调效果显著,E4基因携带者降脂效果差,应采取个体化给药方案。
- 席宁王永辉周静李云飞阮世旺
- 关键词:APOE基因多态性缺血性脑梗死他汀类降脂药物
- 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伴或不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IN患者影响Meta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降脂药物对伴或不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造影剂相关肾功能损害的疗效。方法检索Science Direct、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NKI、WanFang Dat、CBM数据库,收集他汀类降脂药物与造影剂肾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12月。由2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以造影剂肾病的发病率、造影后血肌酐水平、造影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为结局指标,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7个RCT符合纳入标准,包含行血管造影患者1986例,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类药物可显著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生率[RR=0.45,95%CI:(0.32,0.64),P<0.001],造影后血肌酐水平变化[MD=-0.12,95%CI:(-0.12,-0.01),P=0.02]有统计学意义,造影后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MD=4.67,95%CI:(-2.83,12.17),P=0.22]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他汀类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预防造影剂相关肾损害,且只针对伴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
- 崔陈敏裘怡朱斌
- 关键词:他汀造影剂肾病血肌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
- 2020年
- 以“他汀类降脂药物并其他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此种药物疗法应用于临床治疗时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方法:本次报告所选取的60例患者均为我院五年来所收治,这些患者所接受的治疗均为本次研究疗法,报告针对这些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案进行了回顾研究;结果:从实验数据来看,本次研究的患者出现消化系统不适等多种不良反应;结论:通过数据研究可知,最容易导致发生不良反应也的药物组合为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和降压、抗心肌、降脂药物联合应用,主要的不良反应类型为肝毒性与肌肉毒性。
- 张晓燕赵根深
-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药联合用药
- 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所致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 2020年
- 探究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在临床诊疗中的不良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之间收治患者76例,均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与其他不同药物联合治疗,并且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对以上76例患者具体情况开展详细分析。结果:在以上76例患者中出现不良反应为肌头痉挛、横纹肌溶解(43.42%);肝炎、胆汁淤积、无症状性转肝酶升高(27.63%);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15.79%);皮疹、皮炎(6.58%);头痛、头晕(3.95%);呼吸困难(1.32%);排尿不畅(1.32%)在他汀类降脂药物品种中,辛伐他汀占比最高(44.74%),在联合用药中,他汀类降脂药物与抗心肌缺血药品联合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最为强烈(36.84%)。结论:辛伐他汀为主的降脂药物和抗心肌缺血、降压药物联合使用的风险较高。
- 俞仁丽
- 关键词:他汀类降脂药物其他药物药物不良反应
相关作者
- 赵水平

- 作品数:751被引量:5,141H指数:33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他汀类药物 血脂 血脂异常
- 陈巧云

- 作品数:28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 研究主题:洛伐他汀 药品不良反应 他汀类药物 脂必妥 高胆固醇血症
- 朱斌

- 作品数:64被引量:360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柴黄益肾颗粒 糖尿病肾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合理用药 META分析
- 魏水易

- 作品数:53被引量:360H指数:10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临床药学 医院药学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吕虹

- 作品数:128被引量:5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研究主题:基因分型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实验诊断学 基因多态性 脑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