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9篇“ 介入放射治疗“的相关文章
一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放射治疗用定位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放射治疗用定位装置,包括放射治疗设备和位于放射治疗设备侧面的支撑板、放置板,所述支撑板和放置板固定连接,所述放置板和放射治疗设备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有可取下的定位热塑板,...
张文广 刘冬梅 韩新巍 任建庄 陈鹏飞 邝东林 李方正
综合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情绪状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肝癌患者在介入放射治疗基础上配合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促进生活质量和治疗安全性的提升。
赵明月
关键词:肝癌介入放射治疗综合护理恶性肿瘤
从事介入放射治疗放射检查工作人员的甲状腺激素指标分析
2024年
目的 了解介入放射治疗放射检查工作人员甲状腺激素指标情况,为放射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个人剂量监测数据库和宁波市某三甲医院职业健康体检中心收集介入放射治疗放射检查工作人员资料,包括人口学信息、体质指数(BMI)、甲状腺激素指标和5年累积个人剂量等,分析工种、5年累积个人剂量不同人员的甲状腺激素指标,并采用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甲状腺激素指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介入放射治疗放射检查工作人员各159人资料纳入分析,甲状腺激素指标异常率分别为9.43%和12.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分别为(1.54±0.41) nmol/L和(5.13±1.07) pmol/L,低于放射检查工作人员的(1.68±0.34) nmol/L和(5.55±0.87) pmol/L(均P<0.05)。5年累积个人剂量<1.5 m Sv、1.5~<3.0 m Sv、≥3.0 m Sv的人员T3分别为(1.69±0.31)、(1.69±0.40)和(1.52±0.41) nmol/L,FT3分别为(5.60±0.83)、(5.32±0.94)和(5.14±1.09) 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 (<18.5 kg/m2,OR=0.111,95%CI:0.028~0.436)和5年累积个人剂量(<1.5 mSv,OR=6.259,95%CI:2.368~16.547)是T3的影响因素,工种(放射检查,OR=3.171,95%CI:1.529~6.574)、BMI (18.5~<24.0 kg/m2,OR=0.393,95%CI:0.184~0.842)和性别(男,OR=3.449,95%CI:1.294~9.190)是FT3的影响因素。结论 职业照射对介入放射治疗放射检查工作人员的甲状腺激素指标有一定影响,主要影响因素为BMI、照射剂量、工种和性别。
章群王爱红余肖颦应正巨屈凌燕张丹丹
关键词:介入放射治疗职业照射甲状腺激素
介入放射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观察
2024年
剖析介入放射治疗运用于肝血管瘤病患的具体疗效。方法 随机筛选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肝血管瘤病患共计80例展开研究,将其划分为两组,其一为放射组,组内病患数目为40例,施以介入放射治疗;其二为常规组,组内病患数目同为40例,施以常规肝叶切除治疗。剖析对比两组病患的肝功能指标和具体疗效。结果 放射组病患经治疗后其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还有谷丙转氨酶等一系列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和常规组相比起来,均更为理想,两组病患的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放射组病患的治疗后恢复时长和常规组相比更短一些,两组病患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和常规肝叶切除比较而言,将进入放射治疗应用于肝血管瘤病患能够使其肝功能指标得到有效改善,疗效较为理想,因此在临床方面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梁震
关键词:肝血管瘤介入放射疗效
精准外科范式引导下的肝癌介入放射治疗新理念和新技术
2024年
精准外科理念下,肝癌的介入放射治疗尤其是钇90(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SIRT)正在成为肝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肝癌作为恶性消化道肿瘤,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对公共健康构成了重大挑战。手术切除是肝癌有效的治愈方式,但大部分中晚期肝癌确诊时已无法切除。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通过介入途径将90Y微球直接注入肿瘤供血动脉,实现“从内向外”的高剂量精准放射治疗。该技术的关键在于精确术前评估与精密手术规划、精致术中操作以及精良术后管理,以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能够杀灭肿瘤,增加余肝体积,消除门静脉癌栓,在肝癌的降期转化治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为部分本不可切除的肝癌病人创造手术切除的机会,进而提高病人的长期生存率。在精准外科理念的指导下,将进一步规范创新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应用,提高其疗效和安全性。在多学科综合治疗协作组(MDT)的协作下,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与术中操作规范化,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广阔。未来,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90Y选择性内放射治疗将在提高肝癌治愈率、优化治疗流程、减少副反应以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董家鸿张琳张琳
关键词:肝癌钇90
肝癌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临床意义
2024年
论文主题是对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以及介入放射治疗技术的探索应用。方法 全文研究对象为82例肝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个平均组别,皆为41人。对照组履行常规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则接受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放射。结果 观察后,观察者组的有效率为84.00%,控制率为96.00%。比较之下,两种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和90.00%)。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比率(29.27%的发热率和48.78%的肝区不适率,其他各反应9.76%~63.41%)也普遍较少,远低于对照组的60.98%~73.17%。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标志物AFP,AFU,CA19-9显著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对照组为大。随访期结束时,观察组肝癌复发、转移、死亡的情况分别为75.61%、19.51%、36.59%,而对照组的情况分别为78.05%、21.95%、39.02%,观察组复发、转移、死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Cox回归分析表明,治疗方式和病灶数目在患者预后中起到显著影响。结论 肝癌的影像学诊断以及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治疗控制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改善治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可以降低患者的复发、转移、死亡率,证实其具有更优的治疗效果。
唐苏倩
关键词:肝癌影像学诊断
用于通过远程处理进行介入放射治疗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通过远程处理进行介入成像的各种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用于成像系统的方法包括:在扫描期间,向远程计算系统传输数据;响应于在延迟截止时间之前接收远程处理结果,根据所述远程计算系统对所述数据的所述远程处...
弗朗索瓦·科蒂安弗朗西斯科·苏雷达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介入放射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3年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介入放射治疗的成效。方法 观察组以介入放射治疗为选项,比较两组患者在短期疗效、症状缓解和并发症率等方面的表现。介入放射治疗利用放射性物质来靶向治疗疾病,有效性已证实。观察组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旨在了解介入放射治疗对患者的实际效果。他们密切关注患者在治疗后的短期反应,监测病情变化和症状缓解效果,以评估治疗的改善程度。并发症发生率也备受关注,因为它可能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观察组详细记录了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或并发症,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治疗显著,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80%(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率达92%,显著高于对照组76%(P<0.05)。观察组在并发症方面表现优于对照组,后者出现了较高比例的阴道间隙、膀胱宫颈韧带损伤、阴道排泄组织坏死、输尿管狭窄/输尿管瘘等(P<0.05)。观察组的尿潴留、尿路感染、臀部和会阴皮肤溃烂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介入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并缓解临床症状。与其他治疗方式相比,其并发症较低,提供可靠的近期效果。放射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通过释放精确剂量的辐射能量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阻止其分裂和生长。这一精准的靶向治疗策略使放射治疗成为肿瘤控制的重要选择之一。
梁震
关键词:恶性肿瘤介入放射治疗
介入放射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进展
2023年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也得以发展。介入放射治疗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治疗方式。根据诊疗的目的进行划分,通常将介入放射治疗分为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两类。再介入放射学中需要运用引导设备和介入设备,其中引导设备是对人体进行检查,由CT、X线机以及超声检测组成;其中常用的介入器材包括了穿刺线、导管等器材。在开展介入治疗过程当中,我们需要运用到对比剂、麻醉剂以及其他药物。介入放射治疗技术在肝癌治疗中具有创伤性小、操作性强以及副作用小的特点,被广泛运用于临床中。
李明宇
关键词:介入放射治疗
临床护理关于在肝癌患者介入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23年
探究采取介入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22.06-2023.05期间采取介入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予以分组,即参照组(n=46,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6,临床护理),将两组肝癌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参照组的介入放射治疗肝癌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而言,研究组疼痛评分、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更佳,研究组肝癌患者在临床护理期间只有1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其发生例数低于参照组的7例(P<0.05)。结论 实施介入放射治疗的肝癌患者采取临床护理措施可行性较强,该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患者身心不适,优化生活、睡眠质量的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刘瑞
关键词:肝癌临床护理介入放射治疗睡眠质量

相关作者

许玩兰
作品数:13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潮州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 介入放射治疗 胆道造影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护理
孙家邦
作品数:333被引量:1,994H指数:2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肝细胞 胰腺癌
张维清
作品数: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研究主题:介入放射治疗 筹款 减影技术 介入放射 医院制剂
焦豫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
研究主题:TIPSS 颈静脉 介入放射治疗 脑神经 放射疗法
周沛林
作品数:58被引量:246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研究主题:艾滋病 抗病毒治疗 CT引导 HIV/AIDS 高血压